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3章 東坡好友陳懼內(1 / 3)

蘇東坡有兩個好友,一個是他的表兄程正伯,一個是他的同鄉陳慥。程正伯,字書州,眉州人,在成都做官時,常與錦江邊上的名妓來往。有一年夏天,程正伯在錦江河畔遇上一位少婦,她身子不高不矮,豐滿而健康的胸脯高高挺起,圓而有力的雙肩和她那豐潤的笑臉,給程正伯以迷人的印象。少婦走到程正伯身前低頭說:"公子萬福!"

程正伯一看,立刻就有了興趣。不幾句話,二人就墜入了愛河。年底,程正伯回眉州過春節。程父知道他與錦江畔的妓女有染大加斥責。回成都後,他不得不與那位歌妓分手。在分別時,他寫了一首詞送給歌妓。其詞曰:

月掛霜林寒欲墜,正門外,催人起。奈別離,如今真是:欲往也,留無計;欲去也,來無計。馬上離情衣上淚,冬月俱憔悴。問江路,梅花開也未?春到也,須頻寄;人到也,須頻記。

從此程正伯就和這一歌女脫離了關係。

蘇東坡另一好友陳慥,他既花心,又怕老婆。所以就流傳出了"河東獅子吼"的故事。

嘉祐三年(1058)秋,蘇軾奉旨到陝西鳳翔任通判。陝西府尹是眉州青神人陳希亮。陳希亮,字公弼,天聖八年(1030)中進士。兒子到同鄉陳希亮手下為官,蘇洵當然放心。

陳希亮有個兒子名陳慥,字季常,自號龍丘子,人稱龍丘居士。他為人風流,好女色,常戎裝駿馬,帶妓女遊山玩水。他和蘇軾都是青年,又是老鄉,自然很合得來。陳慥在鳳翔黃州歧亭鎮任鎮長。黃州比較偏僻,缺少文化生活,蘇軾去鳳翔後兩人常在一起騎馬、練劍、喝酒。

陳慥的妻子柳月娥出身名門,刁蠻與傲慢。蘇東坡寫了一首詞,形容陳慥的老婆說:

臉似芙蓉腰似柳,眼波湛湛不橫瞅。雲鬢斜掛玉搔頭,羞逞風流,難掩風流。

陳慥這個府尹公子,倚官仗勢,既想風流,又怕妻子。

不久陳慥的父親回到京城做官。陳慥也同時回京讀書,妻子柳氏對陳慥說;"你到京後既不能朝雲暮雨,又不準拈花惹草。"

陳慥向妻子保證說:"我一定做到'冰心不惹風塵垢,謝客除花還戒酒'。我會在家認真讀書。"

陳慥到京後,如脫韁的野馬,背著老婆"揮金買笑任施為,歌幾美酒朝朝醉。"不久蘇東坡也調回京都,兩人又在一起吃喝玩樂。

陳慥看到蘇東坡家的歌妓琴操很美,就暗地和琴操私會。他和琴操盛妝駿馬,遊遍京城內外,樂不思蜀,把柳月娥忘得一幹二淨。

柳月娥見陳慥不回家,就派蒼頭去跟蹤陳慥,看他在外麵做些什麼。

蒼頭回來對柳氏說:"夫人,相公在外揮金如土,買了個傾城傾國的侍女,還有一個孌童相傍。他全不念你們的糟糠之情。"

柳月娥一聽氣得捶胸頓足,要立即去把陳慥抓回家。

蒼頭對她說:"夫人,陳公子風流成性,你想強行拉他回來恐怕很難,不如你好言勸他回家,回來後你再想辦法收拾他!"

柳月娥覺得這辦法好,她寫了一封信讓蒼頭送給陳慥。

陳慥拆信一看,臉色突變。他想妻子一定知道了他和琴操在一起的事。他回頭看蒼頭時,又故作鎮靜地說:"回去就回去嘛,你望著我幹什麼!"

陳慥回家後柳氏沒有說什麼,而且特別關心他。陳慥以為夫人不知道他在外與琴操鬼混的事,幾天後又去找琴操。

有一天,柳月娥熱情地對陳慥說:"我知道你寂寞,我給你買了幾個如花似玉的姑娘回來陪你,隻求你不要在外拈花惹草。"

陳慥一聽十分高興,立即問道:"這些姑娘叫什麼名字?"

柳月娥回答說:"她們叫滿頭花、後庭花、眼前花和折枝花。"

"可以讓她們出來陪我喝酒嗎?"陳慥征求著問。

柳月娥說:"我馬上叫她們出來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