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回想自己以前練過的拳法是為了從中甄別優秀的拳法,以便自己以後身體強壯的時候修煉。他現在已經選好了三個拳架子了。一個是從太極中演變來的拳勢,兼和了剛柔之道,叫做“守和”,取“大道若虛,其勢守和”之意。這是是一手很樸實卻妙用無窮的拳架子,攻防皆佳。再有一個是一個很強很暴力的拳架,叫做“明月照大江”,當初蕭聖凡打敗杜凝時用的手段裏便有這一拳架的影子。這個拳架裏盡是殺伐決斷之意。說簡單點,就是這個東西適合殺人或者說原本就是為殺人而創造出來的。第三個,是一個守勢。這個是蕭聖凡為了穩妥起見才決定要練得。這個拳架叫做“洛河負圖”。名字雖然文雅,但實際上這是從烏龜的身上學來的東西。這是一個保命的好東西。它的理論不是減少傷害,因為在一些情況下實力相差太懸殊的話,傷害根本就不可避免,於是這個拳架顯得很重要了。因為它的理論是把要把原本一凝聚一點的攻擊分散到整個麵上,具體來說就是打在身體某一處的傷害最大程度的分散到全身各處。這樣的話,力量分散自然難以構成足夠的殺傷力。
不過他知道貪多嚼不爛,三個拳架子隻能一個一個的來。他選的第一個是“守和”。這個拳架子剛柔並濟,攻守皆佳,且還有諸多妙用,實在是練拳的首選。
現在他的身體已經和剛來的那會兒不一樣了,在終於適應了他眼中低強度的訓練,可以練習這些真正的武術了。
當然現在他並沒有什麼自滿甚至是微小的滿意的感覺,因為他知道練“內家功”的肯定是進步神速,遠非自己練外家拳可比,而且這種差距會在後期越拉越大!自己隻有靠遠超他們數倍的努力才能扳回一局。所以他馬不停蹄的修煉著,進步著。他發誓一定要超過同齡的人!
他一板一眼的練著拳法,一絲不苟的精準的擺著姿勢,像機器一樣的毫不厭煩的一次又一次的重複拉拳架子。每一次練拳前都是精氣神達到最佳的地步,絕不容許一絲一毫的懈怠。他要把這個拳架子從有意識的運用化作被身體“記憶”後的無意識的運用,隻有那時才算是拳架子小成了。
他每天的任務都排的滿滿的,唯一的休息是打太極的時候。他的太極自然不是外界流傳的簡版太極或者其他雜七雜八掛著“正宗”名頭的太極,而是最繁瑣也是最全麵最深刻的將“太極”奧義闡釋出來的那個原始太極!即使在他原來的世界裏,那麼多人號稱太極傳人,但是實際上會這個原始太極的也就寥寥數人而已!這套拳可以說是他爺爺壓箱底的絕學。
他打起太極完全是隨心所欲,因此並不刻意注意降低速度,有些虎虎生風了。正所謂“相由心生”,他爺爺就訓斥他完全沒有領會到拳中的奧妙,可是他確實打不出他父親和爺爺那種緩慢的速度。不可否認,他當年的天賦太好,才十幾歲的時候實力就已經趕超父輩了,但是在太極拳上,他卻是感悟的很遲鈍,那種慢的妙處一直領會不到。這也可能是與他年齡太小人生閱曆太少有關。
晚上的時候他就專心的去讀一些這個世界的書籍,包括政治,曆史,地理,風俗。當然,最重要的關於各方武術的書籍他肯定也不會放過。甚至他還會做一些筆記,背誦一些他認為很有道理或者能讓他豁然開朗的話語。
就這樣,時間過去了一個月。這一個月裏,蕭聖凡在肉體和心靈上極大的充實自己,忙的不亦樂乎。雖然總是很累,但是心中卻很充實。這樣感覺讓他略略的感到滿意的。要是照這個速度下去,雖然這句身體實在是很差勁,但是自己總是還能達到鍛體六七層的水平,恢複以前的實力這種事在蕭明德給他找出正確的方法來之前他是不再奢望了……
他不由苦笑,看來自己也是降低了標準了,這樣就知足了。唉,他愣愣的看著前方,心想,知足又何嚐不是一種快樂?但是自己可以知足嗎?
不!
他握緊了拳頭,既然自己能夠有這樣的大機遇穿越到了這個武道橫行的異世,那麼自己就一定要不枉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