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可以用中藥來治療糖尿病嗎?
答:許多研究顯示中醫及某些自然療法(見第三章及第六章)對糖尿病的控製有所幫助,糖尿病患者可視個人接受程度采用做為輔助治療。但是這些治療方法並不能取代正規的治療藥物。而且這些治療方式必須在持有執業資格的中醫師或其他相關科的合格專業人員指導下使用,並且告知您的西醫主治醫師。有些藥物打著中藥或純天然植物等旗號做廣告的商品,其實是來源或成分不明的東西,我們要小心不要受騙。
問:糖尿病要長期治療,可是聽說西藥吃多了會傷肝傷腎嗎?
答:這是一個普遍存在的誤解。在台灣因為末期腎衰竭而必須要透析的患者中,據統計約有40%是由糖尿病腎病變造成。然而這些幾乎都是因為糖尿病控製不良而引起的,並非因為使用糖尿病藥物。而在台灣引起急性肝炎或肝硬化等慢性肝病最常見的原因是乙、丙型肝炎以及酗酒,糖尿病藥物引起肝炎的並不常見。的確肝髒和腎髒是人體的兩大解毒和排毒器官,所以當這兩個器官的功能發生障礙時,我們的某些用藥必須減少劑量或停用換藥(見第二章:糖尿病的藥物治療)。糖尿病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醫師隔一段時間就會為我們檢查肝、腎功能,如果發現有糖尿病腎病變而影響腎功能便會為我們調整用藥。某些糖尿病藥物確實可能會引起肝功能指數輕微升高,但是通常隻要減少劑量或換藥便可恢複。但因為擔心肝腎受傷而不吃藥,結果導致的腎衰竭等並發症卻是無可挽回的。
此外,中藥(或者其他號稱非西藥的製品)隻要含有具藥理作用的物質,其代謝就要經由肝、腎的解毒排毒係統。成分不明的藥物或是藥物的不正確使用,發生嚴重肝、腎毒害的危險性,相對於專業人員調配的正確用藥高出千萬倍。不管中藥西藥都是如此的。
問:我的胃不好,吃糖尿病的藥會傷胃嗎?
答:某些糖尿病口服藥物可能會有惡心、腹脹或腹瀉等腸胃功能障礙的副作用(見第二章:糖尿病的藥物治療),但並不是每一個患者都會發生。同樣的,這些副作用可以通過調整劑量或換藥來改善。這些副作用與胃或十二指腸等消化道潰瘍無關,也不會因為並服製酸劑等胃藥而消失。
所以糖尿病的患者不必擔心藥物“傷胃”的問題。當然如果患者疑似同時合並有消化性潰瘍,則應該請消化係專科醫師為您診斷及治療,而不是自行並用一些對症狀沒有幫助,卻可能影響其他藥物吸收及藥效的製酸劑。
問:吃西藥會不會越吃越重,變成“依賴性”或“習慣性”?
答:這是很多患者會有的疑問。的確某些西醫藥物會有耐藥性及生理或心理性依賴的問題,如安眠藥一類的藥物。但是沒有任何證據顯示糖尿病口服藥物會有這樣的作用。可是為什麼有些患者剛診斷時每天隻要吃半粒藥,慢慢越吃越多,甚至要配合胰島素注射才能控製血糖呢?答案是因為糖尿病本身的進展,會變得越來越需要更多的藥來控製。這種進展的速度因人而異,不過一般而言,診斷十年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大多很難隻靠口服藥物達到理想的控製。而口服藥物不會存留在體內,會由肝腎解毒係統排除而失去藥效。所以必須每日服藥來維持降血糖效果,是因為在目前糖尿病隻能控製而不能根治,並不是“依賴性”的緣故。
問:醫師建議我要打胰島素,是不是我的糖尿病已經到了末期,沒有救了?
答:許多患者會對胰島素產生恐懼和排斥,是因為胰島素必須要注射的緣故。過去胰島素的使用,大多限於1型糖尿病(隻對胰島素有效)、妊娠糖尿病以及無法用口服藥物理想控製的2型糖尿病患者。但是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早期配合胰島素(通常是一日一次的長效劑型)的使用,可以使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製更為穩定、降低並發症的發生,並且可以減少口服藥物的使用量,因此也就減少了身體的負擔。而胰島素是原本體內就有的物質,代謝過程幾乎不會造成任何肝、腎的傷害。而過去較常見的,胰島素注射引起的低血糖並發症,也隨著長效和超長效製劑的發明而減少許多,胰島素是非常安全的糖尿病用藥,患者一定要克服對注射的恐懼,讓它來幫助我們控製好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