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張妃輔政(1 / 2)

劉備和關羽、張飛三人不管是在管理國家大事上,還是在生活中都是好兄弟。他們決策、打仗、生活幾乎都在一起。所以,他們的孩子從小在一起玩耍,感情基礎甚好。

劉備的大兒子劉禪小名阿鬥,生於公元207年。他從小隨父母南征北戰。母親甘夫人生下他後,幾次被曹操俘虜,曆盡千辛萬苦,才從敵營中逃了出來。長阪坡一戰,把劉備一家殺得七零八落,由於糜夫人舍命相救,趙子龍才把劉禪從死人堆裏救了出來。戰爭生涯不僅損害了劉禪的健康,而且損害了他的個性。劉禪雖長得眉清目秀,麵色卻白裏帶黃,嘴唇沒有血色。在孩子堆裏他顯得特別嬌弱、膽小。所以劉、關、張三家父母都特別疼他。長期的戰亂生活,養成了劉禪抑鬱寡歡的性格。在和孩子們一起玩耍時,他怕見生人、膽怯沒勇氣,既怕別人傷害自己,又怕傷害別人,沒有一點自衛能力。他很敏感,別人的一句話或一個臉色都會使他大哭一場。所以和他在一起玩的孩子們,背地裏都叫他"龍(膿)包"。要不是他父親劉備的地位使大家都讓著他、遷就他、討好他,他可能會被小朋友們氣死。

經常和劉禪在一起玩的是一個比他小的姑娘。她肌膚白晳,身材勻稱,圓圓的大臉上長著又黑又粗、微微上翹的眉毛,一雙水靈靈的圓眼中既蘊藏著攝魂奪魄的英雄氣概,也潛藏著無限深情。她的性格與劉禪完全不同。她果敢頑強,好打不平,反應敏捷,善於做主。她在和小朋友們做遊戲時點子特別多。孩子們都把她當"大姐大",處處聽她指揮。她也常把自己當做大家的保護神,誰有困難她就會幫助誰。她從不仗勢欺人、稱王稱霸,待人特別寬厚,總是把家裏的東西拿出來和大家共同分享。這個小姑娘就是車騎將軍張飛的長女。她從小隨父母馳騁沙場,不僅有一身好武藝,而且關心國事,精通兵法。

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為了鞏固其世襲帝位,他坐上龍椅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太子,選太子妃。劉備見劉禪生性懦弱,膽小怕事,缺乏決斷能力,因此對張飛的長女特別喜愛,一心想將她選為太子妃,以便將來輔助劉禪治國安邦。他和張飛親如一家,張飛的女兒即使不滿意劉禪的個性,也不便拒絕。所以,劉備登基後先立劉禪為太子,接著就讓劉禪和張飛的長女完婚。結婚時劉禪15歲,太子妃14歲。

公元223 年劉備病死,劉禪接位,張飛的女兒升為皇後,人稱敬哀皇後。

劉備死後吳夫人悲痛欲絕,哪裏還想再管後宮。劉禪接位後有諸葛亮輔佐政務與軍事,15歲的敬哀皇後不得不擔起管理後宮的重擔。

公元234年軍師諸葛亮死,敬哀皇後的擔子更加重了。敬哀皇後不僅要管好後宮,還要經常為劉禪出謀劃策,批閱奏章,當好參謀。

公元237年,年僅30歲的敬哀皇後,終因勞累成疾,死於成都。她與劉禪相親相愛卻隻共同生活了十四年。劉禪十分悲痛,為了寄托他的哀思,他將敬哀皇後安葬在武侯祠他父母的墓旁。

敬哀皇後死後,劉禪六神無主,十分孤獨。他成天茶飯不思,悲痛欲絕。為了把這個懦弱無能,多愁善感,喪失生活勇氣的小皇帝扶起來,總管黃皓等人又將敬哀皇後的妹妹冊封為貴人。第二年正式冊封為皇後,史稱張皇後。

張皇後和她姐姐一樣,秀外慧中,文武具備,在輔佐劉禪和處理後宮事務上也立下了汗馬功勞。可惜劉禪是一個扶不起來的阿鬥,諸葛亮死後,他不聽張皇後的勸告,重用宦官黃皓,從而使朝政日衰。在各位老將的輔佐和張皇後的苦苦支撐下,蜀漢王朝才勉強支撐了四十年。公元263年,北魏大舉進攻巴蜀,劉禪無力抵抗,隻好帶著一家大小投降曹魏,蜀漢王朝從此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