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部分 心血管係統藥物(一)(1 / 3)

第一章抗心律失常藥物

閱讀提示

抗心律失常藥是藥理學中較難理解和掌握的一章。在學習本類藥物前應先複習有關的電生理學基礎。然後熟悉抗心律失常藥的分類,掌握各類代表藥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不良反應。

第一節心律失常的電生理基礎

【考點1】心律失常發生的電生理機製

本部分內容了解即可。

快速型心律失常形成的電生理作用主要包括:衝動形成異常和衝動傳導異常。前者如異位起搏點自律性增高、後除極及觸發活動,後者如折返形成。

【考點2】抗心律失常藥的分類及各類代表藥的藥理作用

抗心律失常藥包括治療緩慢型心律失常和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藥物。治療緩慢型心律失常常用異丙腎上腺素、阿托品等藥物,本章所述及的均為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藥物。

1.藥物分類及代表藥按作用機製可分為:

Ⅰ類:鈉通道阻滯藥,本類藥物能阻滯心肌細胞膜快鈉通道,降低自律性,減慢傳導。又依其對Na+、K+轉運特點、對心肌細胞選擇性等作用的差異分為ⅠA(代表藥物:奎尼丁、普魯卡因胺、丙吡胺),ⅠB(代表藥物:利多卡因、苯妥英鈉、美西律)和ⅠC(代表藥物:普羅帕酮)三個亞類。

Ⅱ類:β腎上腺素受體阻斷藥(代表藥物:普萘洛爾),本類藥物能阻斷心髒的μ受體,對抗兒茶酚胺類的心髒作用。

Ⅲ類:延長動作電位時程藥(代表藥物:胺碘酮、溴苄胺),本類藥物能延長心房肌、心室肌及傳導組織的動作電位時程(APD)和有效不應期(ERP)。

Ⅳ類:鈣拮抗藥(代表藥物:維拉帕米),本類藥物阻滯心肌慢鈣通道,抑製Ca2+內流,減慢房室結傳導,消除激動折返。

2.藥理作用抗心律失常藥主要通過:①影響心肌細胞Na+、K+、Ca2+的轉運,降低自律性;②減少後除極和觸發活動;③改變膜反應性及傳導性而消除折返,發揮抗心律失常作用。

第二節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藥

【考點1】奎尼丁、利多卡因、普羅帕酮、普萘洛爾、胺碘酮、維拉帕米、腺苷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及主要不良反應

掌握各類代表藥物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及主要不良反應。

1.奎尼丁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及主要不良反應

(1)藥理作用:基本作用是與心肌細胞膜鈉通道蛋白結合,阻滯鈉通道,降低膜對Na+、K+等通透性,抑製Na+內流。具體為:①降低自律性;②減慢傳導;③延長有效不應期;④阻止Ca2+內流,抑製心肌收縮;⑤對自主神經的影響:阻斷α受體和抗膽堿作用。

(2)臨床應用:為廣譜抗心律失常藥,適用於治療房性、室性及房室結性心律失常。

(3)不良反應:多,且毒性大,如胃腸道反應、金雞納反應、奎尼丁昏厥、過敏反應、心血管反應(心動過緩或停搏、血管栓塞、低血壓)等。

2.利多卡因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及主要不良反應

(1)藥理作用:口服有明顯首過消除,常靜脈給藥。藥理作用為:①降低自律性,提高心室肌閾電位。②縮短ADP、相對延長ERP,有利於消除折返。③改變病區傳導速度,心肌細胞外K+升高時,利多卡因減慢傳導;而細胞外K+低時,加快傳導,均有利於消除折返。

(2)臨床應用:用於防治室性心律失常,對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為首選藥。

(3)不良反應:少且較輕微。若有,主要是中樞神經係統症狀。

3.普羅帕酮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及主要不良反應

(1)藥理作用:能與鈉通道結合,阻滯鈉通道,降低0相去極化速度和幅度,減慢傳導。適度延長ADP和ERP,降低自律性。

(2)臨床應用:對室性心律失常效果好。

(3)不良反應:有胃腸道症狀,偶見粒細胞缺乏,紅斑性狼瘡樣綜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