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分後的穀底左邊,包含著水潭的部分,為養殖區,那裏常年維持著一萬五千頭大型牲口的養殖量,興建少量的房屋,供飼養牲口的人居住,糧倉也修建在這個區域,靠近葫蘆腰的中部,而且,在那裏,山壁被挖出了一個很大的山洞,洞口三米來高,四米寬,往裏十米左右,就是一個二十米寬,五十米長,高三米的大洞,應該叫大廳比較合適,這裏儲藏著我們收獲的所有糧食。而瀑布後麵的山洞,因為通風性很好,而且有礦石出產,因此,在那裏儲藏的是一些醃肉和大量的兵器,農具等物,還有一些冶煉的金屬塊也放在那。
由於現在人口多了,對金屬工具的要求也就多了,以前開采出來的礦石,根本無法滿足部落的需要,因此也有了一部分人專門去挖礦,現在地下河所在的山洞,已經給挖出了另外兩條很深的山洞,洞頂都用粗大的樹幹支撐著,不過我看過那些山洞土質,發現結合很緊密,不用支撐也不太可能會出現倒塌的可能,不過,為了以防萬一,在開采的前端,我還是讓奴隸們在洞頂鋪上厚木板,用粗大的樹幹支撐著山洞。
穀底右邊為居住區,後半部分給部落具有較高身份的成員居住,為了以後建立“市”的需要,特意留出了很大的空地。前半部分為部落的“工業區”,集中了冶煉,鍛造,修理等功能,陶器製作也在這個區域。
山穀前端左右兩塊麵積,興建大量的房屋,供部落平民居住。現在山穀底的房屋基本上具備了,隻需要在前端平整出地麵,然後建立房屋就可以了。
劃分山穀區域,安排奴隸開采石料,砍伐樹木,平整地麵,等等工作,繁雜而瑣碎,雖然有三老幫我,但是我還是有點心力憔悴的感覺。這些工作,不做吧,又不放心,做吧,憋屈的慌,還不如讓我上陣去砍殺一番來的痛快呢!我暗暗下定決心,以後等走上正軌了,我就帶著部隊去四處征戰去,家裏的一切,全交給三老他們了,反正他們也是幹這個的!
站在我的小木屋的陽台上,看著下麵奴隸們在進進出出的努力工作,整個山穀就是一個繁忙的施工現場!兩條寬闊的主幹道呈“十”字形把山穀分成四塊,牧場、居住區、市場、鐵匠鋪都劃分好了,總覺得缺少點什麼,一時又想不起來。
看著遠處高大的城牆,哦,我想起來了,我這是城啊!城就得有中樞吧?搞了半天,我把城主府給忘掉了!一直以來,我都沒有特別要求給我建造房子,我休息都是在山壁上自己建造的木屋裏,而且這裏的環境也非常的不錯,因此我也就壓根沒有想過那方麵。還真有意思,城建起來了,城主卻沒有城主府!恐怕也就是我一個吧?
找到三老,安排他們在穀底縱軸偏左靠近潭邊的地方,建造一個城主府。安排奴隸挖掘地基,開采條石。雖然現在咱條件比較簡陋,亭台樓閣咱造不了,咱造個堅固點的總可以吧,而且這裏以後主要是三老這些人在裏麵工作,我要用到這個城主府的時間估計不多。
現在所有的工作都安排下去了,大家都在為我們的“華夏”城努力的工作,三老經過這段時間的鍛煉,也勝任了他們的工作,每天指揮著那些平民和奴隸,幹這幹那的,積極性倒是很高。
既然這樣,那這裏的一切都交給他們了,而我也就開始盡力的訓練我的“六軍”,以及軒轅守護軍,按照古籍裏的叫法,“天子六軍”,那我豈不是在不知不覺中,具備了國君的一個條件?嗬嗬,暗爽一把!
不過六軍的訓練現在也分成了兩個部分,黑虎軍,怒獅軍和飛虎軍側重於正麵衝刺,除了長槍外,每人配備了一麵青銅盾,一把精煉的大砍刀,他們更多的是訓練集體衝鋒,砍殺的能力;而青龍軍,豹捷軍以及黑色弓騎兵,武器就不再裝備長槍了,而是一張長弓,一把砍刀,他們繼續加大騎射的訓練,充分發揮戰馬的機動力,輪番打擊,一擊不中,迅即遠遁,不給敵人纏上的機會,當然,每個士兵都裝備了一把精製的匕首,綁在腿上。
軒轅守護軍的士兵,由於主要由奴隸中挑選出來,以前都沒有騎過馬,因此,現在還在進行騎馬的訓練,要讓他們形成戰鬥力,還需要一段時間。不過,他們雖然無法拉出去征戰,但是要防守這個山穀基地,還是遊刃有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