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概述(四)(1 / 2)

五、藥酒的貯存

藥酒含有乙醇,不易變質,但如果貯存與保管不當,也會影響其療效,甚至會引起藥酒的變質或汙染,不能再飲用。因此,對於服用藥酒的人來說,掌握一定的貯存和保管藥酒的基本知識,是十分必要的。

(1)配製藥酒前,用來配製或盛裝藥酒的容器均應清洗幹淨,用開水煮沸消毒,或用75%的乙醇消毒。

(2)當藥酒配製完後,應及時裝入有蓋的容器中,最好是細口、長頸的玻璃瓶內,並將容器口密封好。

(3)藥酒宜選擇貯存在溫度變化不大的陰涼處,最佳溫度為10~15℃。不能與汽油、煤油以及有刺激性氣味的物品混放,以免藥酒串味或受到汙染,影響服用。並注意防火。

(4)夏季貯存藥酒要注意避免陽光的直接照射,強烈的光照可破壞藥酒中有效成分的穩定性,使藥效降低。冬季貯存藥酒要注意貯存溫度不應低於-5℃,特別是用黃酒或米酒配製的藥酒,要避免受凍變質。

(5)家庭自製的藥酒,要貼上標簽,並寫明藥酒的名稱、配製時間、用量等內容,以免發生混淆,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六、服用藥酒的注意事項

藥酒不是任何人都適用,還須因人而異。運用藥酒治病與運用中藥治病一樣,各種藥酒因其組成不同均有自己的特有性能和適用範圍,因此藥酒的應用必須以中醫理論為根據,依據一定的原則,正確使用,這樣才可達到治病救人的目的。隨便亂用藥酒,非但無益,而且有害。正確靈活地運用中藥藥酒,應根據以下原則來進行。

(1)根據機體情況及所患疾病的性質、表現而選用不同藥酒。所選藥酒要酒、氣相投。無病之人,陰平陽秘,氣血陰陽調和、飲食起居正常,可應用一些保健藥酒。而有的人臨床雖無表現,但其內在的陰陽已有不平衡之處,體質已有偏熱、偏寒傾向,因此應用藥酒要寒熱適宜,所謂“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才能達到調治陰陽的目的。對於患者,應按八綱辨證分清表裏、寒熱、虛實、陰陽,也要注意正治與反治,標本緩急,髒腑補瀉。

(2)因時、因地、因人靈活應用。根據一年四季的變化,所居地理位置和人的老幼、男女的不同,選擇不同的藥酒並適時地調整服用方法和酒量。

(3)用量要適度。服用藥酒,要根據人的耐受力,一般每次可飲用10~30毫升,每日早晚各飲1次,或根據病情及所用藥物的性質和濃度而調整。總之,飲用不宜過多,按要求而定。平時習慣飲酒的人服用藥酒的量可稍高於一般人,但要掌握分寸,不能過度。不習慣飲酒的人服用藥酒時則應從小劑量開始,逐步過渡到需要服用的量,也可以用冷開水稀釋後服用。

(4)藥酒通常應在飯前或睡前服用,一般佐膳飲用,以使藥物迅速吸收,較快地發揮治療作用。藥酒以溫飲為佳,以便更好發揮藥物的溫通補益作用,迅速發揮藥效。

(5)飲用藥酒時,應避免不同治療作用的藥酒交叉使用,以免影響治療效果。服用某些西藥時不宜飲酒,飲酒後不要服用下列藥物。

大量飲酒並服用巴比妥類中樞神經抑製藥會引起嚴重的中樞抑製。當飲用了中等量的酒並同時服用鎮靜劑量的巴比妥類藥物時就引起明顯的中樞抑製,使病人的反應能力低下,判斷及分析能力下降,出現明顯的鎮靜和催眠效果,如再加大用量可導致昏迷等意外。

精神安定劑氯丙嗪、異丙嗪、奮乃靜、氯氮髍(利眠寧)、地西泮(安定)和抗過敏藥物氯苯那敏(撲爾敏)、賽庚啶、苯海拉明等如與酒同用,對中樞神經亦有協同抑製作用,輕則使人昏昏欲睡;重則使人血壓降低,產生昏迷,甚至出現呼吸抑製而死亡。

在服用單胺氧化酶抑製劑時,人體內多種酶的活性會因此而受到抑製。此時飲酒會因其分解乙醇的酶係統受抑製而使血液中的乙醛濃度增加,導致乙醛中毒,出現惡心、嘔吐、頭痛、血壓下降等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