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918年,王建死於成都,公元919年,他的兒子王衍即位。王衍接位後,封徐淑妃為翊聖太後,封他母親徐貴妃為順聖太妃。王建死時,徐淑妃和徐貴妃僅三十多歲。她們享受的是錦衣玉食,過的是年輕守寡生活,那日子實在難熬。為消除寂寞,她們除了要兒子陪她們出宮觀山望景以外,也做了一些偷雞摸狗的事。
王建的吏部侍郎韓昭,字玄德,長安人,長得英俊瀟灑,風姿美雅,早被二位太妃看中。王建死後的第二年,小皇帝王衍由輔政大臣陪同出去樹立皇威。王衍出發前,安排韓昭做文思殿學士,兼京城留守判官,代主朝中日常事務。韓昭趁機進入後宮與二太後妃快活了半年多,直到第二年王衍回宮前,他都一直住在後宮。王衍成天沉溺於酒色之中,對她母親和姨媽的風流韻事,從不加幹涉。
王衍即位後封宰相周庠的女兒為皇後。周皇後才貌雙全,王衍十分寵愛。為了取得周皇後的歡心,王衍命總管尋找了四顆特大的夜明珠掛在後宮,一到晚上,碩大的夜明珠,把後宮照得如同白晝。宮內有位文臣見到後寫了一首詩說:
豐才富藝譜霓裳,手撥彈檀最擅長。
四照明珠光不夜,底須銀燭照紅裝。
周皇後生病時,王衍乘機把周皇後的妹妹召進宮去同床共枕。從此以後,兩姐妹就留在宮中共同侍君。因此,有詩人諷刺周庠說:
於飛似燕猶憐妹,冠玉如環亦進姨。
褰幔含嗔緣底事,卻羞劃襪下階時。
保儀黃氏秀美絕倫,擅長書法,王衍很喜歡她,但因二周皇後妃把持後宮,王衍也不好過分放縱。他隻好借口學書畫把黃氏留在身邊。所以,宮中有人諷刺黃氏書法為"撮襟書",並題詩曰:
保儀書法並鍾王,洗盡千華壓群芳。
為寫撮襟內入侍,背將歌舞擅專房。
王衍即位後的第二年(920)八月由宰相王錯統六軍護衛,巡視北部各郡縣。他一身戎裝,珠帽錦袖,執弓挾矢,百姓看到說:"灌口神"(都江堰的二郎神)來了。他坐在有二十個輪子的大車上,手擊珠琴,百姓作詩曰:
珠光金甲望如神,走馬流星二十輪。
更定球場開百步,官家百打鬥腰身。
王衍巡視的第一站是廣漢。他在廣漢西湖上與嬪妃泛舟嬉戲纏綿,寫《水調銀漢曲》命樂工演奏,命宮女伴舞。九月到達閬中,讓水手們穿著錦衣華服在嘉陵江邊給他拉纖,讓他在船上飲酒作樂。
公元921年5月,王衍下旨造宣華苑。宣華苑在成都西郊占地十裏(即今文君街、青羊宮至杜甫草堂一帶),內建重光、太清、延昌、會真四大殿和清和、迎仙兩大宮,立降真、蓬萊、丹霞三大亭。其豪華程度可與天宮比美。宣華苑建成後,王衍常在其內過他的"神仙日子"。
公元923年農曆七月七日,王衍帶著嬪妃和宮女們去宣華苑,登丹霞樓。他命成都市民沿途大擺夜市,讓嬪妃和宮女們坐在車上看夜市,成都夜市和燈會即起源於此。有詩斥責王衍說:
丹霞樓畔月如鉤,瓜果筵前露已秋。
良夜風簾尚搖曳,十千沽酒不曾休。
王衍成日和嬪妃在宣華苑釣魚,朝儀夫人李舜弦寫了一首詩來描述釣魚的樂趣說:
盡日池邊釣錦鱗,菱荷香裏暗銷魂。
依稀縱有香釣餌,知是金鉤不肯吞。
鹹康元年(923)九月王衍帶著大隊人馬,鑼鼓喧天,彩旗飄舞,陪同兩宮太後去青城山為他父親做道場。他們在青城山住了十多天,在雲都觀、金華宮、景山、至德寺等道觀和佛寺祭祀王建。每到一處徐太妃和徐太後都要吟詩作賦。在登上青城山頂時,順聖太妃心曠神怡,靈感大發,提筆寫下了:
千尋綠障夾流溪,登眺因知海丘低。
瀑布進舂青石碎,輪茵橫剪碧峰齊。
步粘苔蘚龍橋滑,日閉煙羅鳥徑迷。
莫道雲天無路到,此山便是碧雲梯。(《玄都觀》
登上玄都觀翊聖太後鳥瞰群峰,高峻碧翠,奇險巍峨,瑰麗壯觀;低頭但見綠障夾流,瀑布碎石,煙霧彌漫,飛鳥迷路。行進山峪又是綠茵剪峰,苔粘橋滑,道路直上雲霄,猶如天梯。她靈感一來提筆寫下:
碧雲紅霧撲人衣,宿霧蒼苔石徑危。
風巧解吹鬆上曲,蝶嬌頻采臉邊脂。
同尋僻境思攜手,暗指遙山學畫眉。
好把身心清靜處,角冠霞披事希夷。(《題金華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