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六章 公益、環衛(二)(2 / 3)

古村及廟宇附近種植的傳統風水樹木,隨著香港的發展而日見減少,但許多雀鳥仍以這些樹木為棲息之所。在林木地帶發現的雀鳥有各類柳鸞、石青、知更鳥、夜鶯及山雀。九龍各水塘附近常有猴群出沒,屬長尾獼猴、恒河猴及此兩類猴子的混種。它們原先有人飼養,後經放生或逃脫。體積較小的哺乳類動物亦屬常見。在若幹郊區,林地齙鼯、家鼬鼯和蝙蝠極多;滿身黑白硬刺的箭豬,在港島和“新界”仍有發現。

稀有品種如豹貓、狸貓、鼬獾、穿山甲和黃麋等仍偶有發現。而在一些偏遠地區則偁爾有野豬出沒,對農作物造成損害。

香港有許多不同種類的蛇、蜥蜴和青蛙。龜鱉的品種亦不少。香港的蛇大多無毒,蛇咬致死者極少。香港陸上的毒蛇計有:黑黃環紋相間的金腳帶、黑白環紋相間的銀腳帶、身呈珊瑚紅色而有黑色橫間窄紋的珊瑚蛇、頸部可以擴張的飯鏟頭和過山鳥、罕有的山烙鐵頭蛇、頸部有紅斑紋的遊蛇和青竹蛇等。青竹蛇全身碧綠,毒性較輕,但不易為人發現;人接近時極易遭襲擊。過山鳥、金腳帶、銀腳帶和珊瑚蛇幾乎隻捕食其他蛇類。

香港水域有數種有毒的海蛇,幸而尚未聞有泳客受襲。

香港蠑螈和盧文氏蛙是別具特色的兩棲動物,在其他地方迄今未有發現。

香港已有紀錄的彩色蝴蝶逾200種,其中鳥翅蝶屬瀕臨絕種生物,受野生動物保護條例及動植物(瀕臨絕種生物保護)條例保護。本地飛蛾種類繁多,體積特大的是巨型蠶蛾,其中包括:樗蠶娥、樟蠶蛾、鳳蛾和長尾水清娥。鳳蛾翼幅平均有23厘米,長尾水清蛾有18厘米。

香港有兩種顏色形狀都很特別的植物昆蟲:一種是罕見的茶椿象,身有美麗斑點,隻在山頂地帶發現過;另一種是龍眼角蟬,翅膀顏色嬌豔,額部特長。其他常見的昆蟲有蜻蜓、豆娘、黃蜂和有金屬色澤的甲蟲等。紅點長角天牛的體型龐大。

雖然位處於亞熱帶,香港卻跨越兩大動物地理區:北麵的古北極溫帶及南麵的印度太平洋熱帶。因此出產品種極為繁多的魚類、貝介類和軟體動物;鄰近海域中最少有150種可供作食物用。當季節性的水流帶來較涼的水時,主要屬於在熱帶遊息的海洋動物便數量大增,其中包括基本上在中國北部及0本出沒的過境品種,諸如黃花及瓜核。

香港水域的水質分布,大致上西麵主要屬鹹淡混合,東麵則較受海洋影響,不如西麵混濁。華南最大河流珠江所流出的水受季節性的雨水影響,引致鹹淡混合的水流入一年中有大部分時間水質都是清澈的海洋。偏好鹹淡混合水質的動物包括中華白海豚,乃12種鯨類動物中唯一在區內出沒的海洋哺乳動物。同屬海洋水質的魚類有真鯛,是鯛科魚類中的一種,其魚苗在大鵬灣沿岸有大量發現,並在早春的月份網起作為養殖用的主要海魚。

有很多常見的近岸動物,特別是附在多石海岸及紅樹林的軟體動物及貝介類,其博物學早已受廣泛研究,但有關本地海洋動物的知識,大部分仍鮮為人知,隻有在近年,由於海上康樂活動日漸興起,包括駕艏泛舟、閑艱垂釣及水肺式潛水,加上大眾對在香港水域挖沙及傾物造成明顯汙染的關注,有關本地海洋動物的問題才漸受重視。即使一些不大普通而具商業價值的魚類,及生長在香港棰北地區的珊瑚品種,亦少有文獻記載,更遑論成千上萬不太為人熟悉的蠕蟲、海膽、海星、雌鶴及更微細的浮遊生物。

過去10年,香港近岸地區的生境所經曆的變遷,大致與高水位以上較易察見的變遷相若。對動物產生無可避免的有害改變,大部分均未獲記錄,但一些已確認的,則正由當局采取步驟,把郊野公園體係立即擴展至海洋環境,以保護這些易受環境影響的海洋群落。

根據過往紀錄,香港海域曾發現多種鯊魚,大部分都隻是中小型的鯊魚,對人類威脅不大。

根據記載,在香港海域發現的鯨魚有4種,海豚則有8種,很多時它們會遊近岸邊擱淺。扛豚和中華白海豚是最常見和最常擱淺的兩種。

485.香港衛生署的職責什麼?

答.衛生署是香港政府的衛生頹問,負責執行健康護理政策和法定職責。

衛生署通過推行促進健康、預防疾病、治療和康複等種種服務,以保障市民健康,又與私營機構和教學機構合作,為市民提供各種基層健康護理服務。

486.香港的醫院分為哪三種,各有多少所?

答:香港的醫院包括政府醫院、政府補助醫院以及私立醫院。1990年,有政府醫院15所,政府補助醫院20所,私立醫院12所。

487.香港最早的西式近代醫學院是哪家?

答:香港西醫書院是香港最早的西式近代醫學院。香港大學醫學院前身。1887年10月1日正式成立。書院以英國的大學醫學院為辦學模式,英語為教學語言。學製5年。教學設備較完善,教學製度較嚴格,並且注重臨床實踐。課程設置也較齊備。西醫書院的創辦,既表現了19世紀下半葉中國維新人士興西學以強中崮的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方一些資產階級分子“獻禮物於科學未昌明之大中華帝國”的理想。1912年香港大學成立,西醫書院合並為港大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