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混在民國寫小說二(1 / 2)

徐主編總算弄明白了眾人爭論的焦點是一個新作家寄來的書稿。老錢鄭重對徐主編說道:“我隻能說,這真真是部奇書。書裏說了我們想都不敢想,說都不敢說的話,此篇一登出來絕對會轟動整個上海灘,不,是轟動全國!”

徐主編笑著說:“老錢啊,這書寫的好不好我還要看過才知道,你們就別爭了,等我看過,要確實像你說的那麼好,等登出來人手一份就是。”

小劉編輯高聲說道:“要是登的話我絕對買,不止我買,我還會勸所有我認識的親戚朋友好好看看這本書,好好想想書裏麵說的話。要建立一個強大的中國還是要靠一個強大的先進的擁有絕對強勢武裝力量的政府!小說裏說得對,我們應該用鐵和血來捍衛中華民族的尊嚴,而不是靠對外國人搖尾乞憐來維護可憐的麵子。”

“說的沒錯,要是小說裏的故事是真的該有多好!”

“要真有這樣的部隊,真有像周斌這樣的將軍我一定棄文從軍——”

“就你——”

眾人議論紛紛,徐主編一笑,倒是對這本小說產生好奇,想讓這幫人這麼熱血沸騰,不知道裏麵到底說了什麼故事。不過他有預感,《小說月報》又要迎來一個新的高峰。

……

徐主編看完全篇後,良久默然無語,這可急壞了圍成一圈等在旁邊的人。小劉按捺不住問道:“徐編,你倒是說句話啊?”

徐主編歎道:“雖然文采方麵略有瑕疵,但也稱得上是是篇奇書,隻是當局——”

眾人也明白過來,書中描寫的故事和現在的當前形勢成鮮明對比,一旦登出來恐怕惹怒當局,隻怕對《小說月報》的發展不利。之前已有不少報刊因為刊登激進文章遭當局勒令停刊。

但是這麼一篇震撼人心的作品就這麼被埋沒讓看過這篇小說的人都生出遺憾。

老錢開口說道:“徐編,沈主編以前說過,我報就是要創造中國的新文藝﹐內容和形式上謀更新而擴充之﹐探討中國文學革進方法。這篇小說完全符合我們的宗旨,此篇一出,我報的影響力也會大增。並且這作者‘吳明’附一封信,說如果我們無法登載他就投到別處去。徐編,登還是不登可一定要想清楚啊。咱不登不代表別人不敢登。”

徐主編感到有些頭痛,老錢說的這些他早就想過,但事情哪有那麼簡單,他又拿著稿件去找到葉紹鈞主編和鄭振鐸主編,給他們看了這篇小說並且說了自己的顧慮。

兩人看過以後立刻就說:“登,一定要登!此篇一出,小說界又有一番新變革了。”

三人一致通過後,立刻安排編輯工作,將“小說新潮”欄原本敲定的文章全部撤下,換上這篇小說,以連載形式連續出版。結果這期《小說月報》一上市當月銷量連番十倍!第二月番了三十倍!第三月《小說月報》的信箱幾乎被擠爆,每天都有人專門跑來報社問有沒有出下文,看門的老大爺看了直搖頭,弄不明白這群人是怎麼回事。

上海的文學界也被震動了。書中宏大的世界格局和經典的現代戰役使聞者驚心。小說完全跳出時代的局限性從另一個高度來審視中國,立刻在廣大讀者中間激起千層波瀾。各方人士屏息等待小說的下文,同時多家報紙媒體轉載了《龍騰中華》,並發表評論。

“小說以一位未來的中國軍人的眼光來看待現在的中國,使人眼界開闊。”《新華日報》。

“石破天驚之作!”《申報》標題。

“中國革命道路的指引者。”《公理日報》。

“欲尋求強國之路,請君觀《龍騰中華》。”《上海報》。

同時,在文學界也針對《龍騰中華》掀起了激烈的辯論。有人不屑,有人謾罵,有人嘲諷,有人激賞,有人拚命否認,有人熱烈擁捧。也有名家指出該小說滿篇白話,沒有深奧的文化底蘊,淺薄無知,年輕人不知天高地厚。但更多的人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有人發表文章《何謂“龍騰”?》指責該小說嘩眾取寵,意圖恢複帝製,引起社會動蕩,危害國家安全。

此文一出立刻引起一輪聲勢浩大的文壇論戰,各派以報紙為陣地大打口水戰,各執一詞,有些由對小說的稱讚引到當局的不滿,最後逐漸偏離主題演變成各方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