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暑假,吳祖強指導的博士生李小兵以優異成績完成了博士論文。與此同時,吳祖強也迎來了他人生的第85個春秋。7月24日這天,時任中央組織部部長李源潮最先送來了賀詞和兩個鮮花盛開的花籃,熱烈祝賀吳祖強85歲壽辰。緊接著,他的學生們也送來了一份特殊的禮物,那是一幀精美的照片,上麵有他一手培養的曆屆中央音樂學院博士生的照片和姓名,那是吳祖強為中國音樂教育事業作出的卓越貢獻和驕傲。他們中有:中國現代電子音樂中心主任張小夫,“長江學者獎勵計劃”講座教授陳怡,天津音樂學院院長徐昌俊,中央音樂學院作曲係教研室主任郝維亞,還有賈國平、陳遠林……他們滿懷深情,感謝老師的培養,祝願他們的老師健康長壽。
為中國音樂園地培養了一大批巨子的吳祖強,更有一個充滿藝術芬芳的音樂家庭:與他相濡以沫共同走過近60年人生的夫人鄭麗琴是中央音樂學院的教授,也是一位桃李盈門的鋼琴教育家;他們的兒子吳迎,是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鋼琴係的碩士,曾留學奧地利,現擔任中央音樂學院鋼琴係主任;兒媳邵丹為中央音樂學院附中鋼琴教師;孫女吳培希現在維也納音樂學院進修鋼琴;女兒吳央在美國獲得小提琴演奏專業碩士學位後,現在美國教授小提琴。他們的“音樂之家”可謂和諧幸福。
當年那個北京四合院書香門第的少年才子,中央音樂學院的高材生,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的全優畢業生,新中國音樂界“最大”的“官”,如今已經走過85歲的人生,雖然已是滿頭銀發,雖然往昔的崢嶸歲月已經一頁一頁翻過成為曆史,但正是在時代的風風雨雨中,吳祖強踏著堅實的腳步,成長為新中國著名的作曲家、音樂理論家、音樂教育家、社會活動家,為新中國音樂發展的曆史增添了無限的光輝。就如王安國教授評論的那樣:吳祖強的名字,是和他令人稱羨的音樂學習經曆及他創作的優秀作品聯係在一道的,是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音樂事業取得的曆史性進步緊密聯係在一道的……
吳祖強正麵照如今的吳祖強,已是連續5屆的全國政協常委,還是國家大劇院藝術委員會主任、中央音樂學院名譽院長、中國音協名譽主席、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副主席、中國交響樂發展基金會顧問、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理事、宋慶齡基金會理事、中國交響樂團藝術顧問……而最讓他珍視的,則是在他85歲的今天,仍然在教學崗位上培養博士生,仍然在為祖國的音樂事業添磚加瓦,耕耘播撒,這也是晚年的吳祖強深感幸福與驕傲之事。對此,在《霞暉集》和《七老八十集》的序言和後記中,吳祖強就曾寫道:都說時光不複返,晚霞朝暉總相連。光陰似箭,轉瞬間已過去了那麼多年,如果從1947年考入國立音樂院算起,已度過了民間俗稱的整整一個甲子,足足60年。在這個甲子中,音樂延續和連接了我出生家庭的血脈,滋養、培育並引領我進入周邊無涯的社會廣闊天地。我至今還沒有退離教學和工作崗位,還能有機會顯露些許在無情流逝的歲月中的所作所為,能得以留下若幹往昔年華的印跡,感到榮幸。在一個單位,能夠居停工作一個甲子仍可為其盡力作出應有貢獻,類似此機緣也非人皆可遇,我為之自傲且引以自豪。
一代音樂家吳祖強用生命創作了優美的旋律,更書寫了人生的絢麗霞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