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澈手指了指印度洋和太平洋兩個位置,他清楚此時形式的危機,最多再有幾十年,西方殖民者就能踏足東南亞取得據點,從東西兩個方向如同鉗子一般扼住大周航海勢力的咽喉,所有的商路會被一一截斷,而沒有官方作為背景,單打獨鬥的民間商隊還有那些海盜們撐不了多長時間。

“這樣說的話確實是個辦法,你放心,朕哪怕頂住天大的壓力也要保住我們的未來”

經江澈這麼說後,隆慶帝當即保證,日後一定給予重視,針對此事最好的辦法就是解除海禁,放開民間勢力參與到南洋的爭奪中,同時朝廷給予大力支持,建立官方的管理組織,必須抱住距離大周最近的海域,尤其是上麵的島嶼,這是日後向四海擴張的前進基地

這必然會遭到很多人的反對,祖宗之法中就沒有這麼做的,而且此舉威脅到了那些大地主的利益,實行起來恐怕會很艱難。

他思考著這個問題,決定明日朝會之時就拿出來談談,把如今的局勢講給大家聽,隻要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再不反擊以後世界就沒他們的份了。

想到江澈提到的西邊廣闊的兩塊大陸以及上邊繁衍的土著和燒殺搶掠的西方人,隆慶帝就垂涎欲滴。

這要有多少土地呀?

那些土著和隻會打打殺殺的西方強盜們懂怎麼利用嗎?

那不得交給專業的來?

通通拿來種地,能養活我多少百姓,大周的土地已經快被開發的差不多了,正好有新的可以利用。

但這一切一切的前提都是能到那邊去,一時之間建立一支強大海軍的願望在心裏愈發火熱起來。

江澈看隆慶帝感興趣,暗道果然如此,沒有一位華夏皇帝能抵擋住開疆擴土的誘惑!

接著便向對方提出第三條建議,“陛下,臣的下一條建議可能有點兒驚世駭俗”

江澈語氣猶豫,充滿試探的意味!

誰知隆慶帝絲毫沒有在意,反而讓他大膽說!

“好,臣的意見就是改變重農抑商的傳統國策”

“你說什麼?”

隆慶帝聽後身體劇烈震動,激動地問江澈。

改變重農抑商,這不可能,這是在觸動國家上層的根,也會極大地威脅農業的發展,古往今來的事實早已證明政策的正確,稍微提升一下商人地位,重視商業發展還可以商量,但絕不可更改農比商重的國策,這時候底線。

看到隆慶帝態度堅決,江澈也不再多說,現在確實太早了些,對方接受不了也正常,如今整體的社會局勢不允許這麼做,等以後需求出現了大家自然會明白的。

海洋利益的爭奪必然代表著商路的爭奪,這才是製海權最根本的目的,不讓商人去幹讓誰去呢?

江澈提這個就是想試探一下,沒成功也行,時機到了你們不變也不可能。

等到大家參與其中變成了商路開通的受益者後,我不說你們也會自然而然地放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