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洵自知失言,連忙說:"老夫酒後失言,丞相勿怪。告辭。"
"老泉兄且慢,我這裏有一篇文章想請先生點評。"隨即他又轉向書童說:"快去把公子的文章取來!"
王安石接過書童手裏的文章說:"這是小兒王雱的文章,請先生賜教。"
蘇洵接過文章,告別王安石。蘇洵回到家倒床就睡,直到半夜醒來,才意識到:"我酒後誇女兒過目不忘,丞相就將兒子的文章拿給我點評,這分明就是提親之意嘛!如果王雱的才能差,女兒不喜歡,我該如何是好呢?"
第二天起床後,蘇洵迫不及待去翻看王雱的文章。到書桌前拿起文章仔細一讀,自言自語地說:"嗯!是一篇錦繡文章!"他放心了。
蘇洵坐下後,轉念一想:"女兒小妹心高氣傲,不知她是否看得上?"於是他把王雱的文章拿給女兒看。
蘇洵喚來丫鬟說:"這是一篇名士的文章,我沒有時間點評,你拿去交給小姐看看。"
丫鬟將文章送到蘇小妹手裏。蘇小妹仔細看完後歎息道:"好文章,定是聰明才子所作。但是文章秀氣泄盡,華而不實。恐怕此人命不久也!"
接著她在文章後批道:"新奇藻麗,是其所長;含蓄雍容,是其所短。取巍科則有餘,享大年則不足。(即,要高中沒問題,要長壽則很難。)"
蘇洵將文章取回一看,大吃一驚。他想:"這點評要是送到王安石手裏,必會招來報複。"於是就將點評裁了下來,粘接上他的好點評。
正在這時,王安石的管家跑來提親。蘇洵說:"小女其貌極差,不配公子。"
蘇軾和蘇小妹聽到此話,故意在屏風後嬉戲。管家聽到蘇軾在譏笑妹妹說:"未出庭前三五步,額頭先到畫堂前。"
蘇小妹笑哥哥說:"欲扣齒牙無覓處,忽聞毛裏有聲傳。"
蘇東坡接著又說:"幾回拭臉深難到,留卻汪汪兩道泉。"
......
管家聽到蘇軾兄妹倆相互諷刺的話後,即知蘇小妹其貌不揚,配不上少爺。他回府向王安石稟報說:"老爺,那蘇小妹是個凸額頭,凹眼堂的醜女子。"
王安石不相信,就派人去暗訪。得知蘇小妹果然長得較醜,他再看那點評是改換了的,猜想蘇小妹對他的兒子的才華似乎有異議,也就不再提聯姻的事了。
果然如蘇小妹點評所說,王雱十九歲中狀元,還未上任當官就病死了。
《四庫總目·東坡答問錄》中說:"東坡之妹,少遊之妻也。"蘇小妹是怎樣成為秦少遊之妻的呢?
蘇小妹用計拒絕了王安石的提親以後不久,在京都就傳出,"蘇小妹才智過人,無人能及,連丞相的兒子都看不上眼"等流言。長安城的達官貴人,學士、才子聽到後,都慕名去向蘇小妹求婚。蘇小妹沒辦法,就寫出了以文征婚的廣告。隻有詩文被選中的人,才能上門相親。
征婚廣告一張貼出去,不少舉人、秀才和官員子弟,都寫詩文來應征。幾個月過去了,沒有一篇文章被選上。
有一天蘇小妹收到一篇文章,她看完以後,提筆在文前寫道:"今日聰明秀才,他年風流學士。可惜與二蘇同時,不然橫行一世。"
這篇文章是江蘇秀才秦少遊所寫。蘇小妹的批語是說:秦少遊的文章除了蘇軾與蘇轍以外,沒人能比。蘇洵一看就知女兒選中了秦少遊。於是對家院說:"除秦少遊以外,其他求婚的人一律不見。"
秦少遊名秦觀,字少遊。他學問淵博,擅長詩詞歌賦,後來成了北宋著名詞人。他是蘇軾所賞識的"蘇門四學士"之一,曾兼國史院編修官,年輕時有一些傲氣。《淮海集》中記載,秦觀在去京城前,由父母做主娶了高郵主簿徐成甫之女徐文美為妻。到京城後不久,他的妻子因病死了。他聽說蘇小妹以文章招親,就想去看看蘇小妹到底有多少才氣。在蘇小妹看中他的文章以後,他一怕蘇小妹不肯嫁給他"續弦";二擔心小妹太醜。因此他不去求婚。但是他又想:他被蘇軾賞識,如能娶到他的妹妹,也是一樁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