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招強筋避疏防骨衰(1 / 3)

恐怕平時總把肌肉的衰老、內髒衰老、皮膚衰老放在心上的人,很少注意到骨骼衰老。但無論重視不重視骨衰,它都是不可避免的。骨骼老化是因為可以充分吸收鈣的活潑型的維生素D的製造功能失靈所致。人上了年紀後,之所以會躬腰駝背,其原因就是年老後食量減少了,對於含豐富鈣的食品的攝取量也隨之減少,大腸吸收鈣的能力也變弱了。由於老化而出現的生理性變化,會導致骨質疏鬆,使骨骼就像空了心的蘿卜一樣,非常脆弱。壯骨健身法

常練壯骨健身操,對於防治骨質疏鬆有著較好的作用。在進行操練的過程中,拉伸骨關節和肌肉,使血液中的鈣、磷、鎂、氨基酸和維生素K等多種營養素較多地同時進入骨內,有利於骨質再生,防止骨質疏鬆與軟骨病,減少骨質增生的發生。堅持此法可促進骨質的新陳代謝,延緩骨骼的老化。

雙手手指交叉,伸直腰肢,將兩手翻掌向上使勁舉過頭頂,想像自己被天花板吸上去的情景。全身肌肉往上拉伸,得以舒展,保持身體緊張,聚精會神想著上升、上升、上升。

雙手交叉,掌心向下,置於身後,緩緩下壓。上半身保持伸直姿勢,與手掌成相反方向用力,雙手臂下壓時,提拉擴張後背和胸部肌肉。

兩腳分開,坐於床上,兩隻腳掌相觸,以手支地,身體後仰,可伸展背部肌肉;恢複原狀後,身體前屈,頭部盡量靠近雙腳,能伸展腿外側肌肉。

側臥,以一隻手支頭,另一隻手抓住腳踝,將腳掌拉近身體,以拉伸雙腿至腹部與後背肌肉。複原,再向另一方向側臥,交替進行。

仰臥,一腿彎曲,雙手抱膝,抬頭,盡量使膝蓋與臉相觸,以伸展後背肌肉。

坐姿,伸展一腳。另一隻腳彎曲與之交叉。身體向與彎曲的腳相反的方麵扭轉,伸展後背和腳外側肌肉。

站立狀,一腿在前。一腿在後,如百米賽跑姿勢,一隻腳往後伸直,上半身前伸,伸展跟腱和背部肌肉。

強健筋骨法

研究表明,與缺乏運動的人相比,常常鍛煉身體的人至少占據20年的生理優勢。也就是說,經常運動的人在50歲時可能仍然保持著25~30歲的內部體格。這裏介紹一種由美國達拉斯庫尤泊氧健身法研究所的約翰遜博士設計的強健筋骨健身法。此法將散步與爬樓梯結合起來,可增強並保持骨骼和肌肉強健,從而獲得比在平地散步更強的保健效果。

人體防衰延年有妙招第20招強筋避疏防骨衰散步路程為3~5公裏,每周為4~5次。

選擇一段不太令人望而生畏的階梯(最好是在室外,階梯盡頭有一個開闊的平台,下階梯前可以在平台上繞著圓圈緩慢散步)。如果不能到有階梯的公園或公共廣場,可以利用居民樓或辦公大樓裏的樓梯。緩步爬到樓梯頂端,在平坦的地方散步一大圈。然後下樓,在樓底平地上又走一大圈。然後,接著爬樓。這種運動應持續至少30分鍾,目標是3千米。

如果想進一步加強骨骼和肌肉的力量,可在登梯運動後做兩套下蹲、踮腳跟、彎腰、俯臥撐、側踢腿或壓腿動作,每個動作重複12次。

骨質疏鬆症重在預防

骨量的丟失是一個漸進而緩慢的過程,一旦出現骨質疏鬆,藥物治療已難以逆轉已丟失的骨量,治療效果隻能是減慢或阻止骨量的進一步丟失及防止骨折的發生。因此,早期采取預防措施是防止骨質疏鬆的最重要方法。

預防骨質疏鬆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增加骨鈣含量。在骨的生長過程中,足量的鈣攝取可幫助提高骨峰值的含量,而後者則意味著可推遲骨質疏鬆的發生。調查表明中國人傳統飲食結構中鈣含量普遍偏低,每日食入的鈣遠低於國際衛生組織所製定的標準。這就是為什麼現今社會積極呼籲加強補鈣的原因。食物中以牛奶、奶製品、豆製品、蝦等鈣含量較高。老年人尤其是絕經後婦女可於飲食外另加上鈣製劑的補充。據測定,含鈣豐富的食品不多,歸納起來有牛奶及牛奶製品(1瓶鮮牛奶大約含有300毫克鈣,100克奶粉中含有1030毫克鈣),豆及豆製品(每100克黃豆中含有367毫克鈣;100克豆腐中含有277毫克鈣),水產類食品(其中蝦皮含鈣量最高,100克蝦皮含鈣達2000毫克,其次為蝦米880毫克),菌藻類食品(每100克海帶含有1177毫克鈣,每100克紫菜含有343毫克鈣,每100克黑木耳含鈣357毫克),黑芝麻(每100克黑芝麻含鈣高達2013毫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