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諸葛亮娶醜妻(1 / 1)

漢獻帝時漢室衰落,曹操專權,群雄四起,天下動蕩,一些智囊人物無所適從,隻得隱居深山,待機而動。在湖北襄陽隆中,住著兩位隱士。一個是精通經史,熟知兵法,善於分析社會變化態勢的黃承彥;另一個是滿腹經綸,能掐會算,頭腦機靈,關心天下大事的諸葛亮。兩人相距不遠愛在一起談論時政。

黃承彥有個女兒,長著一頭又黃又少的頭發,顴骨突起,眉毛平直,下塌的鼻子下配著烏黑的嘴唇,除了那雙沉靜、聰穎的墨黑大眼珠子以外,全身找不到一點對男人有吸引力的地方,父母給她取名黃阿醜。她雖然其貌不揚,卻十分聰明能幹。她不僅精通女紅,而且精通詩詞歌賦、曆史、天文、地理,常和父親討論天下大事。

有一天她出門,聽到一堆婦女指指點點地說:"女兒家最重要的是要長得一張漂亮的臉蛋,將來才能夠找到一個好婆家。知書識禮,舞文弄墨,談論天下大事並非女孩子所為。可惜呀,她不是一個男兒身!"

阿醜氣憤地走上前去說:"女孩子難道就不該知書識禮,關心天下大事嗎?前朝竇太後不是也曾幫助劉邦治國興邦嗎!"婦女們啞口無言,知趣地走開了。

一天隔壁的大嬸對她說:"阿醜呀,女子有才男人並不一定喜歡,男人看中的是女人的外表,你應該多花些心思在打扮上。"

阿醜說:"大嬸,有才的男子能找到漂亮的女子,難道有才的女子就不能吸引有才的男子嗎!自古認為郎才女貌是天生的匹配,我看是女子自甘柔弱,想依附男子,不敢奮發圖強打破偏見,所以才會任男子擺布......"

別人聽到她的話認為她在"自圓其說",為自己的醜態辯護。諸葛亮聽到後覺得這個女子非同一般,具有雄才大略,他很想見見這位女子。

說來也巧,正在那時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諸葛亮拿不定主意,想去聽聽黃承彥的意見。

一個寒冷的冬天上午,諸葛亮去黃承彥家串門,呼呼的北風夾著鵝毛般的大雪,凍得他手腳都快失去了知覺。一到黃宅他顧不得那麼些禮節,就上前推門。恰在此時黃阿醜出門,兩人正好撞了個滿懷。四目對視,不知是喜是怒,各自都癡呆呆地望著對方不說話。黃阿醜看到這個風流瀟灑、神采奕奕的男子後,心不停地突突跳動,全身的熱血像在沸騰;諸葛亮一見開門的"醜小鴨",就猜到是黃阿醜。黃承彥出來見是諸葛亮,立刻說:"臥龍先生快進屋裏坐吧!"黃阿醜不好意思地跑回裏屋。黃承彥叫道:"阿醜,快給臥龍先生燙酒來!"

諸葛亮在與黃承彥討論是否出山時,黃阿醜一直躲在裏屋偷聽。當她聽到諸葛亮說:"在這亂世之秋,我本不想出山,劉備已來兩次,我不知如何拒絕他。"黃阿醜借故出來倒酒並插話說:"依小女子之見,先生應該出山。先生滿腹經綸,自稱'臥龍',長期隱居深山好比龍失去大江大海,無法施展才幹!"

孔明一聽,覺得此女子目光遠大,見識非凡,想再試探一下她的才華,於是說:"姑娘的話雖有道理,但如今群雄稱霸,諸侯割據,漢室江山岌岌可危,在這亂世之秋,出山實在危險。"

阿醜說:"大丈夫誌在天下,何懼風險。隱居山林也並不安全。竹林七賢逍遙世外,最終也沒有逃過亂世之災,倒不如學張良、韓信出去幹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還能名垂千古......"

黃阿醜的一席話,不僅使諸葛亮下定決心出山輔佐劉備,而且也使他覺得阿醜是世上最值得他愛的姑娘。因此,他決定要娶黃阿醜為妻。

諸葛亮的父母早已不在人世,所以他隻好回去和嫂嫂商量。他嫂嫂說:"聽說黃阿醜長得很難看,難道你就不嫌棄她醜嗎?"

諸葛亮說:"別人隻看到她的外貌,沒有看到她心靈中最美的東西。我喜歡的是她的聰明才智,隻有這些東西才能給我永久的魅力和終身的財富,美貌的外表隻是曇花一現的愉悅,不能給我永久的快樂與幫助。所以,我不會嫌棄她,我一定要娶她為妻。"

諸葛亮的嫂嫂說:"你說得很有道理,那我就派人去給你提親吧!"

結婚以後黃阿醜成了諸葛亮的得力助手,她不僅為諸葛亮生育了兩個文武雙全的兒子,而且還輔佐諸葛亮料理軍事、政治,經常給諸葛亮出謀劃策。據說諸葛亮所用的木牛流馬也是黃阿醜發明的。劉備稱帝以後,封諸葛亮為丞相,劉禪即位又封他為武鄉侯。在他輔助劉備、劉禪的二十七年中,也有黃阿醜的智慧與功勞。

公元234年,諸葛亮勞累成疾,死於今陝西眉縣,死時年僅53歲。黃阿醜失去了與自己同生死共患難的夫君,悲痛得幾次昏死過去,幸得兒子諸葛瞻夫婦的精心照顧與安慰,才得以挺過來。

(史料來自《三國誌》與《華陽國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