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1 / 3)

畫軸緩緩推開。

一個尚無五官容貌的窈窕少女,玉冠寶服,端坐在千萬簇錦繡繁花叢中,一手執杯,一手托肘,氣度雍容中稍露青澀。周遭的花紅葉碧,皆是襯托,細看了,隻覺得團團堆堆,眼花繚亂。

安蓮指尖輕輕落在少女臉上,似想描繪出伊人的容貌。

那雙清豔不似凡人的眉眼中,秋波微灩,鋪落在畫軸上。

如意不適時地在門外輕喚道,“主子,馬太妃來了。”

安蓮平藹地收回目光,卻發現自己的指尖依舊留戀在少女的下顎處。

心,微微一怔。

應是新春輕漾的美色,偏偏鑲嵌一雙至清至明的眼睛,幽潭般深度,一望無底。

“請至正堂。”聲音裏,微微泄露心底仍未平歇的波瀾。

將畫軸卷起,收進淡紫絲綢的畫套中,輕置入紫檀雕鬆插畫筒。然後自書架上挑了本前朝戰史,坐在窗下,細細讀了起來,悠閑得仿佛剛中舉的士子。映入眼簾的是字,遠走高飛的是心。

一盞茶後,如意急促的腳步再次停在門外。

“主子,馬太妃不、小、心打翻了三盞茶。”他聲音裏有哀求的意味。以往在右相府邸時,主子也常拿這招擋客。識相的,摸摸鼻子自己無趣地走了。不識相的,哼哼鼻孔灰溜溜地被嘲諷走了。可這回的來頭委實太大,他借了十個豹子膽,最後每個都破了。

兩扇門從中間分開。

安蓮清和的眼眸好似定神珠,把那些要飛的魂啊魄啊都招了回來。

“主子,”他的精神立馬恢複,話源源不斷,“馬太妃的臉色不大好看,而且想拿話套問我們徐蓄子的消息。”

安蓮安撫似的一笑,轉身向正堂走去。

與其他幾位太妃相比,馬太妃的容貌隻能算端莊。下巴偏長,顴骨略高,細長的眼睛失於尖利,眼中的光芒稍顯刻薄。先皇在世時,每月四大太妃中去她那裏的次數最少,也不曾冷落。母憑子貴,這是別人暗地裏對她的嘲諷,也是對她的眼紅。生的雖然不是太子,但在人丁單薄的龍脈中,金貴無比。

誰都知道,先皇在世時,最疼寵的是公主明泉,最期望的是太子湯,最放心的,卻是高陽王。他曾在酒後醉言,若非太子湯出身正統,正宮之位誰屬,他難以定!

次日,太子湯未宣高陽王入宮共議朝政,此乃太子攝政後第一例!其後,高陽王封屬地雍州,未再進京。

即使如此,頂著高陽王生母的頭銜,足以讓她在後宮占有難以撼動的一席之地。

對於安蓮,她隻見過幾麵,記憶一直停留在無以倫比的容貌和高不可攀的清傲上。若非最近他的動作太過頻繁,她未必會來這趟。不過沒想到,招待她的竟是這冷板凳!

袖子輕輕掃過,茶杯再次落地,發出清脆的破碎聲。

旁邊伺候的小太監麵色不改地打了個千,“太妃娘娘受驚,奴才再給您換一杯。”

她眼神冷冷地瞟了他一眼,撇過頭。

門外傳來梅花清雅的香氣。

安蓮白衣如雪,傲節如梅的身影款款而來。

那雙清澈如晨間溪泉的眸子含著謙和的笑,如秋日晚風,在十米外,已安撫堂中人心。

“安蓮拜見太妃。”他彎腰時,頸邊垂落兩捋發絲,妖嬈如鬼魅。

馬太妃神情不變,隻漫應了一聲,“恩。”

安蓮直起身,斂目而笑,“安蓮更衣來遲,太妃見諒。”

如意小心翼翼地送上新沏的茶,過了一會,又搬進來一盆燒得通紅的木炭。

馬太妃瞟了眼炭盆,端起茶,慢慢地啜著。

安蓮含笑坐在她的下首,從袖中抽出那本未看完的前朝戰史繼續翻了起來。

馬太妃眼角一搐,額頭隱有青筋跳躍,一手放下茶杯,聲音驟然冷下,“潔侍臣不嫌無禮?!”

“洗耳恭聽太妃教誨。”他側過頭,笑容依舊,卻未達眼底。

馬太妃臉色數變,看他的目光尖刻如針,最後冷聲道:“彭蓄子雖是驟逝,但禦醫署、仵作都不曾記錄。此事從頭至尾,隻有潔侍臣一人知曉,委實過於蹊蹺,本宮少不得要來問上一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