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六章 第十個月(二)(1 / 3)

第291~293天寶寶的角色扮演——語言和認知結合練習

9~10個月的寶寶會模仿大人發1、2個字音。如“爸爸”、“媽媽”、“拿”、“走”等~能叫“媽媽”的音,是有所指的叫聲;聽到“爸爸在哪兒?”或“媽媽在哪兒?”,能正確轉頭找。

寶寶學“演戲”

父母將紗巾掛在床中間做“帷帳”,構造成個小戲台,爸爸和寶寶在前麵觀看,媽媽手拿著一個布娃娃從“帷帳”後麵伸出來,說著台詞:“我是小小布娃娃,我快一歲了!”等,並搖著布娃娃跳來跳去~爸爸指導寶寶與媽媽的布娃娃“對話”,如:“我的名字是XX(寶寶的名字),我10個月大了,布娃娃好嗎?”等。父母要及時鼓勵誇獎寶寶,讓他隨意和布娃娃“說話”。根據寶寶的反應可以靈活變動遊戲內容,讓寶寶充分體會演戲的快樂。

寶寶可能隻是依依呀呀地答應,媽媽一定要應和著寶寶,不能急於求成,媽媽說台詞時一定要慢,有助於和寶寶互動。經常給寶寶提供表演的機會,讓寶寶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語言,可促進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發展。

寶寶學“購物”

帶著寶寶去雜貨店,在那兒寶寶經常會看到一些新奇的、從來沒有見過的東西。這些五顏六色的貨物會讓寶寶眼花繚亂,刺激寶寶的好奇心。

這時父母可挑寶寶感興趣的東西給他逐個介紹,綠色的軍用車玩具,又大又圓的籃球,兒童汽車等讓寶寶大開眼界,豐富寶寶的語言詞彙,提高寶寶的語言智能。

不要去人太多、太吵雜的超市。如果不方便帶寶寶出去的話可以在網上搜索一些圖片和寶寶一起欣賞,但要控製觀看時間和寶寶的眼睛與電腦屏幕之間的距離。

美麗的梅花鹿

給寶寶講一個關於美麗的梅花鹿的故事,豐富寶寶的語言基礎:“有一天獅子騙梅花鹿到自己家裏,要將梅花鹿煮在鍋裏當午餐,梅花鹿看穿了獅子的詭計,知道自己非常危險,很快就衝出了洞穴,飛快地向外麵奔跑。獅子在後麵緊追不放。

跑著跑著一條大河擋住了梅花鹿的去路:怎麼辦?這時獅子得意地狂笑起來:‘小梅花鹿,你跑不掉了’。

突然,河裏有人說話:‘梅花鹿,不要怕,我們送你過去吧’,梅花鹿一看,是烏龜媽媽,帶著一群小烏龜等在河裏。烏龜媽媽對梅花鹿說:‘你踩著我們,就可以過河了’”。

第293~294天做個聰明的好寶寶——寶寶認知教育與生活行為

寶寶的認知發展過程就是通過各種感官刺激大腦的發育過程,的內容,在這個時期爸爸媽媽應根據寶寶的認知發展特點來培養。

寶寶認知能力培養

10個月的寶寶在認知能力上,能主動拿掉杯子取出藏在下麵的積木玩;能明確地尋找盒內的木珠。寶寶會認識這麼多東西了,媽媽是不是很開心?不要忘記多鼓勵他呀,讓寶寶有足夠的自信心來認識世界!

數手指

對於學過手指兒歌的寶寶,媽媽可以邊說兒歌邊教寶寶數手指說名稱,然後問寶寶‘‘哪個是大拇指?”看看他能否將大拇指伸出;再問“哪個是小指?”看他能否把小指也伸出。然後,學習數1(伸拇指)、2(再伸示指)。

通過訓練,讓寶寶建立最原始的數字概念。

沒了,有了

當寶寶會打開盒子和鬆開紙包時,媽媽可以同寶寶在桌上玩小球和盒子。媽媽將小球放入盒內蓋上說“沒了”,看看寶寶能否打開盒子取出小球,看到小球時媽媽要高興地拍手說“有了”。接著,再用白紙將小球輕輕包住說“沒了”,如果寶寶能打開紙包將小球取出媽媽要鼓掌說“有了”。

戶外認物

媽媽可以帶寶寶到戶外觀看花草樹木,隨時認識一些事物,回到家中,在兒童圖書或圖卡上找到相對應的圖再溫習強化。

這樣,寶寶經常會記住一些他喜歡的事物,如蝴蝶、螞蟻或車輛。要記住溫習與強化同時進行,漸漸擴大寶寶認識事物的範圍。此時期理解的詞彙越多,對寶寶智力開發越有好處。

寶寶生活自理能力培養

培養10個月寶寶的生活自理能力,主要是訓練一些簡單的能自己獨立完成的自理方式。

比如捧杯喝水、穿脫衣服、自己洗手、自己吃飯、自己整理玩具等等。

讓寶寶自己吃東西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由爸爸媽媽喂食是很正常的,但是作為家長也應該鼓勵寶寶自己動手吃東西爸爸媽媽將食物切成小塊,放到寶寶的盤中,鼓勵他自己將食物送到嘴中。要隨時注意寶寶送進嘴中的食物,以免食物過多,發生吞咽困難。

培養獨立能力

此時,爸爸媽媽應該開始訓練寶寶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了,培養他的獨立性。首先,要使寶寶養成獨自玩耍的習慣,在確定寶寶所處的環境是安全的以後,鼓勵寶寶一個人獨自玩耍,但要時時查看寶寶的情況。其次,鼓勵寶寶自己獨立去做一些事,在寶寶完成一個新的動作和新的技能時,要給予充分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