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桃李芬芳(1 / 2)

在吳祖強60多年的音樂生涯中,他還有一個令人尊敬和欽佩的頭銜,就是中國著名的音樂教育家。幾十年來,盡管工作繁忙、肩負重任,吳祖強卻始終沒有離開音樂教學崗位,並為祖國的音樂事業培養出一大批卓越的音樂人才,可謂桃李芬芳,弟子滿天下。

吳祖強曾自稱“授課、作曲、寫文章就成為我的業務活動的‘三個並舉’”。把授課排在第一位,足見音樂教學工作在吳祖強心目中和全部業務活動中所占的重要地位。而在工作中,吳祖強曾有過幾次“上調”的機會,而且是完全可以預見的“仕途前程”,但他卻沒有離開中央音樂學院,即便是聽從任命擔任了更高級別的院外領導職務,他的人事關係也仍在學校,並一直堅持教學工作。吳祖強更是為自己是國家派往蘇聯留學歸來後一直堅持在教學崗位工作屈指可數的作曲教師而感到自豪。

為吳祖強音樂教學增添無限光彩的是他為我國培養的一大批作曲家、作曲專業的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如“老學生”王燕樵,大學沒畢業就提前分配去了剛剛成立的新疆藝術學院工作,3年後,王燕樵申請返校完成未了的學業。吳祖強曾是王燕樵的作曲主科老師,對他的創作發展潛力十分了解,因而積極支持王燕樵返回學校完成學業。

吳祖強首先努力為王燕樵爭取辦妥在當時並不容易的從新疆回北京複學的手續,接著果斷決定安排王燕樵參加自己剛剛接手的現代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的音樂創作。在老師的指導下,王燕樵出色地完成了分配給他的舞劇第二場音樂的執筆任務。這以後,得到鍛煉和成長的王燕樵於1965年在中央音樂學院順利畢業。1972年,師生再度合作,與琵琶演奏家劉德海一起,又共同創作了琵琶協奏曲《草原小姐妹》。王燕樵這一段不平常的學習成長經曆,也為他日後的作曲成就奠定了基礎。

中央音樂學院研究生導師、作曲家、中國現代電子音樂中心主任張小夫,是1977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作曲係投師在吳祖強門下的學生。張小夫1983年畢業後,又刻苦攻讀,獲得法國巴黎高等音樂師範學院高級作曲家學位和法國瓦列茲音樂學院現代電子音樂作曲大師班學位。他是中國第一位現代電子音樂作曲和現代電子音樂技術理論研究雙專業研究生導師、教授,也是中國電子音樂領域的學術帶頭人。曾發起、組織、實施了94北京電子音樂周、96北京當代電子音樂周、99北京電子音樂周等國際性專業音樂活動,這些成就,無疑填補了我國在電子音樂領域的許多空白。20世紀90年代初期,以張小夫為首的中央音樂學院中國現代電子音樂中心建立。

作為中國現代電子音樂的代表人物,張小夫還組織、策劃和參與了大量社會文化藝術活動,為推動中國現代電子音樂和現代多媒體藝術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這其中有:1994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特邀音樂主創,1994年第六屆大連國際服裝節開幕式大型廣場藝術表演《海之詩》音樂總監、作曲,1997年北京“北海輝煌之夜燈光音樂會”幻想音詩《北海詠歎》音樂總監、作曲,2000年中央電視台“迎接新世紀——全球慶典節目聯播”音樂總監、作曲等。多年來,張小夫先後入選英國劍橋《世界名人錄》等數十部國內外文化、科學、藝術界名人錄,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人民日報》等眾多電視台、廣播電台、報刊、雜誌也對張小夫的現代電子音樂活動進行了專訪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