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斯大林所說的:“紅軍在因德帝國主義背信棄義的進攻而暫時退卻以後,奪得了戰爭進程中的轉折,由積極防禦轉入了有效進攻……由於紅軍的勝利,衛國戰爭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
蘇軍對沒有擊潰莫斯科以西的德軍防線感到失望,更對傷亡慘重的德軍在毫無冬裝的情況下仍能作戰感到吃驚。
1942年1月5日,斯大林發出指示:“不給德寇任何喘息的機會,不停頓地把他們向西驅趕。”
1941年10月中旬,希特勒下令:“對莫斯科采取圍而不打的策略,拒絕蘇聯任何有條件的投降。”於是,德軍的進攻行動停了下來。
10月24日,古德裏安的部隊占領了姆岑斯克,開始進攻圖拉。10月29日,古德裏安的先頭部隊終於推進到距圖拉3英裏的地方。隻要攻入圖拉,向前再推進一點點,德軍就可以完成對莫斯科的最後包圍。但是,古德裏安的部隊已經力不從心了。
由於天降大雪,道路結冰,身著夏衣的德軍陷入了嚴寒之中,凍傷情況嚴重。古德裏安的心情十分沮喪,正如他給友人的信中所說:“進攻的計劃一再延期,嚴冬來臨,我們隻能坐等蘇軍爭取更多的時間備戰。這對於德軍來說,真是件痛苦不堪的事情。這一切都使我十分傷心欲絕,我雖然有滿腔的熱情,卻於事無補。攻入莫斯科的最佳時機已經錯過,以後能否出現這樣的機會,很難預料。至於未來的戰局何去何從,恐怕隻有上帝知道。我們現在所能做的隻能是抱著一線僅存的希望,拚命前進,但是眼前困難重重,我真不知道如何才能克服這些困難。希望不久以後,我能給你寫一封較為愉快的信。我從不怨天尤人,但在此時刻,我很難提起精神來。”
正如古德裏安所說的,他當時麵對的情況相當嚴重。坦克、汽車的燃料已經凍結,潤滑油凝固,寒風中的德軍身穿夏衣,瑟瑟發抖,因凍傷而減員的情況在部隊中十分普遍,每個團都超過了500名。
古德裏安在日記中這樣寫道:“天寒地凍,衣著維艱,人員裝備損失慘重,油料奇缺,在這種環境裏,真讓我吃不消。時間越長,越讓我感到責任重大。麵對這種壓力,即使是意誌最堅強的人,也難以承受。”
盡管德國部隊的狀況都和古德裏安部隊的狀況差不多,遠在德國的希特勒根本不考慮前線的實際困難,依然堅持進攻。古德裏安必須服從命令,隻能讓部隊繼續向圖拉推進,結果遭到蘇軍的頑強抵抗,損失慘重。
鑒於殘酷的現實,12月4日,古德裏安不得不放棄了最後的嚐試,作出開戰以來第一次撤退的決定。與此同時,德國中央集團軍群總部也向古德裏安發出了立即結束戰鬥的命令。
作為德軍王牌將領的古德裏安頭一次產生了失敗情緒,古德裏安在日記中寫道:“我不是為我個人的前途著想,而是憂慮整個國家的前途。”從這時起,古德裏安成為一個極力主張退守的德國將軍。
古德裏安與希特勒的矛盾逐漸升級:希特勒命令古德裏安的部隊堅守陣地,不得後退一步,古德裏安飛往東普魯士求見希特勒,力陳己見,遭到拒絕。12月26日,希特勒解除了古德裏安的職務,這是古德裏安抗命的必然結果,古德裏安早就預料到了這一結果。
4.從這裏開始
1942年1月8日,蘇聯波羅的海艦隊、黑海艦隊的艦桅高昂,海軍戰士們將炮彈填進炮膛,莫斯科郊外野戰機場上的戰鷹滿載航空炸彈,振翅待飛。
從列寧格勒城外大雪齊腰深的森林,到莫斯科以西冰封的大地,從冰凍的頓河流經過的烏克蘭平原,到黑海北岸的克裏木島,蘇軍在這條縱貫南北的戰線上,9個方麵軍110多萬將士整裝待發,收複失地大總攻的戰幕即將拉開。
隨著紅色信號彈飛上天空,一時之間從空中到地麵,炮聲滾滾,硝煙滾滾,蘇軍的全線總攻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