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三章 臭味中淘金,糞坑裏撈錢——廁所經濟(1 / 3)

既不能向公眾收取如廁費用,又要向公眾提供優良的公共產品,而有關部門又囊中羞澀,這真是有點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的味道了。好在困難永遠沒有主意多。古今中外,人們在這一領域不斷有奇思妙想,高招迭出,真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1、廁所為媒廣告招徠

以廁所為媒介,招徠廣告業務,收取廣告費用,這是國際通行的一種做法。

2、衛生間廣告的優勢

公共衛生間裏做廣告有其獨特的優勢。首先是能讓廣告的性別定位達到100%的準確率。美國的寶潔公司在洗手間內用直接映入婦女眼簾的廣告詞來推銷其產品“Noxzema”洗麵奶,廣告詞極盡誘惑與煽情之能事,諸如“並不是燈光的作用”和“讓你比他注目的女性更俊俏”之類。這些廣告詞都巧妙地印刷成反轉字體貼在洗手間鏡子的對麵,這樣,女士們梳妝打扮時一抬頭便可盡收眼底。其次,這些廣告的受眾是最令廣告商們垂涎的人群:21_35歲之間的年輕人,喜歡外出,花錢大方。第三,上洗手間的人群是廣告商們所能期望的最好的受眾,男性尤其如此。因為受習慣所限,他們在小解時的視野特別狹窄。廣告商說:“顯而易見,當你站在小便池前,無論往左看或是往右看,都會變成一名可能的受眾。”

美國的現場廣告公司以代理洗手間廣告為主,假設你站在小便池前,一抬頭便會發現“沙龍”香煙廣告,它強烈地刺激著你的眼球,吸引了你的注意力。這就是由現場廣告公司張貼在那兒的。1996年公司成立,成立一年多,其收入已達到220多萬美元。在以城市年輕人市場為目標的廣告公司中,現場廣告公司唯一的直接競爭對手是蒙特利爾的一家名叫“變焦媒體”的公司。在征服了加拿大市場之後,變焦媒體公司正在美國拓展業務。這家公司設在紐約,它在全美各地的酒吧、餐館和俱樂部的洗手間裏張貼廣告。這家由現年23歲的馬克·米勒創辦的公司,已招攬了一批大名鼎鼎的客戶,如美國廣播公司、雷諾士公司、大西洋唱片公司和寶潔公司。變焦媒體公司稱它在1996年到1997年的12個月裏從美國市場上獲得了200萬美元的收入。俱樂部業主們似乎對衛生間廣告也情有獨鍾,因為現場廣告公司把洗手間廣告收入的15%付給他們。不過有一些公司無論如何也不願意在消毒劑的氣味中兜售它們的產品。現場廣告公司的27歲的創始人之一戴維·多爾夫曼說:“我們知道不可能讓卡地亞或勞力士手表在小便池上做廣告。這種情況根本不可能發生。”因為,廁所畢竟就是廁所,人們對它總還是愛恨交加,有所忌諱的。

3、廁所廣告的現代化

在廁所內閱讀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在廁所打廣告更沒什麼稀奇。不過,一般的海報很容易受損或被酒徒破壞。相比之下,電視屏幕就有了很大的優勢,沒那麼容易受損害。

美國俄亥俄州的兩位商人就想出了在男廁小便池上安裝電子屏幕、方便男士們邊小便邊打發時間的促銷手段。這種高清晰液晶顯示屏將為廁所使用者提供體育消息、比賽成績與比賽時間等信息。體育屏幕廣告是前英特爾和互聯網服務商營業執行人員馬林斯和財政顧問馬爾科姆的構想。這兩名希望成為廁所廣告界第一號人物的男子說,他們是在喝酒聊天時得出這個構想的。因為他們注意到,男士們如廁時從不四處張望,更不會跟別人打交道。他們觀察到,男士們晚上外出後,平均要上3次廁所,每次至少一分鍾。他們認為,男士上廁所的時問和次數足夠他們觀看體育節目廣告,他們認為,人們不應該浪費上廁所的時間。馬林斯說:“他們必須站在那裏直視前方。他們恨不得能看一看別的東西,不過卻隻能夠直視前麵的小便池。因此,他們非常樂意閱讀屏幕提供的信息。”

體育熒屏廣告每小時出現12次,廣告商的月費是150美元。

4、廁所作為媒介的肇始

將公共廁所作為宣傳媒介不失為一個好主意,可惜這一創意的專利權也不屬於今天的人。清王朝的政府大員們早就注意到廁所這一特殊場所的特殊優勢,將其作為一個輿論的傳播工具,把統治者的方針張貼於上,廣而告之,及時向老百姓傳達政府的聲音,具有其他工具難以替代的作用。譚鈞培護理江蘇巡撫部院時,布政使司部政使之大告示,惶惶然貼滿於坑廁邊。平民百姓在這個方麵似乎比政府官員開竅更早。王安石在去江寧上任的途中,一路上民眾的議論斥責之言不絕於耳,茶坊裏、道院中,甚至茅舍旅店的牆壁上都貼有反對新法的帖子。就是在一個鄉村小鎮的廁所裏,也有人在土牆上寫有人民辱罵他的詩句:“荊公……走去登東……隻見坑廁土牆上,白石灰畫詩八句:初知鄞邑未升時,為負虛名眾所推。蘇老《辨奸》先有識,李丞劾奏已前知。斥除賢正專威柄,引進虛浮起禍基。最恨邪言‘三不足’,千年流毒臭聲遺。”王安石見是罵自己的,上完廁所,見周圍沒人,趕緊脫下一隻鞋,用鞋底把牆上的字跡擦模糊了才罷手。(明-馮夢龍:《警世通言·拗相公飲恨半山堂》,三秦出版社,2003年1月第2版,39頁)可見那時的鄉村百姓也已經認識到廁所可以作為宣傳媒介,並運用它來宣傳自己的觀點主張,表達自己的愛恨情仇了。

5、賠本賺吆喝的瓦爾公司

使用德國的公廁要付25分硬幣。沒有錢,對不起,免進!不過,這種無錢免進的冷冰冰狀態正在得到改變。當公廁收費的熱潮一浪高過一浪時,德國的瓦爾公司卻做起了賠本賺吆喝的買賣——為大城市提供免費的公共廁所,不僅如廁者免費,連廁所也免費贈送。大名鼎鼎的瓦爾公司成立於1976年,總部設在柏林。來到柏林的各國遊客幾乎都不可避免地要使用一下瓦爾公司的產品,因為它的產品是廁所。瓦爾公司主要生產電話亭、垃圾箱、公共坐椅、公共汽車站等公用設施,其中最出名的產品是“都市廁所”。這種外表呈圓柱形,直徑比啤酒桶大不了多少的廁所在設計上兼顧殘障人士需求,獲得過多項專利,還得到了歐盟的獎勵。其產品選材考究、製作精良,一改傳統公共設施設計呆板、做工粗糙的形象。瓦爾公司別出心裁地將其產品命名為“城市家具”,以示與普通公共設施的區別。漢斯·瓦爾被稱為“廁所大王”,但他並不是從出售廁所或其他城市設施上賺錢。瓦爾公司不但向市政府免費提供這些設施,而且連這些設施的維護和清潔工作也全盤包攬,作為回報,瓦爾公司則獲得了這些公共設施外牆廣告的經營權。瓦爾提供的公共設施大多出現在機場、火車站、旅遊景點和商業街等繁華地段,這樣它的廣告效應相當不錯。

瓦爾公司非常注意抓住機會宣傳自己。柏林市中心近衛軍團廣場上曾經有一個19世紀末建造的公共廁所,老柏林人親切地稱為“阿赫台克咖啡館”。二戰之後,這個公共廁所不見了蹤影。2003年6月,瓦爾公司花費10萬歐元,將“阿赫台克咖啡館”外表按原樣修複。為保留古色古香的感覺,瓦爾慷慨地放棄了在這個廁所做廣告的權力。這間文物級的公共廁所剪彩揭幕那天,瓦爾公司舉辦了盛大的宣傳活動,演員身著19世紀服裝再現當年場景,就連風度翩翩的柏林市長沃韋萊特也舉起啤酒杯為廁所開張助興。聰明的漢斯·瓦爾放棄了一筆廣告收入,卻讓柏林市長為企業做了個很好的廣告。

為了增強競爭力,瓦爾公司請來意大利、德國、日本的著名建築師為這些公共設施做設計,並按照不同的設計風格和外表色調將其分成智能型、街道型、挑戰型等。1988年,瓦爾公司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設立了分部。20世紀90年代,瓦爾公司進軍美國,在紐約市政廳前蓋起了殘廢人專用廁所,還為密蘇裏州的聖路易斯城提供了400多個公共汽車站廁所。90年代後期,莫斯科和伊斯坦布爾街頭也出現了瓦爾公司的產品。由於經營有方,瓦爾公司職工數從1990年的76人猛增到2002年的560人,銷售額也從900萬歐元增加到8800萬歐元。2003年可望超過1億歐元。漢斯·瓦爾的目標是把瓦爾公司的“城市家具”全麵推向歐洲大都市。他打算向巴黎、倫敦和羅馬免費贈送1000個男用小便屋,從而將廣告覆蓋麵擴展到歐洲大都市的上千萬居民及遊客。裏麵是免費的廁所,外麵是賺錢的廣告,這就是“廁所大王”瓦爾的生意經。

6、京廁開始做廣告

2002年4月1日,北京的公廁取消了收費製度。居民反映,公廁免費以來,不少以前幹幹淨淨的廁所現在幾乎“不堪入目”,問起管理人員,說是不收費了哪有錢找人天天維護呢!收費與不收費,公廁的衛生居然有如此迅速的反應。為了彌補廁所免費留下的不足,有關單位想通過廣告收入來維持廁所清理的費用。4月19日,在北京永外沙子口,公廁附近的居民看到,一塊長約50厘米、寬約30厘米的黃色廣告牌被釘在小便池的上方,上麵還打著廣告詞和聯係電話。

7、公共廁所企業規則

企業化經營是一種比較技術化的說法,站在主管部門的立場,不客氣的說法就是捆綁式銷售:我給你好的地段,給你地皮,給你政策,給你經營權,你給我部分房子做廁所,並負責幫我管理!

8、下店上廁風行全國

在國內,比較早走這條路的是鄭州。在中原地區名噪一時的“河西立交橋公廁”就是由鄭州恒豐公益有限公司投資50萬元興建的。恒豐公益公司受惠有二:一是充分占有和利用了城市黃金地段的“邊角餘料”,可謂點“廁”成金,為其建立機製靈活的專業商店、小型零售商店提供了便利。二是為企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

建設和管理公廁是一項公益性事業,公廁取消收費後,運營、管理費用增加,加重了政府的負擔。為解決這一問題,2004年,北京市首次決定對公廁實行企業化運作,把公廁交給企業投資建設、經營、管理,政府為企業提供發展空間:讓企業擁有一定年限的使用權;選擇商業經營效益較好的地段,給予企業廣告經營權;為企業提供公廁以外的經營空間。據2004年4月29日《京華時報》報道,豐台區的重點大街、主要道路兩側及人員集中的繁華地區將出現50座一類公廁。每座公廁使用麵積不少於.450平方米,地上一層除30平方米的殘疾人專用廁所空間外,其餘為商用;半地下層為公廁;地上二層為商業用房。

在這之前的兩個月,在江蘇省宿遷市街頭,新建起幾座收費公廁,這些公廁的結構比較獨特:樓下是兩間賣煙酒食品的門麵房,中間有一個上樓的樓梯,男女廁所都在二樓上。市民說,這樣的“空中廁所”不要說殘疾人,就是老年人和體質虛弱的人也上不了,這讓人怎麼“方便”。而宿遷市規劃局用地處石處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解釋說,宿遷市由於經濟不發達,財力有限,無法滿足市民對公廁這樣的公共設施的需求。目前隻能關注有無的問題,即先解決絕大多數人人廁難的問題,等以後財力允許了,再建設無障礙公廁,解決便利的問題。為此,政府從“經營城市”的思路人手,由政府出地皮,用“底店上廁”的模式募集社會資金,讓投資者經營底下的店麵收回投資,並用收取的入廁費維持公廁運行,目前全市共有6座這樣的公廁。

2004年7月,海口市廣場東路上的一座裝修豪華、功能齊全的公共廁所投入試用。如廁者人廁時可一邊“方便”,一邊看電視,母嬰同時如廁時,其小寶貝可在搖籃裏安然入眠。廁所裏還設有女性化妝間、殘疾人專用衛生間等。這座公廁是將原公廁拆除重建的,其設計人廁人數高達每日2000人,服務半徑2公裏以上,使用者不需交納任何費用。公廁采用“政府支持、企業投資、群眾受益”的運作方式,企業的投資是通過廁所上方的空間商鋪出租收回的。此種運作方式在北京、西安等19個城市已經出現。建造者稱此舉不僅能緩解海口市民如廁難的問題,而且可以提高城市形象。公廁的建設方也擔心公廁投入使用後會出現諸多管理難題:流動人員一旦將之視為午休和過夜的地方,則無法管理;公廁內大量值錢的潔具、家用電器,萬一有人偷盜不僅會使財產受到損失,而且影響廁所的正常使用。

9、移動廁所連鎖加盟

還有商家考慮到了規模效應,把廁所業發展成了連鎖加盟項目。

2002年,南京一家環保科技公司設計生產了一種兼設書報售貨亭的移動廁所。它的最大的創意就是它一改市容環衛獨家經營公共廁所的局麵,成為一個麵向普通人的連鎖加盟項目。據稱投資移動廁所的門檻很低,技術要求不高,風險幾乎為零,非常適合於中小投資者。廁所的地點擺放,按照“先來後到”的原則,避免內部的元序競爭。投資渠道靈活,主要采取兩種投資渠道:一是投資回租。這主要針對有閑錢但沒時間經營的投資者。投資者用3萬元購買一個廁所,但他自己不經營,而是和該公司簽訂一個“回租合同”,合同期限為1~3年。這樣,廁所由協力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統一經營,每月投資者可以得到300元的租金。合同到期後,公司無條件回購該產品,付還投資者本金3萬元。二是承租。下崗職工優先。方法很簡單,隻要承租對象到公司預交1.5萬元租金(租金到期時會退回),然後每月交付給公司一定的管理費即可。根據廁所擺放地點的不同,管理費也有高低差別。譬如,在偏僻地點,按最低標準10個人如廁計算,公司向承租者每月收取300元。在鬧市區,按40~60人如廁計算,公司每月收取400~600元的管理費。這樣,加上兼售報刊的收入,承租者每月至少有1000元左右的收益。兩年多時間,有40多所造型新穎,無需水衝,安裝方便的新型移動公廁走上了南京街頭。在南京,流動公廁的承包租金是每個月650元,公廁的使用費是每次1元。由於它是一種全新的事物,剛一登場,確實引起了轟動效應,加上各類輿論的推波助瀾,一時間移動公廁盡人皆知,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城市內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