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2 / 3)

如五鋪作單杪上用者,自櫨枓心出,第一跳華栱心長二十五份;第二跳上昂心長二十二份。其平棋方至櫨枓口內,共高五材四栔。

如六鋪作單杪上用者,自櫨枓心出,第一跳華栱心長二十七份;第二跳華栱心及上昂心長二十八份。七鋪作、八鋪作同。其平棋方至櫨枓口內,共高六材五栔。於兩跳之內,當中施騎枓栱。

如七鋪作重杪上用上昂者,自櫨枓心出,第一跳華栱心長二十三份;第二跳華栱心長一十五份;第三跳上昂心,長三十五份。其平棋方至櫨枓口內,共高七材六栔。

如八鋪作於三杪上用上昂兩重者,自櫨枓心出,第一跳華栱心長二十六份;第二跳、第三跳華栱心各長一十六份;第四跳上昂心,長二十六份。其平棋方至櫨枓口內,共高八材七栔。

凡昂之廣厚並如材。其下昂施之於外跳,或單栱或重栱,或偷心或計心造。皆至下之裏跳之上及平坐鋪作之內;昂背斜尖,皆至下昂枓底外;昂底於跳頭枓口內出,其枓口外用韡楔。

凡騎枓栱,宜單用;其下跳並偷心造。

爵頭

造耍頭之製:用足材自枓心出,長二十五份,自上棱斜殺向下六份,自頭上量五份,斜殺向下二份。兩麵留心,各斜抹五份,下隨尖各斜殺向上二份,長五份。下大棱上,兩麵開龍牙口,廣半份,斜梢向尖。開口與華栱同,與令栱相交,安於齊心枓下。

若累鋪作數多,皆隨所出之跳加長,於裏外令栱兩出安之。如上下有礙昂勢處,即隨昂勢斜殺,放過昂身。或有不出耍頭者,皆於裏外令栱之外,安到心股卯。尾;如當柱頭,即以草垘或丁垘壓之。

營造法式卷第五大木作製度二

大木作製度二

造梁之製有五:

一曰簷垘:如四椽垘及五椽垘;若四鋪作以上至八鋪作,並廣兩材兩栔;草垘廣三材。如六椽至八椽以上垘,若四鋪作至八鋪作,廣四材;草垘同。

二曰乳垘:三椽垘,若四鋪作、五鋪作,廣兩材一栔;草垘廣兩栔。六鋪作以上廣兩材兩栔;草垘同。

三曰劄牽:若四鋪作至八鋪作出跳,廣兩材;如不出跳,並不過一材一栔。

四曰平梁:若四鋪作,五鋪作,廣加材一倍。六鋪作以上,廣兩材一栔。

五曰廳堂梁垘:五椽、四椽,廣不過兩材一栔;三椽廣兩材。餘屋量椽數,準此法加減。

凡梁之大小,各隨其廣分為三分,以二分為厚。

造月梁之製:明垘,其廣四十二份。梁首不以大小從,下高二十一份。其上餘材,自枓裏平之上,隨其高勻分作六分;其上以六瓣卷殺,每瓣長十份。其梁下當中凹六份。自枓心下量三十八份為斜項。斜項外,其下起凹,以六瓣卷殺,每瓣長十份;第六瓣盡處下凹五份。梁尾上背下凹,皆以五瓣卷殺。餘並同梁首之製。

梁底麵厚二十五份。其項厚十份。枓口外肩各以四瓣卷殺,每瓣長十份。

若平梁,四椽六椽上用者,其廣三十五份;如八椽至十椽上用者其廣四十二份。不以大小從,下高二十五份。背上、下凹皆以四瓣卷殺,其下第四瓣盡處凹四份,餘並同月梁之製。

若劄牽,其廣三十五份。不以大小,從下高一十五份,牽首上以六瓣卷殺,每瓣長八份,牽尾上以五瓣。其下凹,前後各以三瓣。

凡屋內徹上明造者,梁頭相迭處須隨舉勢高下用駝峰。其駝峰長加高一倍,厚一材。枓下肩或作入瓣,或作出瓣,或圜訛兩肩,兩頭卷尖梁頭安替木處並作隱枓;兩頭造耍頭或切幾頭,與令栱或襻間相交。

若屋內若施平棋,在大梁之上。平棋之上,又施草垘;乳垘之上亦施草垘,並在壓槽方之上。其草垘長同下梁,直至簷方止。若在兩麵,則安丁垘。丁垘之上,別安抹角垘,與草垘相交。

凡角梁之下,又施隱襯角垘,在明梁之上,外至簷方,內至角後垘項;長以兩椽材斜長加之。

凡襯方頭,施之於梁背耍頭之上,其厚廣同材。前至簷方,後至昂背或平棋方。若騎槽,即前後各隨跳,與方、栱相交。開子蔭以壓枓上。

凡平棋之上,須隨檁垘用方木及矮柱敦,隨宜枝樘固濟,並在草垘之上。

凡平棋方在梁背上,其廣厚並如材,長隨間廣。每一間下安平其方一道。絞井口並隨補間。

闌額

造闌額之造:廣加材一倍,厚減廣三分之一,長隨間廣,兩頭至柱心。入柱卯減厚之半。兩肩各以四瓣卷殺,每瓣長八份。如不用補間鋪作,即厚取廣之半。凡簷額,兩頭並出柱口;其廣二材一栔至三材;如殿閣即三材一栔或加至三材三栔。簷額下綽幕方,廣減簷額三分之一;出柱長至補間;相對作遝頭或三瓣頭。

凡由額,施之於闌額之下。廣減闌額二份至三份。如有副階,即於峻腳椽下安之。如無副階,即隨宜加減,令高下得中。

凡屋內額,廣一材三份至一材一栔;厚取廣三分之一;長隨間廣,兩頭至柱心或駝峰心。

凡地垘,廣加材二份至三份;厚取廣三分之二;至角出柱一材。

凡用柱之製:若殿閣,即徑兩材兩栔至三材;若廳堂柱即徑兩材一栔,餘屋即一材一栔至兩材。若廳堂等內屋內柱,皆隨舉勢定其長,短以下簷柱為則。至角則隨間數生起角柱。若十三間殿堂,則角柱比平柱生高一尺二寸;十一間生高一尺;九間生高八寸;七間生高六寸;五間生高四寸;三間生高二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