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7章 王建豔史(1 / 3)

王建,河南武陽人,流氓出身,年輕時以屠牛、盜驢、販賣私鹽、詐騙為業,人稱"賊王八"。公元874年,四川百姓起義,王建參加鎮壓武裝,憑著"機略權通,出於流輩"的本事,在平定農民起義中有功,取得了唐僖宗的信任,唐僖宗封他為璧州(今通江)刺史。當上刺史以後,他野心膨脹,擁兵自重,奪取利州(今廣元)、閬州(今閬中),進軍西川、東川,占有三川之地。

王建初入川時對巴蜀勞動群眾很有同情心。早在先秦時期從成都到雲南至緬甸八莫再到印度的蜀身毒道(即南方絲綢之路)已經開通。到五代時巴蜀絲紡業得到充分發展,錦江河畔不僅有私人絲織廠,而且有五百人以上、專為朝廷織錦的大廠。王建來川後很同情織錦婦女,寫下了一些詩歌:

歎息複歎息,園中有棗行人食。

貧家女為富家織,翁母隔牆不得力。

水寒手澀絲脆斷,續來續去心腸爛。

草蟲促促機下啼,兩日催成一匹半。

輸官上頭有零落。姑未得衣身不著。

當窗卻慕青樓娼,十指不動衣盈箱。(《當窗織》)

大女身為織錦戶,名在縣裏供進薄。

長頭起樣呈作官,聞道官家申苦難。

回家側葉與人別,唯恐秋天絲線幹。

紅葉葳蕤紫茸軟,蝶飛參差花婉轉。

一梭聲重盡一梭,玉腕不停羅裏卷。

窗中夜夜睡髻偏,橫釵欲墮垂著肩。

和衣臥時參沒後,停燈起在雞鳴前。

一疋千金亦不賣,限日未成官裏怪

錦江水涸貢轉多,宮中盡著單絲羅。

莫言山積無盡日,百尺高樓一曲歌。(《織錦曲》)

他用兩首詩真實而形象地描述出那時女工的痛苦生活。

公元897年,王建奪取三川,在成都設郡控製整個巴蜀地區。他東奔西殺,苦鬥一生,年近花甲還沒有老婆,入住成都後他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選老婆。他先派手下給他打聽哪家有最漂亮的姑娘,然後再親自上門去看。

成都寒儒徐耕生了兩個如花似玉的女兒。兩個女兒從小聰明伶俐,天真活潑。徐耕十分寵愛。他費盡心血,教女兒詩詞歌賦,音樂舞蹈。後來兩個女兒果然能歌善舞,各具辭采。

一個春光明媚的上午,徐耕在大街上被一個從青城山下來的道士攔住說:"先生,我觀你的麵像,不久將大富大貴。"

徐耕拉住道士問:"道長何出此言!"

道士說:"青城山有帝王之氣,每夜直衝雲天,也達十二年之久。近十年內將有真龍天子出現成都,你的兩個女兒定成後妃,你的榮華富貴由此而來。"。

正在這時,王建的侍衛打聽到徐耕有兩個能歌善舞的女兒,對王建說:"主公,徐耕有兩個女兒,都是國色天香,人見人愛的極品。而且精通詩詞歌賦、音樂舞蹈。"

"是真的嗎?讓我去看看!"王建說。

"你剛來成都,進入民宅恐怕不妥!"侍衛說。

"那怎樣才能讓我看到那兩個姑娘呢?"王建問。

"這樣吧,我去把她們傳進府來!"侍衛說。

"她們若不來呢?"王建說。

"你現在是成都郡王,誰敢不聽你的話!"侍衛說。

王建一聽:"是呀,整個三川都是我的,還有誰敢不聽我的呢!"於是他說:"那就照你的意思去辦吧!"

侍衛顧了兩乘大轎,領著一隊人馬前往徐家。侍衛說明來意後,徐耕大喜。他認為道士的話應驗了,成都郡王看上了他的女兒。他不管女兒們同意還是不同意,跑進屋去就強迫女兒梳妝上轎。

當時王建已經五十多歲了。他頭頂光禿,為了遮醜,夏天他用既有硬度,通風又好的生絲織成的白綢,包裹頭的周圍,使人看不到頭頂;冬天他用十餘尺較厚的有色布,將布的一頭蓋在頭頂,另一頭環繞頭的周圍,這樣既能遮醜、防寒,還能美化自己。王建體格粗壯,圓臉已經下陷,眉毛粗黑,眼光仍炯炯有神,但有點駝背。他笑起來臉上會布滿衰老的、死氣沉沉的皺紋,所以,他在人前不苟言笑,常顯出一副威嚴的樣子。徐家二女進得郡府,王建抬頭一看簡直驚呆了。他從來沒有看到過那麼美的兩個女子。不管兩個少女是否願意,王建就將她們留了下來。公元898年王建大辦喜事正式與兩個姑娘結婚。公元899年大姐生下王彭,妹妹生下王衍。

唐天祐四年(907)三月,"朱溫篡唐",建立後梁。九月王建乘機在成都稱帝,建立大蜀。王建稱帝時年已61歲。他要求成都百姓都學他,用六至十尺長的布纏在頭上,不準用唐巾。從此以後這種頭飾就在巴蜀傳播開來,並傳遍西南地區,後來百姓稱為"包帕子"。王建稱帝後,封徐家大姐為皇後,史稱徐淑妃;封妹妹為貴妃,史稱徐貴妃。徐家姐妹接連為王建生了三個兒子,王建十分高興,又封嶽父徐耕為驃騎大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