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現代軍製(1 / 1)

隨著現代社會生產力的巨大發展,科學技術水平的迅猛提高和武器裝備的日新月異,世界各國都著眼於未來戰爭,不斷革新軍製,以便建立起符合自己國情的軍事製度。

現代軍製廣泛涉及國家的各個領域,內容複雜,形式多樣,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方麵:

(1)軍事領導體製。包括最高軍事統帥、軍事決策機關與執行機關以及地方各級軍事部門的設置、職權劃分和相互關係的製度。其職能在於保證國家或政治集團的軍權高度集中,平時對軍事建設與國家各方麵的戰爭準備工作實施有效的領導,戰時對武裝力量的作戰與各方麵支持戰爭的活動實行集中統一的指揮。

(2)武裝力量體製。即常備軍和其他正規、非正規武裝組織的規模、編組、任務區分與相互關係的製度。其職能在於保障國家或政治集團根據自己政治、經濟等各方麵的條件,建設各種武裝組織,並按照自己需要的結構形式,把各種武裝組織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整體力量,完成所擔負的作戰及其他各項任務。

(3)軍隊的組織體製與編製。即關於軍隊領導指揮係統、戰鬥部隊係統、戰鬥保障部隊係統、院校係統、科研係統和後勤保障係統的設置、編組、任務區分和相互關係的製度。軍隊的體製,是軍隊組織的宏觀構成,軍隊的編製,屬於軍隊組織的微觀構成,體製是編製的前提,隻有在確定體製之後,才能製定各級各類建製單位的具體編製;隻有達到體製與編製的有機結合,才能形成一支精幹、高效、具有戰鬥力的軍隊。

(4)國防經濟管理體製。即國家關於領導、管理國防經濟活動的組織係統與工作製度。它主要包括國防經濟各層次、各部門的組織體製與管理製度,軍費的分配與使用製度,戰略物資的儲備體製等。其職能在於保證從財力上、物力上支持國防建設,不斷增強國家的軍事實力與潛力,並在必要時將國民經濟迅速轉入戰時軌道,以保障戰爭的需要。

(5)武器裝備管理體製。主要包括武器裝備領導、管理與協調機構的設置、任務區分與相互關係的製度。武器裝備的研製、試驗、定型、生產、采購、申請、補充、動用、封存、保管、維修、轉級、退役、報廢以及技術革新等環節的管理製度,武器裝備發展的預測、規劃、論證與決策製度等。其職能在於保證充分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不斷地改進與更新武器裝備,保障軍隊完成作戰等各項任務的需要。

(6)軍隊的各項工作製度。主要包括軍隊的教育訓練、行政管理、人事管理、裝備管理、政治工作和後勤保障等製度。其職能在於保證軍隊有效地培養與使用人才,提高全體官兵的軍事、政治與專業技術素質,保持旺盛的士氣,培養優良的戰鬥作風,建立正規的秩序與嚴明的紀律,以不斷提高部隊的戰鬥力。

(7)兵役製度。即公民參加武裝組織或在武裝組織之外接受軍訓、擔負軍事任務的製度。主要包括國家關於公民參軍服現役、在軍隊之外服預備役、在校學生接受軍訓和軍人優撫等方麵的規定,通常由國家元首或最高權力機關以法律的形式予以公布。兵役製度的職能在於一方麵保障現役軍人得到及時的補充、更新,以保持部隊強大的戰鬥力,同時,對於保障後備兵員的大量儲備,提高其訓練水平,以適應戰時快速動員的需要,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8)民防製度。即國家關於組織民眾防備敵人空襲與消除空襲後果的製度。通常由法規性的文件予以規定。一般區分為平時的民防與戰時的民防。平時的民防包括有關民防組織體製建設、機構設置、工程構築、隊伍訓練、通信警報建設、物資準備、人員疏散準備以及對公民的宣傳教育、參加搶險救災等;戰時的民防包括有關實施組織指揮、疏散與隱蔽城市人口、燈火管製、偽裝遮蔽、消防、搶救、搶修、恢複生產、支援軍隊作戰與維護社會治安等。民防製度的職能在於保護居民、經濟設施及其他重要目標的安全,保存戰爭潛力,配合軍隊堅持城市鬥爭,奪取戰爭的勝利。

(9)國防教育製度。即國家根據國防的要求,對公民的品德、智力和體質等方麵實施有計劃的教育與訓練的製度。實施國防教育訓練的有關規定,依據憲法和兵役法製定,其職能在於弘揚公民的愛國主義精神,增強國防觀念,開發智力資源,提高民族素質,培養國防人才。

(10)動員製度。即國家由平時狀態轉入戰時狀態,調動一切力量以應付戰爭的製度。主要包括武裝力量動員、國民經濟動員、政治動員和民防動員計劃的製定與實施,動員機構的設置,動員令的發布與實施等。其職能在於保證國家(或局部地區)迅速地由平時狀態轉入戰時狀態,能夠統一指揮、調度一切人力、財力、物力,以保證戰爭的需要。

(11)軍事法製。即國家關於軍事法律、法規、規章的製定與實施的製度。其職能在於保障各項軍事法律規範的製定與實施,保障軍事建設與軍事行動的實施,保護軍事設施,維護軍隊與軍人的合法權益,規範軍隊的行為,保證軍隊的高度集中與統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