當然,電視藝術,尚屬人類藝術殿堂中一枝新綻的藝術奇葩,我們對它應有客觀的、實際的、恰如其分的認識。正如前蘇聯藝術家瓦爾塔夫在《電視與藝術》一文中指出的那樣,“由於藝術分析的結果,研究者得出結論:認為通過電視進行的藝術創作目前仍處於形成階段;電視藝術正通過它的創造潛力從複製形式中發展出來;電視完全是‘前輩’藝術形式(文學、戲劇、電影)的繼承者;電視的特點是通過上述藝術形式的類似創作過程的比較,今天才顯得格外明朗。”
三、電視藝術的類別
電視節目種類繁多,層出不窮。如果打個比方的話,簡直就像小孩子玩的萬花筒,隻要轉一下就一個花樣,轉上一天,也難以轉出兩幅絕對相同的圖案。因此,將眾多的電視節目形態科學地歸納成幾大類別,並非一件易事。然而,電視藝術作為完整、係統的新興藝術樣式,科學的分類又是必須進行的。因為,它對探討電視藝術不同節目類型的本質,尋求其內部構成的基本規律,以及把握各類電視藝術作品的創作特征,都有著重要的價值和意義。但是,整個電視節目是一個完整的係統,而電視藝術作品隻是這個大係統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所以在探索電視藝術類別的時候,首先必須著眼於整體電視節目係統的分類,並以此作為基礎和依據,才有可能使電視藝術作品的分類更為合理、科學。
目前,“電視分類學”雖已引起電視理論界的重視,然而尚處於剛剛起步的階段。到目前為止,我國尚沒有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電視分類學”。而在這方麵,金戈的《試論廣播電視節目分類》一文,做了有益的拓荒工作。
首先,他根據電視節目分類的發展原則,尋得了電視節目最初的“種子節目”形態。世界上最早出現的廣播媒體——1919年的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實驗台和1920年初俄國實驗成功的無線電——都是以兩類節目開始它的運動、顯示它的傳播功能的。這就是新聞類節目和藝術類節目(主要是音樂節目)。而第一次同人類見麵的電視(1930年的英國廣播公司),更是以藝術節目——舞台劇的轉播出現的。世界各國廣播電視媒體也都是以新聞、藝術這兩種節目形態為起點,然後才繁衍出多種電視節目的。因此,廣播電視的始祖節目(種子節目)就是兩大類:新聞和藝術。
繼而,他又從人的心理結構和思維形式,為這兩類“種子節目”尋得了心理和思維的依據:電視節目產生的根本規律是滿足人們的需要,人們既有物質生活的需要,也有文化生活的需要,而這兩種需求都離不開信息的傳遞。人的心理結構分為理智部分和感情部分;人的思維形式分為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然而,理智、邏輯聯係,對應“知識—情報”信息;感情、形象聯係,跟“審美—藝術”相關聯。故而,電視節目從基本屬性來看,也必分作與之相適應的兩大類:新聞節目種群和藝術節目種群。
但是,隨著電視事業的飛速發展,依據廣大電視觀眾對電視節目多樣化的要求,電視節目的種類、樣式越來越多,層出不窮,幾乎達到令人目不暇接的地步。這便給電視節目的分類造成了一定的困難。為了解決這一分類的難題,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運用不同的方法,將電視節目分作若幹類別。
(一)內分法
依據電視節目的內容,可將其分作四類節目形態。
新聞類——指對新近或正在發生的事實的報道。它可以從不同的領域,運用不同的手段和方式,傳播世界各地的各類信息,以滿足觀眾了解國內外大事的需求。
教育類——指知識性的教育節目,包括學科教育、理論教育以及思想教育等節目。
文藝類——指藝術性、娛樂性強的節目,包括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電影、繪畫等。當然,它們不再是原有的藝術形態,而是充分電視化的電視藝術新樣式。
服務類——為社會民眾的日常生活提供具體服務的一種節目形式,主要包括社會發展目標型、社會公益型以及日常生活型的節目。
(二)外分法
依據電視節目的外在形式,可將其分作三大類。
綜藝節目——這是一種包羅萬象的綜合藝術節目,它既可以集音樂、舞蹈、戲劇、猜謎、問答、笑話、故事、雜技、魔術、遊戲於一身,又可以選擇其中數項,根據內容的需要,加以自由靈活的編排、組合,然後,運用電視的光色效果、時空變化、獨特造型,構成供觀眾從事藝術鑒賞的電視節目。
主持人節目——以節目主持人直接與觀眾麵對麵交流為其主要特征的電視節目。節目主持人是向受眾傳播信息和提供娛樂的一種媒介,是在傳播者與接受者之間進行聯係的橋梁,是節目規定時空中的非角色表演者。
受眾參與節目——指受眾直接或間接參與電視節目的製作和演播過程。受眾參與節目方式可分為自娛性參與、競賽性參與、激發性參與、榮譽性參與等。
(三)平分法
依據電視節目的實用性,可將其分作四種類型。
一般型——電視節目不以特定的觀眾為對象,同時也沒有特定的內容規範,它為廣泛的社會群體服務,如《新聞聯播》等。
綜合型——這是一種雜誌型的電視節目,它既可以是文藝節目種群的綜合,也可以是新聞節目種群的綜合,還可以是既有文藝性也有新聞性的節目種群的綜合。它具有廣泛的適應性特點。
專題型——具有特定內容範疇的電視節目,既有新聞專題型,也有文藝專題型。
對象型——以某一部分電視觀眾為收視對象的電視節目,如兒童節目《七巧板》、《七色光》,青年節目《我們這一代》,老年節目《夕陽紅》,婦女節目《半邊天》等。
當我們對整體的電視節目係統做全麵的考察和係統的分類之後,就可以集中探討和研究作為電視節目子類別的電視藝術節目種群的分類情況了。
電視理論家王維超曾在《電視與電視藝術辨析》一文中,將“電視藝術”分作三類。
第一,舞台演出的直播和實況錄像。這類節目主要是發揮電視的傳播功能,並未充分發揮電視的藝術表現功能。雖然節目經過鏡頭分切的藝術處理,但仍然是舞台藝術的原有形態,並未運用電視藝術功能為作品增加新的創造成分。所以,它不能算作真正意義上的電視藝術。
第二,演播室加工的舞台藝術節目。這類節目在聲、光、色、時空形態、畫麵造型等方麵,都經過了電視藝術的二度創作,較多地運用電視藝術的表現功能和電視特點,但仍介乎本意的電視藝術和舞台藝術之間。故而,嚴格地說,這類節目也不能算作純粹的電視藝術。
第三,真正意義上的電視藝術。這類節目是根據電視藝術創作的物質手段、傳播媒介、傳播方式、傳播特性、欣賞環境和審美心理等多種因素,從觀察體驗生活到具體審美把握,自始至終運用電視藝術特有的思維方式和審美意識進行創作的藝術作品,從內容到形式都具有電視藝術的獨特美。
然而,這種對電視藝術類別之劃分,實質上,隻是排除了兩類非電視藝術的電視節目樣式,肯定了一種電視藝術形式。嚴格地講,並未對電視藝術本身進行藝術類別的劃分。
事實上,電視藝術在電視屏幕上已經自成體係,形成了一個色彩繽紛的電視藝術世界。花團錦簇的電視藝術家族,的確到了按照其內部構成規律,予以科學分類的時候了。
那麼,真正意義上的電視藝術,到底可以分作幾類呢?依據屏幕上已經湧現的電視藝術作品類型,我們可以將其分為五大類。
電視文學類——運用電視的技術和藝術手段,在屏幕上營造文學的意境,抒發深沉的思想情感,給觀眾以文學審美情趣的電視藝術作品。其中包括電視小說、電視散文、電視詩、電視報告文學等。
電視藝術片類——運用電視藝術特有的思維方式和審美意識,兼容其他藝術樣式所構成的著重體現屏幕藝術美的電視藝術作品。其中包括電視音樂藝術片、電視歌舞藝術片、電視風光藝術片、電視風情藝術片、電視民俗藝術片、電視專題藝術片、電視文獻藝術片等。
電視劇藝術類——依據戲劇的構成方式或電影的時空轉換,通過電視傳播媒介、製作方式和藝術手段,獨立製作的、充分電視化的屏幕藝術作品。其中包括電視小品、電視短劇、電視單本劇、電視連續劇、電視係列劇等。
電視綜藝節目類——以文藝演出為基本構成形態,經過電視藝術的二度創作,其總體結構、表現方式和藝術手法均具有電視藝術獨特的審美形態,凸顯電視藝術形式美的電視綜藝節目。但是,由於它基本保留了原有的藝術形態,保留了舞台和演播室的演出形式,僅僅利用電視的傳播手段,故而還算不上純正的電視藝術,隻能是電視藝術的一種亞藝術形態。主要包括電視綜藝晚會、電視文藝節目、電視綜藝欄目、電視選秀節目等。
電視紀實藝術類——電視紀實藝術是電視屏幕上的非虛構藝術形態。它以記錄社會生活和人生情狀為主要內容,在創作中充分調動鏡頭、編輯、電子技術手段,激發傳統藝術的創作潛能,使作品不僅具有認知價值,更具有感悟品格,是一種具有獨特審美價值的藝術形態。主要包括電視紀錄片和電視專題片。
本書正是以“電視藝術節目種群”作為研究基礎,以“真正意義上的電視藝術”作為研究對象,對其內部發展的藝術規律、審美特征、思維方法以及各類電視藝術作品的藝術特色、構成方式、創作方法給予初步的理論探討,以期促進電視藝術的發展和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