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移動電視新聞的特點
根據央視索福瑞對多家移動電視的受眾調查顯示,新聞資訊節目在移動電視內容傳播中最受歡迎。移動電視新聞由於受其傳播媒介、傳播受眾、傳播環境等的影響,具有自身的一些特點。
第一,新聞內容強調簡潔明了。由於移動電視新聞的傳播是移動進行,在給受眾諸多自由選擇的同時,也必須考慮到受眾的流動性和收看新聞的伴隨性,而且在移動交通工具上收看電視的人們注意力也是不集中的。所以特殊的傳播環境決定了公交移動電視的新聞資訊必須具備簡潔明了的特質,突出信息的清晰明確,所播出的新聞資訊應當是受眾在第一時間就能理解的東西。從內容構成來看,資訊性質的新聞形式居多,深度報道形式的新聞專題比較罕見。簡明、實用、非深度化信息通報的節目樣式是主打,如杭州移動電視在上午乘車高峰時段逢整點播出的“新動資訊”係列,內容涵蓋國際國內新聞和交通路況信息等,內容覆蓋廣泛。此類新聞資訊節目所傳遞的信息都是無須受眾深度思維加工便能接受,且較易複製和批量化生產的快餐新聞產品。
第二,新聞時間短,信息量大。移動電視新聞的這個特點主要是和傳統電視媒體相對比來說的,移動電視新聞節目的播出時長一般較短,這和移動電視受眾的收看時長有關。因為移動電視的觀眾具有很大的流動性,所以他們觀看節目具有短暫性。據央視索福瑞對上海乘車高峰時段的受眾收看時間調查統計,在高峰時段受眾的平均收看時間約為30分鍾,其他非高峰時段的收看時間相對較短。由於受眾觀看移動電視節目的時間短,在公共交通工具上隻是做短暫停留,所以為了不造成新聞資訊的碎片化,能讓受眾看到相對完整的節目,節目時長宜短不宜長,這也有利於培養受眾的移動收視期待和收視習慣。目前移動電視新聞的節目時長一般在15分鍾以內,集中在10分鍾左右,有些氣象和娛樂資訊節目時長更短,在2-3分鍾左右。下麵是杭州移動電視上午時段的節目表:
第三,編排獨特。移動電視新聞大都以小時為單元,逢整點滾動播放,節目的播放順序依照各個時段的特點做局部調整。比如湖南移動頻道的《資訊快車》,節目時長10分鍾。節目分為《新聞時報》和《生活情報》兩個單元,都是整點播出。即每天7∶00、9∶00、11∶00、13∶00、15∶00、17∶00為《新聞時報》單元,內容為每天身邊發生的新聞、最新的省內國內新聞;每天的8∶00、12∶00、14∶00、18∶00為《生活情報》單元,內容為航班信息、商場信息、天氣預報等。
再以南京移動電視為例,其主打的新聞資訊類節目、綜藝娛樂類節目和社教服務類節目三大欄目板塊以及廣告都是逢整點在全天不同的時間段滾動播出的。這樣的編排使觀眾容易養成收視習慣,提高移動電視新聞的影響力。
第四,訴諸影像和字幕。盡管從理論上說,移動電視能夠在時速120公裏左右的運動狀態下接收並做到圖像穩定、畫麵清晰,但實際上目前在經過高層建築物的時候,接收信號仍會受到影響。經常會出現信號屏蔽的情況,特別是聲音信號很容易衰減,其傳播效果也會大打折扣。此外,車廂裏的報站聲、談話聲,乘客在上下車時的聲響,以及公交車發動機的轟鳴聲等都會影響到移動電視的聲音傳播效果。
3.移動電視新聞的發展
在移動電視的諸多類型節目中,新聞資訊類的節目最受大眾歡迎,上海艾瑞公司針對北京、上海、南京等全國五大城市的一項調查顯示:新聞類節目的提及率為90.0%,所以新聞立台也從傳統電視延伸到了移動電視平台。移動電視新聞類節目的打造對於移動電視的生存來講至關重要。當前移動電視新聞類的節目存在著很多問題。我們應當從下麵幾點入手加以解決。
第一,提升新聞資訊類節目在移動電視節目中的比例。有研究表明,移動電視中播放廣告的時間、頻次占到了節目播出總量的一半,新聞資訊類節目在整個移動電視的內容生產中比例明顯不足,這種做法會對移動電視的長期良性發展造成不好的影響,從長遠來看,還會造成媒體品格的下降。
第二,擴展新聞來源。目前移動電視新聞的來源主要有兩個,一個是獨立的電視製作公司,由於這類民營公司自身條件的限製,節目的製作水平相對不高。由於人才的稀缺,製作出的節目風格也是大同小異,甚至四五個欄目同用一個主持人的現象也會發生,使節目顯得單調。另外一個來源是依托傳統電視,選擇收錄傳統電視新聞節目在固定時段滾動播出。為了擴展新聞來源,一是整合互聯網上的信息。移動電視可以整合全球各大網站的頭條新聞、主打新聞、熱點新聞,做成一檔視野廣闊、信息量大的新聞節目,類似於鳳凰衛視的《有報天天讀》,隻不過《有報天天讀》是彙總全球報紙的主要信息,而移動電視新聞彙集的是全球網站的要聞。二是購買專業新聞頻道製作的新聞節目。向專業的新聞頻道量身定做的節目會更加考慮新聞的移動傳播效果,製作效果更加精良,更能吸引觀眾的注意力。三是自己采集製作。目前這一部分節目的比例在全部的移動電視新聞節目中最少,原因在於人才的稀缺和工作人員的素質。移動電視應該采取多種措施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提升現有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四是集合民間力量,整合受眾自己拍攝的新聞。上述的幾個新聞來源還可以進行整合,比如湖南移動電視目前主要錄播湖南衛視的《湖南新聞聯播》、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朝聞天下》和《新聞30分》。在上午的“時報”中,主要依托互聯網新聞和頭晚的湖南衛視《湖南新聞聯播》進行更新,突出本省要聞;在下午的“時報”中,主要依托互聯網新聞和央視新聞以及其他各省級衛視新聞,突出國內外要聞。
第三,快速更新。有些消費資訊類欄目更新周期過長,在時效性上嚴重不足。比如南京移動電視的節目《娛樂版》,春節後的一期節目的內容竟然還是春節前的。而且滾動的播放方式使得信息傳播的重複性、雷同性等特點相當突出。“如上海的《程線視訊》將節目內容設定為6分鍾一個循環,每次循環內容由固定欄目和機動欄目組成,根據播放時段的不同進行一些相應的調整。這種滾動的播放方式,尤其是廣告的高頻次滾動播出,使得信息傳播的重複性、雷同性等特點相當突出。”陳舊的新聞就如同過期的食品,觀眾是不會買賬的,移動電視長期播放已經過期的新聞,勢必會影響觀眾的收看心理,對節目的長期發展非常不利。所以新聞一定要新,才能吸引觀眾,節目的生命力才能長久。
第四,增強與受眾的互動。新媒體的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和受眾的互動,但是目前的移動電視新聞和受眾的互動性還很欠缺,互動的節目也很少,廣大的受眾沒有發表自己意見的平台。為什麼各個城市的交通廣播獲得車友們很高的認同感呢?就是因為交通廣播和受眾的溝通很充分、很方便也很及時。所以加強移動電視新聞的互動性可以增強觀眾對節目的認同感,形成頻道或者節目的品牌。移動電視可以采納傳統媒體特別是廣播媒體的經驗,通過短信、電話或者網絡發帖的形式與觀眾展開互動。比如杭州移動傳媒的《新動快線》節目就專門設有與觀眾互動的板塊,便民互動和公交熱線等板塊鼓勵乘客發短信參與節目,即時評點新聞,這樣就避免了因為移動電視信息傳播的相對強製性而導致觀眾對傳播內容的疏離,可以把觀眾的注意力拉回來。
第五,增加直播內容。處於初級發展階段的移動電視的節目一般都是錄播,但是逢有重大體育比賽和重大事件也有直播,目前移動電視要做的就是把這種直播固定化、常態化。因為移動電視新聞的直播可以給受眾帶來很大的便利,傳統電視新聞的直播要在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來看,但是移動電視可以讓乘客解放自己的空間和時間,在趕路的同時收看直播,所以它擁有龐大的潛在受眾群。移動電視做直播最好從新聞節目、體育賽事以及資訊、路況信息這幾個方麵開始著手。筆者認為,在直播方麵做得比較好的是北廣傳媒移動電視。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時候,北廣傳媒曾經作為合作轉播平台,實現了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的全程直播。殘奧會結束後,北廣傳媒移動電視平台又立刻著手直播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的發射。工作人員重新對移動電視終端設備進行了全麵檢查、維護,使終端設備接收狀況保持在最佳狀態,同時,節目編排上也針對神七發射做了相應調整,確保轉播工作的順利進行。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在家的市民可通過傳統媒體收看到神舟七號飛船的發射過程,出門在外的廣大乘客也同樣可以通過遍及全市公交車、城鐵上的北廣傳媒移動電視全程收看神七飛天這一盛況的直播。
第六,創新元素的運用。創新是事物發展的不竭動力和源泉,移動電視新聞的創新要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是原創節目。日前,大多數城市的公交移動電視節目主要還是將傳統電視節目直接拿來,進行簡單編輯、包裝後直接播出。這樣做雖然省時省力,但是容易導致節目缺乏特色和針對性。移動電視應當根據自身的傳播特性,充分考慮受眾的收視習慣、收視環境等,為他們量身打造出最有貼近性和最能引起認同感的節目,加快自創節目的步伐,努力做出自己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