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產後營養食療(3 / 3)

在選擇奶粉時還要注意包裝要完好無缺;包裝袋要注明生產日期、生產批號、保存期限;保存期限最好是用鋼印打出的。奶粉外觀應是乳黃色粉末,顆粒均勻一致,沒有結塊,有清香味道,用溫開水衝調後,能夠完全溶解,靜止後沒有沉澱物,奶粉和水沒有分離現象。如果出現相反的情況,說明奶粉的質量可能有問題。

如何選用奶瓶

奶瓶的材質分為玻璃和塑料兩種。玻璃奶瓶耐熱易清洗,比較實用;塑料奶瓶輕便,外出攜帶方便。選擇塑料奶瓶應注意不合格的塑料奶瓶對寶寶有致癌作用。奶瓶的規格有所不同,容積也不同。比如用於盛裝果汁和白開水的奶瓶就有50毫升的,也有240毫升的,具體可以根據寶寶的飲用量加以選擇。

如何選擇奶嘴

奶嘴孔的大小可隨寶寶的月齡增長和吮吸能力的變化而定,新生兒用的奶嘴孔不宜過大,一般在15~20分鍾吸完為合適。若太大,乳汁出得太多容易嗆著寶寶,應買孔小一點的奶嘴,但也不能太小,以免寶寶吃起來太費勁。小孔奶嘴的標準是:將奶瓶倒過來,1秒鍾滴一滴為準。此外,橡膠奶嘴也不能太硬,發現不好時應馬上換掉。隨月齡增加奶嘴孔可以加大一些,寶寶4~5個月時,奶嘴孔大小以每次在10~15分鍾吸完、不嗆奶為合適。

哺乳結束後,應該將新生兒豎抱,趴臥在媽媽肩部,輕拍其背的中部,使哺乳時進入胃內的空氣排出,然後讓新生兒略向左側臥下。另外,媽媽還應再擠出幾滴乳汁,來擦洗乳頭,以保護皮膚。

如何用奶瓶喂奶

1.注意查看奶嘴是否堵塞或者流出的速度過慢。

如果將奶瓶倒置時呈現“啪嗒啪嗒”的滴奶聲就是正確的。

2.給寶寶配方奶粉時最常用的姿勢就是橫著抱。

和喂母乳時一樣,也要邊注視著寶寶,邊叫著寶寶的名字喂奶。

3.母乳喂養時,寶寶要含住整個乳頭才能吮吸到乳汁,在喂奶粉時也要讓寶寶含住整個奶嘴。

4.為了避免造成寶寶打嗝,在喂奶時應該讓奶瓶傾斜一定角度,以防空氣大量進入。

哺乳時如何判斷是否吃飽

饑餓的寶寶會變得急躁,活動增多,拱嘴或是扮怪臉,哭泣是饑餓晚期的表現。

其實大多數媽媽的母乳都能滿足寶寶的需要。如果媽媽還是擔心寶寶吃不飽,以下有幾個標準讓媽媽知道母乳已經足夠寶寶食用:哺乳時可連續聽見吞幾次到十幾次咽聲;新媽媽有下乳的感覺;尿布24小時濕6次或6次以上;寶寶便軟,呈金黃色、糊狀,每天2~4次;在兩次哺乳之間,寶寶很安靜;寶寶體重平均每天增長18~30克或每周增加125~210克。

奶瓶的清洗和消毒

洗奶瓶是件很麻煩的事情,可以提前準備好盛滿水的大碗,將用後的奶瓶浸泡到碗裏,過一會兒再洗。也可以將使用過的奶瓶裏灌滿幹淨的水,就不會使配方奶粘到瓶壁上,以後再清洗也會很容易。清洗過後一定要注意給奶瓶消毒。

1.可以用專用的奶瓶洗滌劑,也可以使用天然食材製的洗滌劑,用刷子和海綿徹底地清洗幹淨。

2.奶嘴部分很容易殘留奶粉,無論是外側還是內側都要用海綿和刷子徹底清洗。

3.為了防止洗滌劑的殘留,奶嘴要衝洗幹淨,最好能將奶嘴翻轉過來清洗內部。

4.鍋裏的水沸騰以後,可以用來消毒洗淨的奶瓶和奶嘴。奶瓶容易浮起,將奶瓶內注滿水即可沉沒。

5.在煮沸3分鍾可將奶嘴取出;奶瓶煮沸5分鍾取出。煮沸結束後,放在幹淨的紗布上瀝水,然後放在無菌盒子內即可。

吐奶的處理

吐奶的原因

吐奶即溢乳,是寶寶常見的現象,就好像寶寶吃多了,有時順著嘴角往外流奶,或有時一打嗝就吐奶,這些一般都屬生理性反應。這與寶寶的消化係統尚未發育成熟及其特點有關。正常成人的胃都是斜立著的,並且賁門肌肉與幽門肌肉一樣發達。而新生兒的胃容積小,胃呈水平位,幽門肌肉發達,關閉緊,賁門肌肉不發達,關閉鬆,這樣,當新生兒吃得過飽或吞咽的空氣較多時就容易發生溢乳,但對寶寶的成長並無影響。

如何避免吐奶

1不要讓寶寶吃太急。如果奶脹、噴射出來,會讓孩子感到不舒服。

2在哺乳中以及吃飽後注意拍嗝。

3哺乳後最好讓寶寶豎立20分鍾左右,也別急著逗寶寶玩。

處理方法

每次哺乳後,豎抱起寶寶輕拍後背,即可把咽下的空氣排出來,且睡覺時應盡量采取頭稍高右側臥位,便會克服溢乳的發生。側臥位可預防奶汁誤吸入呼吸道和由此引起的窒息。為了防止寶寶頭臉睡歪,應采取這次右側臥位,下次左側臥位。

若發生嗆奶,應立即采取頭俯側身位,並輕拍背,將吸入的奶汁拍出。一般情況下,吐出的奶遠遠少於吃進的奶,家長不必擔心,隻要寶寶生長發育不受影響,偶爾吐一次奶也無關緊要。若每次吃奶後必吐,那麼就要做進一步檢查,以排除疾病而致的吐奶。

不適合母乳喂養的情況:乙型肝炎患者:乳母為乙型肝炎患者,應暫緩母乳喂養。在寶寶出生2小時內,給寶寶進行疫苗注射,就可進行母乳喂養了。

乳房疾病患者:乳母患乳房疾病時,應暫緩母乳喂養。一定要在得到治療後,再進行母乳喂養,在此期間可將乳汁擠出或用吸奶器吸出,經消毒後喂給寶寶。

心髒病、腎髒疾病患者:乳母患有嚴重的心髒病、腎髒疾病等,不宜進行母乳喂養。但若心功能、腎功能尚好,可以適當進行母乳喂養。

剖宮產媽媽的喂奶問題

產後輸液通常是消炎或預防感染,使用的是靜脈注射抗生素,一般不會影響乳汁分泌和成分。如果媽媽實在不放心,可以提前和醫生說明情況,告訴他自己要進行母乳喂養,請他用一種對奶水沒有影響的藥物來替代那些會造成不良後果的輸液藥品。

剖宮產媽媽的喂養

很多剖宮產的媽媽有這樣的疑慮,剖宮產之後多久可以喂奶?母乳裏會不會有麻藥的殘留?其實媽媽不要擔心,隻要產婦清醒且肢體能夠活動的時候,就可以進行哺乳。

剖宮產媽媽比自然分娩的媽媽下奶要晚一些。由於傷口的疼痛、哺乳體位的困難,乳頭皸裂,一些剖宮產媽媽很快就產生了畏懼心理,從而喪失或放棄了母乳喂養的信心。這些做法恰恰是造成乳汁更加不足的罪魁禍首,以致於這些媽媽的母乳喂養夢想更加艱難甚至破滅。在寶寶出生的2~3天裏,他們其實不會太餓,正忙著排出胎便和肺裏的羊水。媽媽需要做的就是每天保證能讓寶寶在24小時之內吮吸乳頭至少8~12次,充分的吮吸既能讓寶寶吃到富含抗體的初乳,也能刺激更快下奶。

剖宮產媽媽的催乳方法

剖宮產媽媽分泌乳汁的時間要比順產媽媽來得晚一些,分泌的量也會少一些,這屬於正常現象,剖宮產媽媽不要因此擔心。剖宮產媽媽在產後第三天,可以多吃一些魚、蔬菜類的湯品,不要急著喝骨湯等油膩的食物,以免乳汁分泌不暢。剖宮產媽媽還可以多吃一些大棗、生薑,能緩解產後體虛,有散寒、補血、安神的功效。

剖宮產

禁食蛋類及牛奶,以避免脹氣;避免食用辣椒等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