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三章 旅遊(二)(3 / 3)

434.什麼時候香港學生首次組團到內地觀光?

答:1971年12月,在中國恢複聯合國合法席位和美國總統尼克鬆宣布訪華之後,香港大學20多名學生組團到內地觀光。1972年7月,中文大學學生也組團到內地參觀訪問,學生們返港後舉行彙報會,在香港引起強烈反響。

435.被譽為“東方夏威夷”的遊泳場位於香港何處?

答:香港的淺水灣。

436.亞洲藝術節齷有驀些畫要內容?

答:亞洲藝術節由香港市政局主辦。致力於亞洲地區友好交流文化成果,為香港人士提供一個欣賞有國際水準藝術團體演出的機會,彙集了亞洲不同地區民族風格的舞蹈、音樂、歌曲、戲劇、展覽、繪畫等。1976年11月10~24日舉辦第一屆,來自日本、菲律賓、泰國、韓國、新加坡、印度6個國家及香港共10個藝術團體演出34項節目、舉辦3個藝術展覽會,耗資70萬港元。1980年中國內地首次參加。1985年舉辦第十屆,來自亞洲10個不同國家及地區的10個藝術團體及香港的9個藝術團體,演出52項節目、舉辦83個示範講座、4個大型展覽,經費為260萬港元,但上座率卻由1976年的97%下降到61%。1986年起改為兩年舉辦一次。1992年10月、11月間舉行第十四屆。參加演出的有7個香港藝團、10個海外藝團,分別來自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拉克、以色列、日本、韓國、土耳其、塔吉克和澳洲及中國內地。演出項目既有東西方爵士音樂、民族舞和現代舞,亦有傳統和現代音樂劇。香港藝術館還舉辦港粵兩地書畫名家作220品展。此外,還有配合藝術節主題的演奏會、免費戶外表演、舞蹈工作坊和示範講座,以及“亞洲美食巡禮”。

437.香港食品節都有哪些內容?

答:香港食品節主要是為宣傳香港“美食天堂”,讓遊客認識香港人獨特的飲食文化。1986年8月~9月舉辦第一屆,為期4周。由香港旅遊協會主辦,美國運通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讚助。主要項目包括“飲食優惠通”計劃,“中西美食大獎”烹飪比賽,“飲勝香港之夜”自助旅遊套票,以及“蘭桂坊節”等各種小型食品節等。為配合食品節,舉辦特色旅行團37個,遊客達2725人。首屆即獲1987年度亞太旅遊協會金獎選舉的“旅遊推廣計劃”大獎。1987年第二屆增辦了一項“香港美食巡禮”活動。特色旅行團遊客增至6000人。1988年節目更加多元化,新增了“中菜西酒彙香江”和“鄉村美食嘉年華”等項目,並新辦了“新界觀光美食遊”旅行團。1989年的特色旅行團更加豐富,有“南北行漫遊及烹飪班”,“晨習太極品名茶”,“新界飲食精華遊”等。考慮食品製作及客源市場因素,食品節決定由夏季改至春季舉辦,1990年因此停辦。1991年重辦第五屆,聲勢更大.以大型活動“吃、唱、玩、樂嘉年華”揭開序幕,一連三天在尖沙咀海旁和新世界中心廣場舉行。場內設50多個飲食和遊戲攤位,還有22家酒店攜手推出美食派對。另一項新設活動“盛宴譽香江”,23家高級食府連續每晚推出盛宴。新辦“雙喜臨門”九大簋宴遊團。長期讚助商美國運通舉行1992年運通“尚禮食府”評選活動。1993年,除往屆的一些主要項目外,首次舉行了“灣仔美食嘉年華”。食品節除了注重項目內容,還著重海外宣傳活動。其中包括與航空公司合作,安排海外旅遊代理商及食評家來港參觀食品節的盛況,邀請國際飲食界知名人士擔任“中西美食大獎”評判,並在世界各地舉辦小型香港食品節,由香港名廚赴當地示範烹調,此外,還有郵遞廣告,與多個傳媒合辦有關各類比賽等。

438.香港是從哪一年開繪毎年舉辦香港花卉展覽?

答:自1987年起,香港市政局和區城市政局每年均合辦香港花卉展覽。該展覽已成為一項大眾盛事,深受園藝專家和愛花人士歡迎。

1994年花卉展覽於3月在維多利亞公園舉行,吸引逾70個分別來自13個國家及地區的園藝組織參展,到場參觀者超過37萬人次。

439.目前的香港八景指的是什麼?

答:香港名勝在各個時斯都有十景八景之稱,隨著曆史變遷,景色亦有增減變動。據記載,本世紀20~30年代的八景為:香港燈火、小港夜月、海國浮沉、筲箕夜泊、升旗落日、西高夏蘭、宋台憑吊、破堞斜陽。目前的香港八景是指:旗山星火、赤柱晨哦、淺水丹花、快活蹄聲、鯉門夜月、殘堞斜陽、宋台懷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