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8.院長的身體力行與成功(2 / 2)

1985年,是中央音樂學院建院35周年,這一年,在院長吳祖強的領導下,學院各方麵的改革也邁出了新的步伐。年初,中央音樂學院被批準在藝術院校中首先試行院長負責製,這一辦學體製上的重大改革措施,終於由吳祖強在文化部直屬的藝術院校中率先執行。實行院長負責製以後,明確地劃分了黨政各自的職責,行政業務部門真正有了直接處理和決定辦學事務的權限,無需再事事請示黨委。黨委也擺脫了繁瑣的行政雜務,可以集中精力做好黨的工作,切實負起保證監督執行正確的辦學方針和著重抓好全院政治思想工作的職責。這樣的結果就是學院的行政和業務工作的效率得到明顯提高,思想工作,特別是學生工作有了很大進步。

這一年,中央音樂學院改革措施的另一個重大行動就是在教學管理上正式試行了學年學分製。這雖然是一項相當複雜又細致的工作,但在院長吳祖強的帶領下,大家擬定方案,反複討論研究,前後經過幾個月的時間,終於從新學年開始的9月份起,在新生和部分低年級中實行。此外,預定新開的26門選修課已有25門順利開課,行政部門的職工崗位責任製也已從新學年起著手試行。

和這些相比,中央音樂學院這一年在教學質量、藝術實踐及音樂文化交流等方麵也都有了很大改觀,對此,院長吳祖強也為全院師生作了很好的總結:

“……這一年來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學術和藝術實踐的更加活躍,國內外音樂文化交流的愈益頻繁,學習、工作和生活條件的努力改善等,可以用下列一些數字和簡單介紹來粗略表明:

1985年是我院師生參加國際、國內音樂比賽活動最多,也是獲獎人數最多的一年。在所有參加的13項國際比賽中有11項獲獎,獲獎者共16人次,其中包括了幾個一等獎和大獎。參加全國和全市兩類音樂比賽的獲獎師生共53人次,包括多個一等獎或第一名。

這一年院內舉行了各種學術講座30餘次。由我院負責主辦的全國性學術會議及教學經驗總結會議各一次。籌辦了首屆全國音樂院校大提琴演奏比賽和第一次舉行的北京兒童鋼琴比賽。學院師生舉行和參加校內外各種類型音樂會百場以上,其中新作品音樂會8場,特別是幾次個人專場管弦樂和民樂作品音樂會在首都音樂界引起很大反響。

為協助有關方麵普及音樂教育工作,學院與中央音像教材出版社合作,以半年時間編輯、錄製和發行了《中小學音樂教材係列音響數據》,深得各方好評。這一年中我院接待來院講學或訪問的各國音樂家和友好人士超過了1000人次。由我院安排的外國音樂家音樂會有數十場。我院派出國訪問、考察、講學、演出和參加國際音樂會活動的師生達到上百人次。學院民樂團對西德等4個歐洲國家的巡回演出獲得巨大成功。好幾位教師應邀赴美、日等國和香港講授中國音樂,受到熱烈歡迎。值得指出的是,這一年的國際交往中還包括了長期較少來往的蘇聯和某些東歐國家。莫斯科音樂學院院長對我院的專程回訪及兩院院長會談,將對兩院有計劃地開展交流活動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

在改善教育、工作和生活條件的努力中,最大的進展是新教學樓第一期工程基本完工並即可陸續交付使用。第二期工程在市委和市政府負責同誌直接關切下施工進度加快,保證今年7月底以前全部竣工。熱切盼望10年的新校舍終於即將成為現實……

不能不提到從1985年起開始辦理的另外兩件事:一是正式頒發一年一度的沈心工音樂獎學金。學術委員會決定隻有三好學生才具有獲得這項獎金的資格。今年獲獎者9人,在學生中產生了良好的影響。二是與日本雅馬哈音樂振興會等三團體協議在我院開辦了電子琴演奏師資培訓班,著手填補鍵盤樂器中繼古鋼琴後的又一項空白。”

無論是吳祖強的文章還是總結,都讓我們看到了粉碎“四人幫”後中央音樂學院發生的巨大變化和取得的優秀成果,更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身體力行、獲得成功的中央音樂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