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五章 公益、環衛(一)(3 / 3)

475.香港政府是如何在消除汙染方麵做出努力的?

答:香港政府自1989年發表首份論及環境的由皮書後,-直奮力前進,注入大量財力,決心糾正過往的環境流弊。香港正如大多數發展國家一樣,存在各式各樣的環境問題。人口激增,工商業蓬勃發展,這些人類活動,正是汙染的根源。

1994至1995年度,香港政府預計耗用於環境方麵的開支占公共支出的3%,總達52.35億港元。1988至1989年的女出比率僅為0。8%。

1994年內,香港政府朝著管製及消除各類汙染的目標而努力,得到長足進展;此外,亦加強環境教育。

更多措施相繼實施,用以管製水質、廢物、空氣及噪音汙染,包括擴大水汙染管製條例的適用範圍,推至包括青衣、荃灣和筲箕灣的工業區;加強禽畜廢物管製計劃,更有效抑

製這類有機汙染物。

476.香港地區飲用水主要供水來源是哪裏?

答:內地是香港主要的單一供水來源。早在1960年,香港政府已製定一個方案,利用輸水管每年從內地輸入2270萬立方米食水。1994年3月至12月間,根據協議而由內地供應的食水為日5.34億立方米。供水量會繼續分期增加,到2000年時,供水量會增至8.4億立方米。協議中訂明:除固定數量的供應外,香港亦可在雨水短缺的年度,額外向內地購買食用水。

477.香港供水係統是如何建立的?有哪些特點?

答:香港食用和工商業用自來水的供應,屬政府經營的公用事業,由水務署負責管理。主要有如下特點:(1)供水來源約30%為水塘水,而70%以上來自廣東省的東江水。香港開埠以來,初期用水全部依靠山水和井水。1863年,香港第一個人工築成的水塘——薄扶林水塘建成啟用後,自來水供應才逐步遍及香港。到1993年止,全港已建水塘17個,總儲水容量為78億立方米,實際儲水量平均每月為186億立方米。由中國內地供水6.27億立方米。目前香港已有1/3的麵積被開辟為集水區,區內還有14家濾水廠和數十個抽水站和配水庫。從1895年至1992年的80多年間,由於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居民用水量的急劇增加,水塘水已漸供應不足,缺水、水荒和“製水”的現象幾乎年年發生。水源供應不足一直是困擾香港的一大社會問題。1960年,港府向廣東省政府提出由深圳水庫供水香港的建議,並在同年與廣東省政府達成協議。從1961年起每年向香港供水幾千萬立方米,並且逐年增加。1964年,廣東省政府動工興建東江-深圳供水工程,把東江水引入深圳水庫再向香港供水。以後又進行3次擴建工程。1982卞,向香港供晬的東江水已達1.8億立方米。此時,船灣淡水湖和萬宜水渾也相繼建成啟用。至此,香港的缺水、水荒狀況才從根本上得到緩和.“製水”現象也隨之消除。1994年1月,東深供水工程第三期擴建完成.開始每年向香港供水達11億立方米.占全港供水來源的74%以上。全港用水問題已從根本上得到解決。據1993年統計,香港全年耗用水量達112億立方米,(2)建立海水輔助供應係統,包括海水衝廁和海水淡化兩個方麵。從50年代後期起.就設立特製的引水管,通過專門的配水庫.從海裏引水至港島、九龍等區域.用於衝洗廁所。目前已自成係統,供水範圍遍及全港。用於衝廁的海水耗量每年達1.29億立方米.從而相應節約相當量的淡水。海水淡化廠幹1978年10月建成後,由於生產成本過高,一直未實際投產,目前已作他用。

478.在中國政府向香港供應東江水之前,香港的用水僅靠什麼供應?

答:大潭水塘。60年代以前.香港的用水全部靠這類水塘供應。

479.東江深圳供水工程指的是什麼?

答:1964年4月22日廣東省政府與香港當局簽訂了引東江水供應香港的協議。工程當年破土動工,次年1月即勝利竣工,並在當年就向香港輸水6000燈立方米.占香港全年用麼過水量的1/3。此後.隨著秀港人口的迅猛增加和工業用水需求的加大.東深供水工程先後3次擴建,供水能力不斷提高。1993年的第三期擴建工程完工後,年供水能力增至17.4億立方米,其中向港供水11億立方米,占香港年用水量的70%以上。

480.東江一深圳供水工程何時開工?何時峻工?

答:東江一深圳供水工程,簡稱東深供水工程,是指讓東江河水通過八級提水站提高水位、倒流83公裏注入深圳水庫,再輸往香港的工程。1963年,廣東和香港均遭受60年來罕見的大旱災,香港水源再次枯竭,深圳水庫供水也受到影響。同年底,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出國訪問返抵廣州,聽取了廣東省政府有關部門關於香港缺水的彙報,指示盡快采取措施解決香港缺水問題,並親自批準了廣東省興建東深供水工程計劃。1964年2月工程破土動工,1965年1月竣工,3月份正式向香港供水。到該年底止,共供水6000萬立方米,從而緩解了香港用水緊張的問題。之後,國家計委和廣東省有關部門決定先後對東深供水工程進行3次擴建。第一期擴建工程於1976年動工,1978年竣工,年供水能力達1.68億立方米。第二期擴建工程於1981年動工,1989年完成,年供水能力增至日6.2億立方米。第三期擴建工程於1990年秋動工,總投資16.5億元人民幣,曆時3年多,1994年1月23日正式供水。年供水能力比原來提高一倍,達到17.43億立方米,其中向香港供水達11億立方米,占香港年用水量的70義以上。向深圳供水為193億立方米,沿線灌溉用水1.5億立方米。東深供水工程以及其三期擴建工程的完成,為從根本上解決香港缺水狀況提供了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