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油鬆樹種(三)(2 / 3)

(一)造林整地

造林整地對於改善苗木的生長環境(特別是土壤水份條件),對苗木的成活和幼樹的早期生長都有重要的影響。但是,具體方式要因地製宜。

整地方式可分為水平溝、水平階、魚鱗坑等。水平階的階麵一般寬0.5—0.6米,沿等高線設立,階長1—3米,甚至5—6米,外緣有矮埂或無埂。魚鱗坑有大小兩種:大魚鱗坑長徑0.8—1.5米,短徑0.6—1.0米,小魚鱗坑長徑0.7米,短徑0.5米,外緣有土埂,半環形,高0.20—0.25米。關於整地時間,生產上一般都強調要提前進行,整地到栽植造林之間要經過一個降水比較充沛的雨季。

(二)栽植季節

造林時機的選擇對保證幼林成活有至關重要的影響。主要為春季、雨季和秋季三個季節造林。

春季栽植的優點是氣溫較低,土壤水份條件較好。當地溫達到10℃以上,而土壤濕度能在有效含水量以上時,即能具備苗木成活的客觀條件;秋季栽植的成活率低於春季,但並不是說完全不能保證成活,相反地也有成功的實例,有的成活率也可達到80%以上。秋季栽植最好采用營養杯苗;另外,油鬆可采用雨季造林,成活率達70—80%。

(三)苗木分級、苗木處理及運輸

一般采用1.5—3年苗齡均可。起苗要求保護主根,應具有完整的毛細根。起苗後要及時打捆,按苗木分級標準進行分級,一般每捆50—100株,及時將打捆的苗木沾上泥漿護根、打包。運輸到造林地處,對苗木要采取假植,以確保苗木質量。

(四)栽植技術

栽植油鬆多用穴植法和靠壁栽植。穴植時,將苗木放到挖的穴中心扶正。要分層填土,分層踩實,即群眾總結的“三埋兩踩一提苗”;靠壁栽植是用鎬或鍬挖一個垂直壁,用手拿苗緊靠後壁懸空直立,然後填土踩實;在有些沙地上,也可采用縫植法來栽植油鬆,它必須采用特製的植樹鍬操作,這種方法操作簡單工效高,成活率高。

三、經營管理

造林成活後,主要采取割灌,除草,土壤管理,病蟲害防治,修枝,撫育間伐直到主伐期。下麵主要對油鬆林在撫育間伐、主伐病蟲害等方麵作以簡略介紹。

(一)撫育間伐方法

油鬆是陽性樹種,同齡林分多為整齊的單層林,在林分充分鬱閉、林木間已形成明顯分化時,位於上層的優勢木和亞優勢木生長勢強,在整個林冠層中占主導地位。

油鬆林區多位於交通方便,勞動力較多的地區,不宜采用忽視林木質量的機械間伐法,一般也沒有必要強調機械性的定量下層間伐方法。在按計劃定量間伐時,還是要注意林木生長勢的形質的選擇,以便更好的育成優質高產的林分。

砍伐季節以秋末、冬初最好,冬末或春初開始生長以前也可以。

(二)間伐的各種技術指標

1.間伐開始期間伐開始期主要取決於林分密度、立地條件、林木生長分化情況、經濟條件和其相應的經營方式。

當天然整枝高度達2.5米上下時,可開始間伐。如果地位指數級在9以上,密度在7000株/公頃左右,則可等到林分平均胸徑達7—8厘米時開始間伐。這時砍伐下來的木材收入能抵上支出或略有盈餘。

2.間伐的間隔期確定間伐間隔期的主要因素是上次間伐的強度、間伐後林分鬱閉度和生產力的恢複速度。在林木生長的盛期,間伐強度也較低時,林分生產力恢複較快。根據各地間伐實驗和生產的經驗,地位指數9或9以上的林分,在連年生長量的盛期,采用中等強度(約25—30%)的間伐,一般5年左右就能恢複到基本鬱閉和高生產力。因此,采用5—6年的間隔期,即可獲得高產和較高的經濟效益。

在超過速生期的壯齡林分,鬱閉度和生產力的恢複能力逐漸減弱。中等強度間伐的間隔期也要相應的延長到7—8年,才能實現高產。若采用40%左右的強度間伐或遇上連年幹旱的年分,還要酌情延長1—2年。

3.間伐木的選定林分的間伐時以培育保留木為目標的選優去劣的過程。它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培育目標,為保留木的生長創造條件,促進主要林木的生長,提高林木質量,延長林分的數量成熟齡,縮短工藝成熟齡,並獲得相當數量的中間收獲,使全輪伐期的總產和經濟效益最高。

要正確選木,首先要對林木進行評價和區分。為便於掌握可將林木分為以下三類:①優勢優質木:形質及生長狀態良好的林木;②中等木:形質及生長狀態沒有顯著缺點的林木;③劣質劣勢木:瀕死木、病腐木、樹冠短小的被壓木、彎曲木、雙叉木等形質及生長顯著低劣的林木。選木的順序是首先淘汰劣質劣勢木,然後按計劃的間伐強度再從中等木中選取生長較弱和形質較差的樹木。

(三)整枝

人工整枝和間伐一樣,是在森林培育過程中進行的森林撫育措施。整枝又分天然整枝和人工整枝。

1.天然整枝林木的天然整枝可分為三個階段:①枝條的衰弱死亡;②枝條脫落;③殘樁被樹幹所包圍。在林木幼小時,樹冠尚未鬱閉,樹幹上下部分的枝條均能保證充分的光照,這時不會發生下部枝條死亡的現象。當幼林鬱閉以後,樹冠下部的枝條由於受到上部枝條的遮蔽以及營養物質供應不足,生長即逐漸衰弱而後死亡。因此,在一株較大的樹木上,可將樹冠分為三部分:①樹冠上部生長量最高區:主要為陽生葉,枝條生長量特別旺盛;②中部生長量較少區:為半陽生葉,枝條生長量較弱;③下部補償區:陰生葉,枝條幾乎沒有生長量,衰弱甚至趨向死亡。油鬆下部枝條枯死從十年生左右開始,10—15年和15—20年下部枝條死亡最快,以後稍減慢。以活樹冠占樹的比例來看,於10年生時,幾乎為100%,15年生時為75%左右,20年生時為62%左右,25年生時為52%左右,30年生時為46%左右,35年生時為38%左右。可以看出,減少的趨勢越來越慢。據觀察,到35—40年時,脫淨枝條的樹幹部分隻占整個枝幹的1/9。死枝是分段脫落的,先端先脫落,但是很少能脫落幹淨,基部要留下一個殘樁。

2.人工整枝的技術為了取得少節木材而進行整枝時,要注意整枝林分的選擇整枝強度是關鍵問題。油鬆修枝應在林冠鬱閉後進行,使保留的樹冠長度與樹幹之比最初為3/4,然後逐漸過渡到2/3,再次變為1/2。有人指出,鬆樹整枝在密林中可於10年生時開始,第一次可保留最上4輪枝條,以後每兩年去1輪,到20年生時,有10輪側枝即可停止。這樣的強度可供油鬆整枝時參考。

綠修(即去掉活枝的整枝)最好在非生長季中進行。這時整枝樹皮不易撕裂,並且傷口於第二年春季愈合快。在非生長季中,以早春和晚秋較好。嚴冬整枝,露出的形成層易受凍害,因而會使愈合時間延長。

整枝時,應齊樹幹切斷枝條,不留枝樁。油鬆樹幹整枝有時會造成傷口比例太大,類似環割。這是因為整枝樹木年齡過小所致。在整枝中要注意使切口平滑,保證不撕裂樹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