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馬虎型上司共事
有的上司做事很馬虎。一家公司的經理和秘書同去參加會議。開會時,經理說說笑笑、進進出出,很不認真。回本公司傳達時,他照本宣科。當職工提出具體問題時,他語塞了——有些地方他自己也沒理解。有人問秘書,秘書很巧妙,不對問題作具體解釋,而說這些問題上麵也沒確定,過幾天去問問再答複。事後,秘書就職工提出的問題一一向上司作了解釋。雖然這樣做有點假,但卻是最恰當的處理方法。
有些上司,對下級的申請、報告、彙報材料等沒有仔細看完就定結論,或者簽字批示。對此,要根據具體情況分別對待。如果批示對自己非常有利,但超過了範圍,不要秘而不宣,可以用開玩笑的方式指出其中不當;倘若對自己不利或非常不利,切忌急躁,以免個別糊塗上司惱羞成怒,固執己見,一錯到底。
【案例】
用中國式的謙恭謹讓的度量來培養自己的修養,學會承認和接受真實的、不完美甚至不公正的世界。
首先,一個謙遜的人不會把自己看得那麼重要,一些在別人眼裏莫大的“傷害”與“恥辱”,在他們眼裏或許不值一提。他們把自己的分量掂量得很清楚,因此有什麼別人放不下的東西他們卻容易放得下。
此外,謙遜的人恪守的是一種平衡關係,也就是讓周圍的人在對自己的認同上達到一種心理上的平衡,並且從不讓別人感到卑下和失落。古人就有“滿招損,謙受益”的箴言,忠告世人要虛懷若穀,對人對事的態度不要驕狂,否則就會使自己處在四麵楚歌之中,被世人譏笑和瞧不起。總之,謙遜的人輕易不會受到別人的排斥,反而容易得到社會和群體的吸納和喜歡。
托馬斯·傑斐遜是美國第3任總統。1785年他剛擔任駐法大使,一天,他去法國外長的公寓拜訪。
“您代替了富蘭克林先生?”外長問。
“是接替他,沒有人能夠代替得了他。”傑斐遜回答說。
傑斐遜的謙遜給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謙遜的目的,並不在於使我們覺得自己渺小,而是以我們的權力來了解自己以及對於社會的貢獻。除了傑斐遜,愛因斯坦和甘地等偉人,都是謙遜為懷的代表者。當然,他們並不自卑,他們對自己的知識和服務人群的目標,以及使世界更趨美好的願望充滿了自信心。
李開複麵對自己巨大的人生成就時候,總是異常謙遜:他不以自己的高深學識為榮而炫耀,也不自己設計的程序打敗人類的冠軍為榮,也不以自己在IT三大公司蘋果微軟穀歌擔任為榮,他以幫助青年學生為自豪。
謙遜絕非自我否定,而是自我肯定,是實現我們為人的正直與尊嚴。謙遜也是成功與失敗的融合,我們對於過去的失敗有所警惕,對於現在的成功有所感慨,但不能讓成敗支配自己。謙遜還具有平衡作用,不讓我們隨便超越自己的能力,也不會讓我們使自己總處於劣勢;它更不是讓我們高人一等或屈居人下。謙遜即是寧靜,使我們不致受往日失敗的拖累,也不致因今日的成功而自大。謙遜是一種情緒的調節器,使我們保持自我本色,青春常駐。
謙遜並不表示卑賤,它是快樂的源泉。或許,英國小說家詹姆斯·巴利的話更為中肯:“生活,即是不斷地學習謙遜。”
【玫瑰工作禪】
自我感受,自我出招,立於職場,玫瑰不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