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其他疾病(1 / 3)

亞健康狀態

亞健康狀態,又稱為次健康狀態、第三態,是介於“第一態”健康與“第二態”疾病之間的身體狀態。其還稱潛病狀態,是指還未患病,但已有程度不同的各種患病的危險因素,具有發生某種疾病的高危傾向的人群的身體狀態。

亞健康人群多為40歲以上的人群,在這類人群中較普遍存在“六高一低”的傾向,即存在著接近疾病水平的高負荷(體力和心理)、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血黏度、高體重,以及免疫功能低,表現為“一多三減退”,指疲勞多,活力減退、反應能力減退和適應能力減退。

【臨床表現】情緒低落,心情煩躁,憂鬱焦慮,胸悶心悸,失眠健忘,精神不振,疲乏無力,腰背酸痛,易感疾病。

【治療原則】培元,益氣,溫陽。

【主穴】湧泉,足三裏,命門,神闕,關元。

【配穴】會陰,百會。

【灸法操作】艾條灸:患者取坐位或俯臥位,每穴灸15分鍾,每天1次,10次為1療程。

【預防與調護】

1.良好的生活節奏。

2.心理放鬆。

3.合理飲食,均衡營養,加強鍛煉。

【其他療法】中醫治療:

(1)健脾助陽:多見疲乏無力、精神不振、腹脹便瀉。常用四君子湯加減,選太子參、白術、雲苓、陳皮、白蔻仁、苡仁、山藥、扁豆、葛根、厚樸、蒼術等。

(2)祛濕通陽:多見胸悶不饑、頭昏而重、失眠健忘等。常用三仁湯、藿樸夏苓湯加減,選杏仁、苡仁、砂仁、雲苓、澤瀉、川樸、半夏、藿香、白術、扁豆、厚樸花、滑石等。

(3)化瘀通陽:多見心煩失眠、腰酸背痛、四肢腫脹、咽幹口燥等。常用複元活血湯合桂枝茯苓丸加減,選當歸、桃仁、穿山甲、丹參、川芎、桂枝、茯苓、赤芍、肉桂、枳殼、花粉、葛根、紅花、瓜絡等。

(4)解鬱通陽:多見情緒低落、憂鬱煩躁、焦慮不安、失眠健忘。常用逍遙散、柴胡舒肝散加減,選柴胡、枳殼、白芍、香附、川楝子、當歸、雲苓、薄荷、鬱金、合歡皮、厚樸花、青陳皮、砂仁、荷葉等。

【按】

1.湧泉穴:少陰腎經要穴,人體長壽大穴。湧泉,顧名思義就是水如泉湧。水是生物體進行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水有澆灌、滋潤之能。艾灸此穴可使腎精充足,耳聰目明,精力充沛,性功能強盛,腰膝壯實不軟,行走有力。

2.足三裏穴:可健脾壯胃,擴張血管,降低血液凝聚,促進飲食的盡快消化吸收,扶正祛邪,提高人體的免疫力,消除疲勞,恢複體力。

3.命門穴:督脈要穴,人體的長壽大穴。命門的功能包括腎陰和腎陽兩個方麵的作用。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命門之火就是人體陽氣,從臨床看,命門火衰的病與腎陽不足證多屬一致。壯命門之火的藥物大多具有補腎陽的作用。

經常灸命門穴可強腎固本,溫腎壯陽,強腰膝固腎氣,延緩人體衰老。疏通督脈上的氣滯點,加強與任脈的聯係,促進真氣在任督二脈上的運行。並能治療陽痿、遺精、脊強、腰痛、腎寒陽衰,行走無力、四肢困乏、腿部浮腫、耳部疾病等症。

4.會陰穴:任脈要穴,人體長壽要穴。會陰,顧名思義就是陰經脈氣交會之所。此穴與人體頭頂的百會穴為一直線,是人體精氣神的通道。百會為陽接天氣,會陰為陰收地氣,二者互相依存,相似相應,統攝著真氣在任督二脈上的正常運行,維持體內陰陽氣血的平衡,它是人體生命活動的要害部位。灸會陰穴,能疏通體內脈結,促進陰陽氣的交接與循環,對調節生理和生殖功能有獨特的作用。

5.百會穴:督脈要穴,既是長壽穴又是保健穴。此穴經常灸療,可開發人體潛能,增加體內的真氣,調節心、腦血管係統功能,益智開慧,澄心明性,輕身延年,青春不老。

6.神闕穴:是人體生命最隱秘最關鍵的要害穴竅,是人體的長壽大穴。神闕為任脈上的陽穴,命門為督脈上的陽穴,二穴前後相連,陰陽和合,是人體生命能源的所在地。人體科學研究表明,神闕穴是先天真息的唯一潛藏部位,人們通過鍛煉,可啟動人體胎息,恢複先天真息能。

常灸神闕穴,可使人體真氣充盈、精神飽滿、體力充沛、腰肌強壯、麵色紅潤、耳聰目明、輕身延年。

疲勞綜合征

疲勞是人的一種自我感覺,既是亞健康的主要表現,也是許多疾病的最早征兆,與現代社會工作、學習、生活等方麵壓力太大有關。本病發病年齡多為20~40歲,且多為虛證。

【臨床表現】睡眠質量差(如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脫發、白發,認知功能下降,以及一些軀體症狀,如腰酸背痛、頭暈頭痛、耳鳴、胸悶、心悸、性功能下降等。

【治療原則】培元益氣。

【主穴】關元,足三裏,神闕。

【配穴】氣海,三陰交。

【灸法操作】艾條灸法:令患者取坐位或俯臥位,每穴灸10分鍾,每天1次。5次為1療程,3療程起效,疲勞消除後還應鞏固治療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