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考問和應答(2 / 2)

她微微點頭,徑直說道,“獨本菊重在株矮花大。梅雨季節以節密、健壯、無病蟲害,長約兩寸左右,並保留兩到三片葉子的嫩梢扡插最為適宜。待成活後,先控水施薄肥防陡長。立秋後上大肥。若菊杆兒長得太高,可以逐層添土法,填埋莖根,得埋到土裏的莖長出新根。把下麵多餘的老根截去,亦不礙菊花生長。”

“不可扡插過早。過早植株長得過高,株形不佳。也不可插得過晚,過晚的話,花苞孕育時間不足,花開不大……”

這番話可是比那千頭菊要講得明白細致得多。連秦老爺也不一定能說得這麼細致。

再看她說話的神態篤定坦然,似乎是真的懂。

秦老爺待要就此打住,卻還是覺得說服不了自己。

想了想便問,“月季如何扡插。”

“月季扡插之法甚多。有芽插法,枝插法,靠地扡插,也就是將月季枝條削去一層薄皮後,斜壓在地上,以土掩埋。等生根後,再將枝條從老株上截斷,以獲得新的植株……”

“……這些是生長期。深秋初冬,剪枝後,可以將剪下的枝條,截成整齊的枝條,深埋於地下,次年春分過後挖出,直接栽種,可以百種百活。且方便簡單易行,最適合花圃大量種植。”

這一問一答中,裴妍有些累了,幹脆放個大招。也就是後麵她說的這個,在宋賢給的書裏,並沒有提到。想來這種方法還沒有研究出來。

就連她,也是在接手花圃好幾年後,才偶爾間從網上一個花友那裏看到的方法。

果然,秦老爺有些訝然地問,“還有這種方法。”這麼簡單,又不要削又不要整天悉心照料的,豈不是隻要知道這個方法的人都會?

裴妍點頭,“是的。”

秦老爺突然地發問,“姑娘是從哪裏知道這種方法的。”

裴妍臉麵一僵,是啊,書上都沒寫,她從哪兒的知道。

默了一默,她道,“是我家親戚,那裏有些月季,我見他往年都是這麼侍弄的。”若是秦老爺不追問則罷,若是追問,這個親戚就是宋賢了。

秦老爺原想就此打住,可又不放心。默了一默接著問,“聽聞裴家姑娘也精通嫁接?”

突然的,裴妍有些慶幸蘇氏非要送個大西瓜過來,正好可以拿它做例子,也省得她的口舌。而且這種技術性的東西,就是說上一車的話,也不如一個實例來得有說服力。

便看向姚媽媽道,“請您把那大西瓜叫人抬進來,讓老太太和老爺夫人們瞧一瞧。”

姚媽媽這才恍然,她一進來,還沒說兩句話,這裴家姑娘就叫自家的幾個姑娘給看惱了,是以,也沒有她插話的空子,竟把這事兒給忘了。

忙到外頭,叫兩個健壯的仆婦,把那瓜抬進來。

裴妍指著那瓜笑道,“這是我娘因知我來見老太太,叫我捎來給老太太嚐鮮兒的。”說著,她話頭一頓,看向秦老爺,“這瓜就是我親手嫁接的。”

秦朗一見他父親的問話告了一個段落,忙興奮地插話地道,“她家那瓜田裏,還有十來這樣的大瓜呢!”

要說這樣的大瓜,秦老爺和秦老太太也不是沒見過,隻不過那是旁的地界販運而來的,還沒聽說左近哪家會種呢。

一時都好奇地瞅著那瓜,問著裴妍如何種等語。

這個問話就隨意多了,裴妍有問必答。

秦太太餘氏見天色不早了,便含笑站起身子道,“老太太,快午時了,該擺飯了。”

秦老太太忙回神笑道,“可是,我老婆子聽得入了神,竟然把這事兒給忘了。”連聲催著擺飯,又向裴妍道,“累著你大日頭的跑來,在我們這裏用頓便飯再走。”

裴妍也不矯情,正好她也餓了。而且還是和秦老爺說那麼多話才餓得這麼快,也該吃一頓補回來。便從善如流地起身點頭應是。

秦老太太見她這般落落大方,反倒添了幾分喜愛。

當下叫秦家的四個女孩兒過來,先陪她到西次間說話兒。

秦四姑娘秦荺是秦朗的胞妹,知道哥哥尋得這個門園子,大家都不看好,專等今日看哥哥的笑話兒。結果笑話兒沒瞧成,反倒叫人家給當眾弄個難堪,又見她對養花種草說得頭頭是道,心中頗有些與有榮焉的歡喜。

秦老太太一發話,她便跑過來請裴妍去西次間。邊走邊好奇地問,“你看著和我差不多大,怎麼懂得那麼多?”

裴妍其實也有好奇之處,拿看書等語搪塞過去之後,問她,“我看你們府上的花草養得極好,難道府中沒有人懂這個麼嗎?”

但凡有人懂,何至落到眼下這步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