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朝雲的歌聲婉轉悲切,唱著唱著,淚如雨下。
蘇軾問:"朝雲,你為何如此悲切?"
朝雲說:"你詞中的'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兩句,叫我實在難以唱下去!"
蘇軾聽了大哭道:"我在為秋天而悲,你卻又在感傷春日了!好了,不要再唱下去了。"
在惠州時王朝雲不僅生活上對蘇軾無微不至地關懷,而且經常給他唱歌跳舞解悶。蘇軾寫了一首詩讚美朝雲說:
不似楊枝別樂天,卻如通德伴伶玄。
阿奴絡秀方同老,天女維摩忽解禪。
經卷藥爐新活計,舞裙歌扇舊因緣。
丹成遂我三山誌,不作巫陽雲雨仙。
蘇軾老來看破官場的鉤心鬥角,爾虞我詐。回顧人世間的不平和自己一生的顛沛流離,從而皈依佛門,希望在佛前找到慰寄。王朝雲同蘇軾共伴清燈,搓珠念佛。
惠州氣候惡劣,朝雲在那裏生活不適,不到一年(1096年)即因病而死。
朝雲的死使蘇軾失去了唯一生活支柱,他悲痛萬分,在《朝雲墓誌銘》中寫道:"東坡侍妾曰朝雲,字子霞,姓王氏,錢塘人。敏而好義,侍先生二十有三年,忠敬若一。紹聖三年七月壬辰,卒於惠州,年三十四。八月庚申,葬之西湖之上,棲禪山寺之東南。生子遁,未期而夭。"
他把朝雲的遺體運回杭州,葬在西湖蕙苑竹林中,並寫了《悼朝雲並引》。其詩曰:
苗而不秀亦其天,不使童鳥與我玄。
駐景恨無千歲藥,贈乘惟有小乘禪。
傷心一念償前債,彈指三生斷後緣。
歸臥竹根無近遠,夜中勤禮塔中仙。
朝雲臨死時曾誦《金剛經》四句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蘇軾在她的墓碑上也刻上四句偈:"浮屠是瞻,伽藍是儂,如汝宿心,惟佛之歸。"
這四句偈的意思是,成佛是我的願望,寺廟是你。我要皈依佛門,實現你我的共同夙願。
朝雲死後的第三個月,蘇軾寫了一首《西江月》悼念朝雲:
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麼鳳。素麵翻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桃花同夢。
蘇軾把朝雲的死因歸於惠州惡劣的環境條件。
惠州溫都監的女兒花枝招展,神采奕奕,年方十六歲,一心想挑選風流名士為夫。她早聽說蘇軾的風流與才華,蘇軾到惠州後,她對家人說:"東坡即我佳婿也!"
蘇東坡到惠州後沒有官職,成日無事。朝雲死後,他就躲在家裏吟詩作賦。蘇東坡常見一少女在窗外偷聽他詠詩,他跟出去,少女一見他就趕快逃走。有一次,蘇東坡跟在少女後麵,一直追她到郊外的一片樹林。少女停下來對蘇東坡說:"我傾慕先生的才華已久,非先生不嫁,請先生接納我,我願終身服侍先生。"
蘇軾說:"姑娘年輕貌美,何愁選不到佳人。老朽年過花甲,哪能再攀高枝。"
姑娘說:"我隻求和先生在一起,不爭什麼名分,希望先生成全我的心願。"
蘇軾說:"姑娘的心願蘇軾決不能滿足,如果姑娘非文人才子不嫁,我可促成你與王學士的婚事,你和他才是郎才女貌的一對。"
姑娘說:"我愛的是先生,不愛其他任何人!"
蘇軾再三勸解,姑娘不加可否,各自低頭走了。
不久,朝廷又將蘇軾從惠州貶到瓊州(海南島)。此後那姑娘既看不到蘇軾,蘇軾亦不能促合她與王學士的婚事。
那姑娘一心想著蘇軾,蘇軾貶瓊州後,她就成天躺在床上,茶不思,飯不想,不久就奄奄一息。死前她對父親說:"爸爸,我死以後,你一定要將我葬在海邊,麵向瓊州。我要在那裏等東坡先生回來!"說完她就停止了呼吸。
她的父母按照她的遺願,把她葬在海灘上,讓她日夜向著海南島,等待蘇軾歸來。蘇軾重回惠州知道此事後,為她作了一首詞說: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舟冷。
後來有學者認為,這首詞和惠州海邊的墓,是蘇軾為紀念朝雲而作,實為誤傳。
朝雲死後,蘇軾孤苦伶仃被宋哲宗輾轉徙放瓊州、廉州、永州、崇寧各地。宋徽宗元年(1101),蘇軾被赦還,同年死於常州。
(資料來至《巴蜀誌》、《中國文學史》、《宋人詩詞選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