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目標(1 / 2)

心理素質薄弱是當今中學生中不容忽視的現實問題,現實社會中中學生的種種不良行為,已向心理素質教育敲響了警鍾。中學生心理素質的高低,關係到中等教育的發展乃至全民素質的提高。加強中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對培養未來建設者有著重要的意義。對中學生進行心理素質教育,不僅重要,而且勢在必行。

樹立明確的學生心理教育目標

對中學生進行心理素質教育,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心理素質是個體在遺傳的基礎上,通過後天的教育和環境的影響而形成的較為穩定的心理品質,它包括人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就目前看,加強學生的科學世界觀和理想教育、提高挫折承受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是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當務之急。

(1)加強科學世界觀和理想教育

加強學生的科學世界觀和理想教育,是進行心理素質教育的前提條件。世界觀和理想是人的認識活動的定向工具和行為的最高調節器。學生隻有確立了科學的世界觀,樹立崇高的理想,才能產生學習的動力,在生活中,才能主動地克服困難,排除消極情緒的影響。不畏困難,保持開朗樂觀的情緒,是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對學生進行科學世界觀和理想教育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把崇高的理想跟眼前的學習活動結合起來,滲透到他們生活的各個方麵,這種世界觀和理想教育,才能真正起到調節行為,保持學生健康向上的作用。

(2)培養自我調控情緒的能力

提高學生挫折承受力,培養學生自我調控不良情緒的能力,是維護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每個人的挫折承受力是不同的,有的人遇到一點輕微的挫折就引起主觀世界的紊亂,頹廢沮喪,一蹶不振;有的人即使遇到重大挫折,仍意誌堅定,百折不撓,頑強進取,直到最後勝利。可以說,挫折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缺少挫折承受力。因此,當中學生遇到挫折時,要引導他們采取積極的態度去對待,一方麵正確分析引起挫折的主客觀原因,以便繼續努力達到最後勝利;另一方麵,要明確認識挫折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不可避免的,關鍵是如何對待。挫折對於一個人的成長來說,不無積極意義,人經曆了挫折,可以從中吸取經驗教訓,變挫折為動力和機遇。除此,還應注意培養學生自我調控不良情緒的能力,讓學生學會運用積極的心理防禦機製,如自我語言暗示、轉移注意、適當發泄、傾訴等,以便及時緩解心理壓力,減輕焦慮和消極情緒,這對於及早化解困境、維護心理健康是十分有利的。

(3)培養學生的良好個性

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是心理素質教育的重要任務。個性反映了一個人的心理麵貌,是個人心理索質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個性心理的培養和塑造已成為人類教育工程的重要目標。學生正處於心理急劇發展和自我意識由矛盾趨於統一的特殊時期,個性的發展正處於統一和完善的關鍵時期。良好個性的形成會使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如虎添翼,而不良的個性會使他們屢屢受挫。學生良好個性的培養,並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必須掌握一定原則,尋找合理的途徑。如通過合理的組織管理,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義務感和樂於奉獻等個性品質;通過組織集體活動,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相互幫助等良好性格特征;通過開展各種競賽活動,培養學生積極向上樂於進取的創造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