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尊重他人:情緒低落時,容易對周圍的人不耐煩、發脾氣,此時千萬要克製。因為,別人很可能以牙還牙,如此一來,你的情緒會更糟。
(8)澄清猜疑:有時候,當你懷疑一些事實的時候,有可能事情並非如你所想象。例如,你懷疑自己的伴侶欺騙你(這是心情沮喪的最好理由),此時,你不妨直接去問明情況,結果,你也許會發現自己隻是無端猜測。
(9)做運動:研究顯示,運動有助於克服抑鬱症。如果你是一個熱愛運動的人,且身體也處於極佳狀態,隻是心理狀況欠佳,那麼,不妨耗盡全身的體力,精疲力竭之後煩惱也許會煙消雲散。
(10)信筆塗鴉:寫字是抒發情緒的好辦法,畫畫更好,當你感到煩悶,立刻坐下來畫畫,顏色能洞悉你的情緒,選用紅色可能代表憤怒,黑色代表悲傷,灰色代表焦慮。
她的抑鬱症為什麼控製得這麼好?
胡瑩媛,女性,58歲,退休幹部。抑鬱症病史近30年,再婚家庭,胡瑩媛涉嫌第三者插足,婚後家庭不和睦,經常遭遇丈夫前妻及兒子的幹擾,而丈夫性格內向且有家庭暴力傾向,夫妻間交流很少。患病前幾年,病情一直不穩定,經常因為遭遇應激事件而導致疾病複發。50歲退休後胡瑩媛開始刻意調整自己的生活,每天早晚有規律地鍛煉身體,打太極拳、練太極劍、跳舞,閑暇無事時就在公園和老年人一起曬太陽、聊天。每周2次上老年大學,學習繪畫,有時和同學一起去野外寫生。偶爾遭遇不愉快事情時就到公園裏找陌生人聊天,將她家庭裏解決不了的矛盾以及不能啟齒的事情和陌生人講講,不涉及姓名及具體情況,發泄完以後就離開,自覺很輕鬆。近8年的時間,持續服用米氮平(瑞美隆)每日30毫克,病情穩定,未再複發。
從胡瑩媛的案例我們可以看出,抑鬱症的預防還是有章可循的,關鍵是自我心理的調整。轉移注意力、走出封閉的環境、體育鍛煉、培養興趣愛好、適度將自己的不良情緒發泄出來等方法都能夠幫助我們避免抑鬱情緒的侵襲。
5.如何對抑鬱症患者進行家庭護理
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有人把它比喻為心理“感冒”,它和感冒一樣常見,而且隨著社會競爭日趨激烈,各種應激性生活事件不斷增加,心理壓力增大,抑鬱症正呈上升趨勢,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和影響生活幸福的嚴重疾病。抑鬱症的康複除及時治療外,家庭護理非常重要。它包括:
(1)心理護理:由於抑鬱症患者自卑心理較強,對一切事物均悲觀失望,缺乏信心,甚至絕望而陷入困難。家屬應多與患者接觸交談,隨時掌握其思想動態,經常給予幫助和鼓勵,幫他們樹立信心。對患者要做到不厭其煩、耐心細致地加以說服解釋,並盡量滿足患者的合理需求。
(2)密切觀察:家屬應加強病情觀察,嚴防意外事件發生。抑鬱症是自殺的主要原因,被認為是精神疾病中的第一殺手,防範患者自殺行為的發生是家庭護理的重點。首先,家屬應熟悉抑鬱症的臨床特征——抑鬱症的症狀往往晨重夜輕,故自殺行為多發生於清晨。其次,要了解哪些人易發生自殺。在疾病的發作期,由於患者情緒低落,易產生無能或無用感,以及生不如死的念頭;在疾病恢複期,因患者自感得了精神病,而無臉見人,甚至絕望。對這兩類患者均應嚴密觀察,注意防範。由於抑鬱症患者的自殺手段往往很隱蔽,多有預謀,常給人某種假象,而伺機采取自殺行為,故當發現抑鬱症患者情緒突然好轉時,要注意這很可能是一種危險信號,應嚴加防範。
(3)熟悉病變:一般抑鬱症好轉時大致要經曆三個階段:睡眠、飲食和思維改善,動作逐漸增多,情緒活躍。家屬要掌握病情好轉的這些指征,做到心中有數。若患者食欲不振,夜間睡眠差,體重不增,說明病情尚未好轉,應繼續服藥,不可掉以輕心,必要時應住院治療。
(4)督促用藥:家屬應督促患者維持用藥,尤其是病情好轉處於康複期的患者,千萬不可病剛好就停藥,這會增加複發機會,停藥與否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用藥過程中,要注意觀察藥物副反應,在患者出現一些口幹、便秘等副作用時,應做好解釋工作,鼓勵其多喝水,多食富含纖維素的食物,以緩解上述不良反應。若無特殊情況,決不可間斷用藥或隨意刪減劑量。
(5)鼓勵活動:家屬在協助患者做好生活護理,注意調理飲食,保證其充足睡眠的同時,對病情較輕者,應鼓勵他們多活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或參加輕鬆愉快的活動,如聽音樂、下棋、跳舞、散步、打球、繪畫、種花草、養鳥魚等,以分散注意力,達到減輕病情的目的。
楊小萌,女,28歲,會計。抑鬱症病期12年,其父因抑鬱症在其6歲時自殺身亡。其母對抑鬱症的知識了解較全麵。在其16歲初發病沒多長時間其母就注意到了她的變化並主動求醫。12年中反複發作了3次,每次發作時都伴有極嚴重的消極觀念及行為。其母自始至終陪伴左右,鼓勵她勇敢麵對現實、戰勝疾病。楊小萌每次發病母親都能通過她日常生活的改變,如睡眠障礙、飲食障礙、懶惰、不思裝扮自己等蛛絲馬跡及時識別並就醫。所以楊小萌雖然發病年齡較早並有明確的家族史,但治療效果良好。12年中母親耐心支持、細心觀察、持之以恒督促服藥並鼓勵其在疾病緩解期鍛煉身體、發展自我、結交朋友。楊小萌順利度過了3次複發期,成功完成了大學學業,考取了會計師證,目前已經結婚,病情穩定,生活幸福。
從楊小萌的案例中我們可以意識到抑鬱症作為一種內源性疾病,有時患者自身也是很痛苦並不能自控的,尤其是出現消極觀念時,如果沒有家庭和朋友的幫助很可能出現悲劇。擁有較多社會支持的抑鬱症患者往往能夠更好地度過他們的危險期並恢複良好的社會功能。可見,作為社會支持係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在抑鬱症恢複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