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觀察白薇薇發現天主教確實認真在做慈善。他們不止收留孤兒,還盡力為流民提供食物和衣物。修女們去教徒家幫忙,教他們識字,還定期請醫院的醫生來開義診。看著這群人,白薇薇發現原來人可以這麼無私,簡單和快樂。
雖然有吃有住,每天用心幫忙做事,白薇薇還是覺得自己像個吃閑飯的,這種感覺讓她情緒很低迷。同住的瑪麗修女敏銳地發現了白薇薇的異樣。瑪麗修女是個身材高大豐滿的德國女人,灰藍色的眼睛總是慈愛地看著前來求助的教友。
便開口問白薇薇:“你是不是想家了?雖然你父母的想法比較傳統,但畢竟是愛你的,如果很想念他們不如回去看看,免得他們擔心。”
白薇薇搖搖頭,說道:“我既然出來就不打算回去,回去他們肯定要隨便找人把我嫁了。我不是在想這事,隻是覺得自己住在這邊無所事事終不是常法,我想出去找份工作。”
“這想法不錯,新時代的女性就應該有獨立的思想。”瑪麗修女說,“你認為自己適合什麼樣的工作?我覺得你可以來我們辦的這個小學當個美術老師,上次孩子們還跑過來說你畫的畫是他們所見過的最美的。”
我最擅長的,那不就是寫作,對了,我怎麼忘了!言情小說就是源自二十世紀初期“十裏洋場”的上海!可惜獨特的時代背景使得言情小說從產生之日起就飽受批判,被稱為“鴛鴦蝴蝶派”,被認為是文化的糟粕,低級趣味。尤其是民國,鴛鴦蝴蝶派最興盛的時期,被新興文化尤其是左翼文聯認為是“人民覺醒道路上的麻醉藥和迷惑湯”,“內容庸俗,思想空洞”,“難等大雅之堂”。
白薇薇自然不這麼認為,言情小說代表了每個人心中最純真,最美好的夢想。當人們被殘酷的現實壓迫得無喘息之力的時候,言情小說給人們提供了心靈安慰之所,讓枯涸的靈魂重新得到滋養,人性得到複蘇。
言情小說中鼓舞人們相信真善美,相信世上還有美好的感情。這遠比那些把慘淡的現實鮮血淋淋地攤開在人的麵前,更能對讀者產生正麵的影響,讓讀者為了美好的夢想而努力。隻可惜,鴛鴦蝴蝶派生不逢時,此時正是正處於大動蕩、大變革當中,無可避免地成為革命文人的批判對象。
想到這裏,白薇薇的思路打開,她想得更深一層——在這個時代文字是一種強大的力量,人們對文字充滿敬畏。多少人從書中探索革命和人生的道路,從此走向自己認定的救亡圖存的道路。
而且此時的上海正是全國的文化中心,許多著名的文學研究會都在這裏。左翼、自由主義、新月派等文學流派雲集於此。中國近現代著名的作家,像魯迅、鬱達夫、茅盾、巴金、田漢、夏衍、沈從文、葉聖陶、張恨水、張天翼、丁玲都集結上海。現代中國相當一部分文學著作都是上海寫成的。這裏的文學市場也分外活躍,鴛鴦蝴蝶派的興起就是最好的證明。
白薇薇想到網上最熱門的原創小說就是回到過去打造夢想中的帝國,這種題材在這個時代絕對是爆炸性的。想到這白薇薇開始蠢蠢欲動,在現代她除了自己寫言情小說外也是個標準的書蟲。雖然她擅長寫言情,但是卻特別喜歡看曆史軍事題材的穿越小說。有些好文更是連看數遍,情節記得八九不離十,甚至一些經典段落都能背出來。這些都是自己寫作的資本啊。白薇薇心中暗自激動,看得旁邊的瑪麗修女和珍妮修女一陣擔心。
珍妮修女安慰道:“微微,上帝關上你的門就必然會為你開啟一扇窗,任何時候都不應該放棄希望。”
白薇薇隻是上去輕輕擁抱瑪麗修女和珍妮修女,低聲說道:“是的,我想,我已經找到我的那扇窗了。”
靈感一來,白薇薇立刻行動起來,開始構思小說的情節。
小說主角周斌是二十二世紀中國特種部隊的精英,當時的中國已經是世界強國,與美國在政治經濟上明爭暗鬥,小動作不斷。一次反恐行動中周斌為掩護隊友被炸彈擊中當場死亡,卻意外出現在北洋軍閥混戰時期的中國。周斌震驚於中國的落後和在世界上的軟弱,發誓要奪回中國世界霸主的地位。男主利用自己的優勢,成立了世界上最強大的武裝部隊,橫掃天下!並一步步將中國發展壯大,帶領中國走向輝煌共和,直至成為世界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