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她主要完成的室內設計及藝術顧問項目有:北京國際俱樂部飯店、天津泰達萬麗酒店、上海瑞吉紅塔大酒店、沈陽麗都喜來登酒店、上海淳大萬麗酒店、香港萬豪酒店總統套房——改造工程、上海浦東錦江索非特大酒店、上海興國賓館、北京國際俱樂部服務公寓、北京釣魚台國賓館、北京奧運會跳水館、北京棕櫚泉際公寓、澳人利亞悉尼歌劇院、英國倫敦皇家歌劇院、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等。
徐少嫻認為,作為藝術參謀相對較難的挑戰是為餐廳作藝術設計,餐廳裏的藝術品必須製造出優雅的氛圍和清新的格調,在餐廳內,藝術品是不能太顯眼的,假如讓客人看見每一處都很激動,那就過火了。當藝術與設計相交融,藝術品一定要感染空間裏的每一處,創造一種有品位的風格。徐少嫻的體會是:設計者本人先要有要求,空間處理要有精神麵貌,有內涵不斷學習好的作品,吸取好的設計之精髓。
15,陳展鵬——設計就是為了解決問題
陳展鵬,立基設計工程有限公司設計總監,1983年畢業於香港理工學院設計係,香港設計師協會會員,1999年創立立基設計工程有限公司。設計是為了需要而做,有需求表示有生活上的問題及困難,因此了解問題、解決問題是設計的核心工作,作為當中的靈魂人物,陳展鵬認為,設計自然就是一個難題解決者。陳展鵬的作品,在功能性的基礎上,塑造了一種簡約、舒服、自然、逸靜的風格,貫徹了“簡單就是好的”這個至理名言。
部分設計工程有:HIRASHO-HK-LTD、MEDIA-60X-LTD等。
16,趙家傑——溝通與真誠構築信任
趙家傑,金鍾設計工程(香港)有限公司設計總監,曾獲室內設計學文憑、工商管理學高級文憑、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現為IIDA國際設計師協會會員;ASID美國室內設計師協會會員;MHKDA香港設計師協會會員;DIC英國室內設計師協會會員;HKIDA香港室內設計師協會會員;IDC美國室內設計發展局會員;FPSD專業設計師協會會員;DX/CANADA多倫多設計交流會會員。“掌握了溝通的鑰匙,加上真誠的服務態度,是以打開人際關係的大門”。趙家傑深信,擁有以上的條件,無論遇到多大的難題,一切均可迎刃而解。
趙家傑曾留學於加拿大修讀室內設計,獲多倫多IAMD購學院獎學金。現任金鍾室內設計工程(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香港設計學院室內設計係主任。
部分設計工程有:西門子有限公司、有線電視、美國冒險樂園、金百利商場、新世界電話、工深圳灣大酒店翻轉工程、鶴山華僑大廈工程、廣州華僑酒店工程等。
17,劉振忠——在感性與理性之間取得平衡
劉振忠,木石室內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總監,1993年畢業於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延續教育學院,主修室內設計,副修服裝設計,1995年創立木石室內設計有限公司,劉振忠認為一個出色的設計師必須具有廣闊的眼界,敏銳的觸覺,對身邊的事物有著豐富的認知能力,並且能夠在感性與理性、客觀與主觀性的定位之間取得平衡點,他比較著重於空間的規劃性及功能性,希望能將一些自然、不加修飾的元素加入設計之中。
18,沈誌健——以品質來說服客戶
沈誌健,木石室內設計有限公司總監,劉振忠的合作者。他認為,設計作為一門專業,設計師應有個人的原則,不應為了討好客戶而隨意附和客戶的意見,因為大多客戶沒有經過設計的基礎訓練,往往在未了解空間的安排及運用的情況下,作出錯誤的決定。這時設計者要費盡心思向客戶解釋整個安排的原由,在大多數情況下,客戶還是相當信任設計師的,這可能基於木石設計有限公司講求裝飾及裝置的實用性,否定為設計而設計的創作。他認為設計師要不斷更新自身的作法與理念,盡量以平實、簡單的手法,創作出富有成效的作品,借此滿足客戶的要求。
部分設計工程有:重慶珠江花園、馬已仙峽道40號、廈門中國移動客戶服務中心、大埔康樂園233號等。
19,梁立基——用真誠來引導客戶
梁立基,騁思設計公司設計總監,畢業於加拿大約克大學。1995年創立聘思設計公司。談及與客戶相處之道,梁立基自有一套心得:“待客要盡責及真誠,替他們發現一些如客戶本身也想象不到的問題,並將它加以解決;設計師個人方麵,設計意念要多變,以方便迎合客戶風格各異的要求。”
部分設計工程有:星輝象庭、麗港城、瓊峰園、雅利德樺台等。
20,黃文輝——靈感源自生活
黃文輝,意念設計顧問有限公司設計總監,畢業於澳大利亞西澳省理工學院,主修室內設計,1983年開始從事設計工作,1996年創立意念顧問有限公司。黃文輝認為一個出色的設計應具有以下特點:有時尚觸覺,對身邊事物細心,緊貼潮流,因為“靈感源自生活”。而且,由於設計事無大小都要有所兼顧,所以一個設計師必須博學多識。
部分設計工程有:東莞後街別墅屋(二)、荃灣新麗苑(―)、筌灣麗城花園、大埔鹿茵山莊、東莞新世紀親園、珠海甲乙AB餐廳、香港正官莊專賣店、中山市凱茵豪園、東莞厚街家具材料市場等。
21,黃柏偉——設計就是攀峰
黃柏偉,禦居室內設計事務所有限公司設計總監。作為一個專業的設計師,黃柏偉認為,不是把空間複製成另一個空間,而是對一連串問題的解決。在設計領域中,個人也許不會永遠一帆風順,但是黃柏偉相信,創造一個自己滿意同時又叫客戶讚賞的作品,才是使自己得以乘風破浪,邁向理想的最大動力。
部分設計工程有:西貢別墅、南華會黃金隔、賊竇葡式燒烤餐廳、時空一點網吧、佐敦凱旋聯誼會、倫敦廣場等。
21,陳軒明——多能的設計高手
陳軒明,DPWT-DESIGN-LTD董事,設計總監。1990年畢業於香港大學建築係,2005年獲得香港中文大學可持續建築設計環境碩士學位,2008年獲得澳大利亞墨爾本理工大學藝術碩士學位,現攻讀澳人利亞墨爾本理工大學藝術博士學位。
1995年在香港成立設計公司,其項目已經逐漸從香港擴展到中國大陸和東南亞,公司致力於設計創新型髙品成方案,無論從整休思路還是到每一個細節,都能滿足客戶的需求。涵蓋業務有室內設計、辦公室空間設計、住宅空間設計、商業空間設計、建築設計等。公司在香港、北京、上海都設有辦公室。現為香港建築師學會會員;香港室內設計協會會員;香港設計師協會會員;香港建築物條例認可人士;香港注冊建築師。
設計項目有:IBM、DELL、RRACLE、SIEMENS、NOKIA、ERICSSON、SONY-ERICSSON、EMC、HP、CANON、嘉禾電影城、東方銀座展廳及樣板間、莊勝II期樣板間、陽光都山樣板間、北京豐聯廣場、華為研發中心、肇慶高爾夫球所、香港警察西貢會所等等。
主要獲獎有:2000年,“荃灣驗車中心”獲香港建築師學會設計比賽第一名;2003年,被澳大利亞IMAGE選為個球1000建築師;2006年,獲“十佳住宅設計師”稱號:2009年,“嘉禾青衣電影院”獲星火國際設計獎:2010年,“美麗華酒店辦公室”獲“歐普光空間杯”辦公室空間照明應用設計大賽最佳創意空間獎;2010年,“香港嘉禾荃新電影城”獲中國國際空間環境藝術設計大賽建築獎優秀獎,同年,“北京首都時代廣場地鐵通道”獲中國國際空間環境術設計大賽築巢獎三等獎等。
23,李躍華——設計是沒有疆界的
李躍華,設計碩士,FRA有限公司的組者和設計總監,現為英國特許設計師,德克德家國際設計師,英國設施管理學會會員,美國設施管理學會教授。
FRA是一種內部設計建築和繪圖顧問,這種做法提供了滿足客戶不斷變化的需求的各項服務,包括室內設計、項目管理、設施管理、全局規劃、商標管理、公司形象設計、數據中心設計等。目標是提供客戶難以想象到的專業服務,致力於最高的設計標準,其團隊專注於人文因素和社會環境問題,將會力求完美以持續提高人們生活和工作水準。他們的經驗和發展之路是把國際觀引向本地和大中華地區,這些經驗和路程都曾記載了他們在設計和項目管理方麵最高的專業水準和職業技巧。
李躍華認為設計沒有一個很固定的疆界,凡是創作個新的產品都可以拿到市場上去銷售,我們要考慮它的功能實用性。一個成功品牌的建立要進行很多很多次艱苦的實踐,要經受多種多樣困難的考驗,品牌要與國際接軌,進入國際市場。
24,潘婉華——科技和裝修技術相結合
潘婉華,“文化共和”品牌創辦人,香港室內設計師。先後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及英國威爾斯卡迪夫大學,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及香港理工大學屋宇設備工程係理學碩士學位。擔任多間跨國廣告公司、建築及室內設計規劃顧問公的設計總監多年。曾先後在意大利米DOMUS設計學院,意大利米蘭理工學院,羅馬大學及威尼斯大學研究院攻讀設計深造工程。現為英國皇家特許設計師協會會員,獲得英國皇家特許設計師資格;香港設計師協會會員;英國設施管理學會會員;美國國際設施管理協會專業會香港總商會女性行政人員協會會員、英國威爾斯卡迪夫大學舊生會榮譽秘書長。
潘婉華是一位有著豐富經驗的室內裝修設計師,她是FRA設計集團的創立者和設計總監。該集團主要側重於建築和室內設計。她同時也建立了CULTURE-REPUBLIC有限公司,是一間經營創意珠寶設計和創意產品設的谘詢公司。FRA公司提供各種程度、各種範圍的服務,包括戰略規劃,室內設計,工程管理,器材管理,商標管理。FRA公司專注於創新和產品的增值,該公司秉承著創新的觀念,總是成功地設計出各種解決方案。
他們的目標是提髙工作和生活的質量,提供最好的創意和設計,人性化的設計,促進顧客生活水平的提高。他們成功的秘訣是把科技和裝修技術相結合以達到更髙的層麵,竭誠為海內外顧客提供最優質的服務。
香港回歸祖國是中華民族曆史上的一大盛事,香港回歸開創了香港曆史的新紀元。盡管回歸之初亞洲金融危機給香港帶來了很大的衝擊,但特區政府和香港有識之士仍然在積極思考和規劃香港的未來。1998年2月,作為行政長官的董建華就專門成立了策略發展委員會,集中香港的一部分精英人士,研究香港的長遠發展問題,為香港的長遠發展獻計獻策,並在2000年2月提出了題為《共瞻遠景齊創未來——香港長遠發展及目標》的策略大綱,後又提出了“讓香港躋身紐約、倫敦等國際大都會行列“的構想,積極發展創新科技和知識型經濟。
香港回歸後的十年,是穩定的十年,發展的十年,取得新的成就的十年,十年來,香港特區政府完成了許多大型基建工程項目,市區重建、市區拓展和新市鎮建設繼續進行,香港在“一國兩製”的正確方針指引下,正沿著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康莊道路,朝著更加宏偉的目標闊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