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是靠兩條腿交替向前邁進,每走一步都需要變換重心才能步伐穩健。寶寶初學走路,往往就是在摸索如何掌握好重心來協調行走的步伐。寶寶一般在10個月後,經過扶欄的站立己能扶著床欄橫著走了,到了11個月時,這個動作就基本掌握得很好了,可以開始實際的走路訓練了。
學步應當順應寶寶的發育水平和能力,循序漸進。爸爸媽媽不要急於求成;更不能怕寶寶摔跤、磕碰,而久久不敢放手,以至於影響寶寶正常的成長發育。
該出手時,就出手
讓寶寶學走路,爸爸媽媽應該大膽地放手,從以下方法培養寶寶邁步能力。
在學站時,寶寶可能不放開爸爸或媽媽的手或者哭著讓大人幫忙,因為他自己不敢坐下去。這時,先別急著抱他或扶他坐下,此時寶寶需要的是你來告訴他如何彎曲膝蓋,這是學習站立繼而學習走路的一個重要的環節。
這時,爸爸或媽媽可以跪在寶寶的前麵,伸出雙手拉住他的手,鼓勵他邁步,朝你走來。
也可以站在寶寶後麵,用雙手扶住他的腋窩處,跟著他一起走。開始時,寶寶或許需要你用力扶住,之後你隻需用一點點力,寶寶就能自己往前走了。
學走路也意味著摔跤和受傷的機會增多了,爸爸媽媽要為寶寶準備一個相對安全的環境,減少他磕碰的機會,並且盡量讓寶寶在你的視線範圍內活動,而且隨時做好‘‘救援”準備。
蹣跚練習
媽媽可拉住寶寶的雙手或一隻手讓他學邁步,也可在寶寶的後方扶住寶寶的腋下,讓寶寶向前走。
鍛煉一個階段後,寶寶慢慢就能開始獨立的嚐試,媽媽可站在寶寶麵前,鼓勵寶寶向前走。
開始的時候,寶寶可能會步態蹣跚,向前傾著,跌跌撞撞撲向媽媽的懷中,收不住腳,這是很正常的表現,因為重心還沒有掌握好。
變換重心
教寶寶學走路,首先要教他學會變換身體重心。因為人的行走是用兩條腿交替向前邁步的,每邁出一步都需要變換重心。
先讓寶寶靠牆站立好,媽媽退後兩步,伸開雙手鼓勵他:“寶寶走過來,走到媽媽這兒來。”當寶寶第一次邁步時,需向前迎一下,
避免在第一次嚐試時就摔倒;以後再進行第二次、第三次了。如果寶寶成功地邁出了第一步,就可以逐漸加大距離,並對寶寶每次的成功都給予鼓勵。通過以上訓練,寶寶很快就能掌握兩腿交替向前邁步時的重心移動,用不了多長時間寶寶就會走路了。
第317~318天天寶寶有個性——寶寶的情緒與生活習慣的培養
寶寶脾氣大媽媽出招應對術不管你的寶寶是好脾氣,還是壞脾氣,他總會時不時地發脾氣。憑良心說,很多時候寶寶發脾氣的原因其實是大人招惹的。所以,了解寶寶,是避免寶寶發脾氣的關鍵;手上心裏備有幾招,更是化解寶寶脾氣的竅門。
寶寶的生活規律訓練
培養寶寶有規律的生活,就要從吃、睡與玩開始。這時寶寶學會了扶東西站著或邁步行走,所以白天的活動範圍會擴大很多,這時,爸爸媽媽要調整好生活規律,輔食、洗澡、睡覺的時間要固定。
飲食
對於寶寶的飲食,一天三餐中的兩餐可以和之前一樣進行,逐漸再把其中一次喂奶的時間改成睡覺
輔食。但在輔食之間的間隔要有3~4個小時,因此吃飯時間一定要保證固定。
對於寶寶的休息,晚上的睡眠時間長短漸漸固定下來,午睡每天1~2次為宜。另外,晚上寶寶鬧覺的現象會增多。在寶寶難以入睡的時候,要注意給他調整白天的睡覺時間。一天的合計睡眠時間應該保持在11~13小時就可以了。
洗澡
一般來說,這個時候的寶寶會在洗澡的時候玩得很開心。洗澡時間應盡量控製在20分鍾以內。
外出散步
多帶寶寶外出散步是很有好處的。隨著身體成長和大腦的發育,寶寶在心理方麵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因為身體會變得更加結實,所以可以享受一些時間更長的外出散步了。但是,爸爸媽媽最好還是要把時間控製在2小時以內,還可以帶寶寶到小朋友很多的地方感受一下團體生活。
寶寶為何喜歡扔東西
這時寶寶能把放到他手中的東西一次又一次地扔到地上,並從中得到極大的滿足和快感。同時,他也將這種扔東西行為當作一項“科學實驗”,看看東西被自己扔出去後,會有什麼反應。
如果這時爸爸媽媽或其他人,在旁不停地幫他拾起來給他,寶寶會扔得更歡,扔得更高興,他認為這是一種可以兩個人玩的遊戲,而且樂此不疲。如果爸爸媽媽想結束這種現象,那最好的辦法是將寶寶放到幹淨的地板上玩,讓他自己扔,自己拾。
另外,爸爸媽媽還可以教育寶寶什麼可扔著玩,什麼不可以扔。
將寶寶的扔物興趣正確地引導到遊戲和常生活中去。
比如,將玩具扔進玩具箱或和大人一起玩扔皮球、扔廢紙進紙簍等等。
一般而言,過了這一階段,寶寶就能逐漸學會了正確玩玩具、翻看圖書,寶寶的興趣和注意力會逐漸轉移到其他許多更有趣的活動中,扔東西、撕紙片的行為就會自然消失了。
第319~320天寶寶的視聽進步天飛快——寶寶的視聽覺訓練
現在,你的寶寶正在開始明白很多簡單詞語的意思,所以,這時候不斷和他說話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你應該用成人的語言把寶寶說的詞語再重複說給他聽,這樣你的“小話匣子”會從一開始就接受良好的語言模式。
培養寶寶語言理解能力
培養寶寶的語言能力,先教寶寶對語言理解的能力是很重要的。語言發育的第二階段,是理解及信息存儲階段,在這個階段寶寶能逐步理解簡單的詞意,如‘‘燈關了”‘‘燈亮”,配合動作給予語言指導一一情景教育。
指圖特點部分
給寶寶一本動物圖畫書,讓寶寶注意觀察各種動物的特點,反複學習數次後,可以問‘‘大象什麼最長啊?”“大熊貓的眼睛呢?”讓寶寶一一指出作答。
在訓練時,內容每次不宜過多,從一個開始練習,時間1~2分鍾即可,時間不宜太長而且必須是寶寶感興趣的東西,不能強迫指認。通過觀察、對比,提高寶寶視力、認知及分析和理解的能力。
寶寶的聽覺能力訓練
11個月的寶寶,不但視力有了變化,聽力發育也越來越好。寶寶現在己經會聽名稱指物,當被問到寶寶熟悉的東西或圖片時,會用小手去指了。
寶寶成長11個月之後,在聽力上能夠聽了一段音樂之後模仿其中的一些聲音;並且在聽了動物的叫聲以後,也可以模仿動物的叫聲。
寶寶的視覺能力訓練
這個時期,爸爸媽媽應根據這個階段寶寶聽覺發育的特點,來開發寶寶的聽覺發育。
培養寶寶的聽力,爸爸媽媽可以播放一些兒童樂曲,提供一個優美、溫柔和寧靜的音樂環境,提高寶寶對音樂歌曲的理解。
這個時期是寶寶視覺的色彩期,這時寶寶能準確分辨紅、綠、黃、藍四色。這時寶寶除了睡眠外,都在積極地運用視覺器官觀察周圍環境,這時寶寶視覺器官運動不夠協調、靈活,絕大多數寶寶的視力呈遠視型。有時,當寶寶注意觀察某一事物時,常會出現一隻眼偏左,一隻眼偏右或兩眼對在一起的情況。
很多爸爸媽媽會認為自己寶寶隻要能看見物體便是正常的了,殊不知,‘‘對眼”‘‘斜眼”等視覺障礙均由於家長後天不注意對寶寶視覺培養造成的。因此,為豐富寶寶視覺感受,懸掛在寶寶床前的玩具應常變換位置,玩具應是體積稍大些且最好是伴有聲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