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油鬆樹種(二)(2 / 3)

(一)優樹選擇

優樹樹種是建立種子園最重要的物質基礎。優樹的選擇標準,主要取決於油鬆種內的優良個體在遺傳、變異過程中所產生的生長量以及其它經濟價值的差異。通過反複篩選計算評定出優良品種,做為繁育材料,最後通過子代測定其遺傳力,再優中選優。

選優標準:三株優勢木對比法的選優標準,胸徑比值為三株優勢木均值的113—115%;樹高比值不低於100%;材積比值加3倍標準差為140%。

(二)種子園的建立

1.園址位置和自然條件

承德縣北大山林場油鬆種子園位於河北省東北部(油鬆天然林分布區的東北緣),東經118°10′,北緯47°15ˊ—28′,海拔高850米,年平均氣溫5.7℃,年降水量600—700毫米,無霜期130天。園內地勢較平緩,坡向北偏西,坡度5—10度;土壤為森林棕壤,PH值為6.5,土層厚1米以上;建園前有人工油鬆,生長結實正常。園外多為天然闊葉次生林,零星人工油鬆幼樹分布在600-1000米以外,自然隔離狀況好。從場部到種子園7.5公裏,有林區公路,運輸及施工比較方便。

2.建園

(1)株行距的確定及整地

本園株行距確定為5×5米;整地在苗木定植前1—2年內完成,采取大穴整地,穴直徑1米,深0.6米,呈品字形排列。

(2)無性係數目及排列

種子園內共配置25個無性係,為減少同一無性係間的自交機會,保證各無性係間能夠充分自由授粉,將25個無性係數以橫向錯四位順序排列。

3.嫁接苗的培育

(1)定植砧木:選擇2—3年生健壯油鬆樹苗,於春季或秋季栽植,成活一年後嫁接。

(2)接穗準備:春季嫁接應在4—5月份,采集優樹樹冠中上部外圍健壯的一年生枝條,采集後分係號打捆標號。運輸中注意勿碰傷頂芽並保濕,貯藏於窖內,用天然冰或雪冷藏,要勤檢查預防鼠害。如果優樹距種子園較近,最好是隨采集隨嫁接。

(3)嫁接時間:春季嫁接以冬芽萌發為宜;夏季嫁接以砧木高生長停止後,徑生長高峰期,新梢尚未完全木質化(6月中旬—7月上旬)為宜。嫁接操作時應注意避開陰雨天氣。

(4)嫁接方法:

1)髓心形成層對接法:是油鬆嫁接的最佳方法,隻要認真掌握操作技術要領,一般嫁接成活率可達90%左右。接穗枝條可分硬枝和軟枝(嫩枝),硬枝是指早春嫁接時采用帶頂芽的1年生枝條;軟枝是指當年生3—4級主梢,一般在高生長已停止、粗生長尚未停止時采集。

砧木的地徑比接穗略粗為好,約1厘米為宜,在不采取特殊栽培措施的情況下,約需培育2—3年,為提高定植後的成活率,宜采用移栽苗。

嫁接方法與過程:剪取長7—10厘米帶頂芽的枝條做接穗,保留頂端約10束針葉,其餘全部摘除。用鋒利的單麵刀片從最後一束針葉處下刀,逐漸加深,最後通過髓心把接穗切開(深度到髓心),切麵要平滑,再從接穗切麵末端反麵斜削一刀。在砧木主枝上選擇比接穗稍粗的部位,摘除切口部位針葉,再從砧木由上端向下(深度到形成層),削成較接穗略長的切麵。切麵通過樹皮與木質部之間。接穗和砧木切好後,將接穗與砧木迅速緊貼,在砧木切麵的下端略露木質部,有利於愈合。接穗切麵對準砧木切麵,用左手托住砧木,用大拇指按住接穗下端和塑料條的一端,右手執塑料條從下往上纏,上環壓下環,勒緊,纏到上端後係扣。操作時刀片易被鬆脂沾汙,可用酒精清潔。

2)短枝(針葉束)嫁接法:此法是北京林業大學自1984年來,試驗采用針葉束嫁接獲得成功的嫁接方法,成苗率可達70%以上。其優點是可提高接穗材料利用率40—60%,同時又可解決因砧木細接穗粗而無法嫁接的技術問題。

針葉束嫁接的方法是:采集上年生的枝條,或針葉長度在2.5厘米以上的當年生嫩枝。在針葉束基部四方各切一刀深達木質部,從側麵輕輕挑起韌皮部,取下含1枚針葉束的方形韌皮塊,注意把針葉束下麵尖狀小枝痕帶上。在提高接穗利用率的前提下,盡量切取較大的韌皮塊。除去砧木嫁接部位5厘米範圍內的針葉,用與接穗相同的方法取下大小相同的韌皮塊。將接穗嵌入,用塑料帶綁紮,使針葉外露,套上塑料袋,以保持切口濕潤。遮陰,防止溫度上升過高。

短枝嫁接不同於常規的髓心形成層嫁接方法,著生短枝頂端的芽發育原始,其中多數不存在永久性的分生組織,如不采取措施,很難發育成為常態芽。所以短枝嫁接中使短枝頂端的潛伏芽在短期內發芽成為常態芽,進一步形成枝,這是針葉束嫁接中的關鍵技術。

短枝萌芽能力與接穗本身年齡、取材部位和嫁接部位均有關係。在嫁接上端環剝枝條,增加針葉束營養;嫁接後砧木截頂、扭傷等都能起到促使芽條萌發的作用。有時也能見到激素的促萌作用,但這種效應不夠穩定。

(5)嫁接苗的管理:春接50—60天後,接穗抽生2—3厘米新梢,此時開始鬆綁,翌年晚春解除綁紮物。嫁接成活後,應及時對砧木主、側枝短截或扭傷處理,以利於集中養份供給接穗,待接穗完全能夠獨立製造營養後,全部剪除砧枝。嫁接幼樹在2—3年內,易出現風折、偏冠現象,應用木樁扶正固定。

(三)種子園經營技術

種子園建立初期的主要任務是盡快培育嫁接母樹成型,進而研究如何增加種子產量和提高種子遺傳品質。

1.加快建園的幾項措施無性係種子園的初建階段,普遍存在著嫁接母樹參差不齊、缺株狀況。力求母樹整齊,快速成園是初建階段的關鍵工作。對此要采取下列措施:

(1)按穴定株,每穴栽3株砧木全部嫁接,成活二年後保留1株,去掉株按無性係配置圖對號移植到缺苗穴中;

(2)穴內隻一株砧木成活,采取上下錯開,以不同方位一砧嫁接雙穗;

(3)春季嫁接為主,夏季補接為輔;

(4)圃地培育嫁接苗,以備缺苗時及時補植。

2.人工輔助授粉對提高種子產量的影響嫁接母樹第四年(1982年)開始出現少量雌花,第六年出現少量雄球花,8~9年後開始結實。開始產果期無性係母樹雄花量較少,自由授粉效果差、種子產量低,這和選擇建園材料時重點考慮結實量,配置偏雄類型無性係少有直接關係。如何解決種子園初果期花粉密度低的問題,是提高種子產量和質量的關鍵。為解決這一技術難題,首先進行了包括花期、開花特性、花粉的收集、輔助授粉效果等方麵的試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