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八章 趣味橫生的手紙軼事(3 / 3)

14、監守自盜,家賊難防

也有“家賊”。寫字樓裏的部分職員也喜歡早上到洗手間拿一些衛生紙擦個桌子抹個椅子的。所有的保潔員都說,外國人沒有這個習慣,“順”衛生紙的都是中國人。還有監守自盜者。一家酒店的保潔員病了,主管先生登門探望,上廁所方便時,發現這家廁所裏的衛生紙、小肥皂等易耗品全是公家的,連衛生紙的紙架也同單位的一模一樣。於是,這個保潔員不僅被炒了魷魚,還被處以所拿物品100倍的罰款。實際上,企業員工和保潔員私拿衛生紙等客用品並不是偶然現象,一般企業對此都是深惡痛絕,一旦發現,嚴懲不貸。一些酒店在對員工更衣櫃進行檢查時,發現有客用品,處以10至100倍的罰款,嚴重的則要開除。據統計,大約有十分之三的保潔員因為拿衛生紙被解聘,而且大多是女同誌。

15、小心應對,處處設防

星級酒店對客廁的衛生紙要求很嚴,一卷紙剩下不足三分之一時,就要立即換上整卷的。有的保潔員認為,與其讓客人把整卷的衛生紙拿走,倒不如上少一點紙。所以,有的保潔人員閑下來時,便耐心地把一大卷紙分割成3小卷甚至更小,以此來減少損失。但這種釜底抽薪的行為被主管、領班發現後,要課以罰款,因為這樣不合星級酒店規範,讓客人覺得沒檔次。有的保潔員索性把整卷衛生紙放在洗手台上,看著客人“自助”取紙。眾目睽睽之下,客人自然也要收斂些。

衛生紙的損失也有部分是因為浪費或日物非所用。公共場所的衛生狀況總讓人不那麼放心。有一部分先生、小姐,即使是上廁所,也會格外小心。他們先從紙架上撕下很多的紙,鋪墊在座式馬桶的桶沿上,一層紙不放心用兩層紙,然後才敢小心翼翼放心地蹲下去。

16、日本地鐵,廁紙失竊

無論中國外國,富國窮國,東方西方,廁紙失竊曾是一個困擾全球的問題。從1955年到1974年,日本地鐵車站裏的公共廁所曾經連續20年免費給旅客提供衛生紙。但是,隨著第一次石油危機的爆發,及其引起的通貨膨脹和物資囤積的浪潮,一些恐慌的日本人既擔心手紙缺貨,也擔心手紙漲價,於是他們匆匆忙忙地湧進所有公廁和一切可以得到衛生紙的地方,並把這些地方的衛生紙席卷而空。日本最大的地鐵經營商“TEITO捷運機構”的發言人告訴記者,“在石油危機時代,公廁手紙是最容易被偷的東西之一。我們從那時起就不再供應了。因為我們發現有些人即使不偷也不珍惜。到處亂丟,很浪費。”從那時起,日本地鐵的乘客們就要自己帶衛生紙,或者花上100日元,在地鐵入口處的自動售貨機上買一小包。中國有句老話:“六十年甲子顛倒轉,三十年河東變河西。”仿佛是為了印證這句話,不多不少,恰恰三十年過去了,2004年年初,日本的幾家地鐵公司宣布,他們將馬上恢複免費供應衛生紙的製度,在所有地鐵站的公廁裏為乘客提供卷筒手紙,而且,從環保的角度考慮,所供應的衛生紙都像車票一樣,用再生紙製作。

17、首相廁所,手紙難守

英國2004年7月13日《太陽報》又爆出新聞:布萊爾首相的專用衛生紙不翼而飛!廁紙當然是遇到了三隻手,而這個小偷居然是個學生。學生布蘭尼跟著老師來到倫敦,參加了英國政府舉辦的一個頒獎會後,他就離開了隊伍一個人在政府大樓裏轉悠。恰好布萊爾首相的助手不在,保衛人員又一時疏忽,布蘭尼乘機悄悄地潛入了布萊爾首相的專用廁所,在飽覽了首相的廁所風光之後,他又順手牽羊,把廁所內所有的8卷衛生紙一掃而空,全部裝進了自己的腰包,然後一路綠燈,揚長而去。具有充分的商業頭腦的布蘭尼回到家以後,很快就在網絡上發出了拍賣的信息,聲稱自己擁有布萊爾首相的最貼身最隱私的物品。普普通通的衛生紙一旦貼上了布萊爾首相的標簽,立刻身價百倍,大量的競爭者投標競買這些身份高貴的衛生紙。讓人遺憾的是,就在布蘭尼滿懷信心地等待最高競價者出現的時候,首相的保衛人員已經從廁所的監控錄像中認出了布蘭尼,並立即找上門來了。布蘭尼的一個發財夢就此破滅。

18、習慣的力量

科學技術的發達已經使人們的生活和愛好有了廣泛而多樣的選擇,即以衛生紙而言,粗紙、毛紙的概念已經非常遙遠。現在的衛生紙不僅可以選擇不同的規格、不同的原材料、不同的柔軟度、不同的包裝,當然還有不同的價格,很多人還非常講究衛生紙的色澤和色彩。就像許多文人作家在寫作時有著各種稀奇古怪的癖好,對稿紙的規格大小、稿紙的顏色都有偏愛,要有自己喜歡或習慣的稿紙才能充分激發起創作靈感一樣。今天的消費者已有人對衛生紙的顏色有所要求。南京的一家報紙報道,一位女士和表姐帶著5歲的兒子去逛街,在站台等公交車時,兒子突然要大便,由於公交站台離女士的家還有一段距離,她便帶著兒子在附近找了_個公廁。方便之後,陳女士從包裏掏出隨身攜帶的麵巾紙給兒子揩屁股。由於平時在家女士一直用紅色衛生紙給兒子揩屁股,因此,兒子看到白色的麵紙後,死活不讓她揩。女士想強行給兒子揩屁股,兒子競一邊哭著一邊用兩手護著屁股,蹲在地上不起來。女士隻好讓表姐暫時看著兒子,自己跑了一公裏路回家拿來了紅色衛生紙,一場衛生紙的顏色風波才告平息。這一件事讓人們在看到下一代教育出了問題的同時,也看到了生活和消費市場的多樣化需求。社會發展了,不能再用物資短缺時代的眼光去看市場,看需求,看消費。未來的社會是強調個性化的社會,小孩子對紅色衛生紙的執著隻是在提醒商家,怎樣讓每個消費者都用上自己喜歡的衛生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