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師麥迪不是說係統突然彈出個窗口,然後詢問陳揚是否接受“麥迪的傳承”這種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當然也不會是麥迪忽然盤膝坐地發功,給陳揚來個醍醐灌頂——這應該是陳揚最近看得那本東方大仲馬金先生的長篇小說《天龍八部》中的神奇情節。
想要通過這種拜師提升自己的能力,隻能通過艱苦的訓練才能完成。
握完手後,麥迪向陳揚點點頭:“非常不錯的年輕人,第一年打高中聯賽就能有這樣的表現,你值得為自己驕傲。”
陳揚笑了笑,沒有做聲。
雖然現實中的麥迪現在還隻是一個12、3歲的小屁孩,但眼前的這位1號球星卻是貨真價實的NBA兩屆得分王,在這種傳奇人物麵前,陳揚可不會認為自己現在的這點成績有什麼好驕傲的。
“不過你還有巨大的進步空間,即使不再增加天賦技能,也可以變得比現在更強大——比如,讓你的跳投更加多變。”麥迪如是說道。
……
精通幾乎所有進攻手段的巔峰麥格雷迪並沒有對陳揚進行填鴨式的教學,他隻是針對陳揚的跳投提出了自己的改進型意見。
讓強項變得更強,與其淺嚐百家倒不如專精一門。這就是詩人麥迪的教育理念。
……
學習麥迪式的投籃當然不是說在係統裏聽一聽麥迪的講座,然後寫個心得體會就突然能夠深刻領會的。
投籃,是一門不斷練習的藝術。
不過在此之前,陳揚需要直觀感受一下麥迪的投籃能力。
這樣他的印象才會更深刻。
“我來給你演示一個假突真投的例子。”麥迪對陳揚說,“你過來盯防我,放心,我不會用身高和力量硬吃你。”
為了加強說服力,麥迪特意摒棄了一切強打手段,決意一切全憑技巧說話。
陳揚點點頭,然後迅速進入狀態,擺出了比賽時的防守架勢。
……
在這個榮耀係統的“名師一對一”環節裏進行籃球訓練的好處之一就是不用熱身,因為身處在意識空間,所以陳揚的身體技能會默認一直處於最佳狀態,既不必擔心受傷,也不會有疲勞和饑餓感,等回到現實後,運動所產生的效果將直接作用於身體的肌肉記憶——隻要勤加練習就會有顯著的進步。
而據哆啦A夢之前介紹,係統空間裏的時間要遠遠慢於現實中的地球時間。大概說來,在係統裏感覺快要呆上一年,也許現實世界裏的時鍾還不曾走完一圈。
所以陳揚完全不必為在公共場合時進入榮耀係統而擔心,哪怕他一口氣在係統空間裏呆上好幾天,旁人看來他也許隻是發了幾分鍾的呆。
……
哆啦A夢出現在場邊的空地上。
它的嘴角含著一個黑色的口哨,客串起臨時裁判的角色。
一聲哨響,麥迪開始持球。
他用巨大的手掌包裹住籃球,將它單手高舉到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