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深深地為這位將一生都奉獻給了小提琴藝術的大師對我國年輕的小提琴藝術事業發展的誠摯關切所感動……
在我們的選手獲獎後,我曾征詢他對這些年輕人今後在專業方麵如何進一步培養的看法,他的意見概括而言總共三點:第一,在目前基礎上盡可以放手擴大曲目範圍,要趁年輕時積累大量曲目,然後可以再反複加工;第二,努力提高藝術修養,極其重要也十分有效的途徑之一是加強重奏等室內樂訓練;第三,多多地讓他們進行演出實踐活動,使能盡早取得更豐富的演出經驗。”
比賽歸來,吳祖強覺得還應該向國內派出4位獲獎選手的主科老師——王曉東的老師趙基陽、王崢嶸的老師王治隆、張樂的老師張士祥、何紅英的老師孫德進等4位同誌,以及參與選手培訓準備各項工作的其他老師們表示衷心的祝賀和深深的敬意,因為中國選手取得的成績離不開他們的辛勤付出。而這也正是好幾位評委要吳祖強替他們向這些中國選手的老師們表達的最深的敬意。幾位評委一致認為,中國青少年選手的成功,反映了中國小提琴教師們優異的教學水平。當他們了解到當時中國國內的教學條件和許多教師不計報酬、全心全意教好學生的工作態度之後,全都十分感動,並對中國的教師充滿了欽佩。
也有幾位外國朋友對吳祖強說,中國青少年選手的演奏之所以吸引人,除了才能以外,還使人明顯感到有一種對於小提琴藝術的獻身精神。這不由讓吳祖強感到,幾位外國朋友的話,不僅是對中國選手的最高讚美,更表明,中國的老師不僅教給了青少年小提琴手技巧和藝術,更注意教給了他們理想,教他們深刻懂得,要得到藝術和事業的成功,還必須要培養另一種絕不可少的藝術素質,這就是對藝術、對祖國、對人民的高度獻身精神。因此我們必須對中國青少年選手努力培養和發揚這種精神,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在勝利的歌聲中前進。
從獲得輝煌成績到引起國際樂壇轟動,從交流學習到國際大師的誠摯關切,首屆梅紐因國際小提琴比賽已經讓世界看到了20世紀80年代中國音樂藝術走向世界的全新麵貌。而作為中國文化部的黨組成員和中央音樂學院院長,吳祖強則是為之辛勤付出的把中國音樂推向國際樂壇的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