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學生心理健康的現狀(1 / 1)

當前,我國社會正處於轉型時期,各個領域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給人們帶來的心理壓力也越來越大。學生的心理問題也已經十分集中和突出。據了解,目前我國許多高校在每年新生入學時都要進行人格問卷調查,根據調查結果可將學生分為A、B、C三類,問題比較突出的同學歸入A類,問題不大的同學歸入B類,沒有問題的同學歸到C類。許多學校的調查結果都表明,A、B兩類的學生大概占全部新生的15%以上。綜合起來,學生的心理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麵:

人際關係方麵

這是目前學生心理發展中比較突出的方麵。現在的學生多數是獨生子女,生活上的嬌生慣養和學習上的一帆風順使得他們很少經受挫折,獨立生活能力較差,現實大學生生活與夢想的落差及與同學生活、習慣的差異等等,往往很容易使他們產生心理上的不穩定,主要表現在協作意識差、交往困難、寬容心不夠等。

學習方麵

由於從緊張的高考中脫穎而出,許多學生到了大學就想享受“大學生活”,但大學裏人才濟濟,往日學習上的優勢沒有了,競爭更加激烈,再加上就業時用人單位對一些執證學生的青睞,使得學生們迫於形勢不斷“考證”,學習的壓力不斷增大,造成學習信心不足或喪失,甚至出現焦慮心理、厭學心理、自我評價不當、考試失常、情緒失控。情況嚴重的還影響正常的學習、生活,甚至發展成心理障礙。

就業方麵

隨著大學招生、就業製度的改革和社會用人需求日趨飽和,學生麵臨著越來越嚴峻的就業形勢。近幾年一次性就業率呈逐年下降趨勢,“畢業就意味著失業”使學生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

性及戀愛方麵

學生的生理年齡已開始步入成人階段,隨著生殖係統的發育成熟、性意識的萌發,性及戀愛成為學生活重要而敏感的話題。但由於缺乏充分的心理準備和必要的知識準備,且缺乏正確的指導和教育,一些學生難以把握住自己,與異性交往的心理障礙時有發生。特別是在初戀時期,學生最容易出現心理偏差,常常處於苦惱、激動、焦躁不安的情緒狀態下,承受著嚴重的心理壓力和心理負擔,一旦出現問題,就有可能走向極端,身心發育受到影響。

應該強調的是,學生們當前存在的心理問題大多數屬於一般性的成長心理問題,屬於障礙性的問題極少,是伴隨著心理發展階段和交際範圍擴大而出現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不成熟、不適應,而非心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