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阿姆於歸建祀廟 禪位定姻理自然(三(2 / 3)

稻穀由於選擇的品種過於原始,孟然還是在下午采集的時候,還是在重新栽種的時候,優化了選種。畢竟是以種子為食部,還是產量越高越好。所以他要選擇下高產的植株,另外還有那些高產的特性特征。孩子們背著稻穗去脫粒,並要把穎殼舂掉。今天晚上的食物就是這稻米了,從洛的口中知道了稻米的食用和粱米一樣,不過更好吃。

在部落裏建設營地的時候,他就精心伺弄著新開的田地。首先是優化品種,連續多次的選種,優化,總算讓他滿意了,至少不再是高矮不一。長短不齊。另外在選種子過程中,他總是發現那些飽滿的大穗,極其容易倒伏,反而影響了收割采集。於是不得不退而選擇那些莖稈粗壯的稻穗做優育。

山前平原現在還是草甸子,中間有些湖沼。孟然在擴大麵積的時候,也就選擇就近的幾個沿著湖沼邊緣開發水田。他打算在部落營地建設成後,搬遷下來後,至少水稻也能成為主食之一。他希望在高粱,水稻,豆類三種作物糧食的支撐下,部落可以跨過原始文明隨後的血型時代,而進入初步人權時代。

高等生物的集群生活在生物進化樹上基本上可以分為三種,一種就是類似於蜜蜂的基因內化。也就是本能程式化,一旦個體誕生,大部分底層生物也就定下了一生的命運。繼而人類幻想出來的文明,有高秩序文明“機械帝國”,機械帝國隻允許存在一個智能終端,一旦被主腦拋棄就會毀滅。另一分支則是蟲族文明,它采用則是基因吞噬,也就是永遠都會有著多個領主。一旦附屬部落失去控製必然會衍生新的體係。

第二種就是群狼時代,高端文明有時也可以稱為眾神時代。文明特征是既有程式化的個體內化,卻又不得為了更高的發展,而集群生活。集群之間,相互之間高度的防備,卻又高度合作,並相互依托。自然,有神也就有人,所以眾神都會守護自己的牧羊地。神係的增加與繁衍,爆發一次有一次的神係戰爭。

第三種則是天主時代或者真理時代。天主時代,天主以下眾生平等。真理時代,則是無上人,無下人,無智者,無庸徒。高端的天主文明通常會與蟲族文明為敵。而真理時代最恐懼機械帝國。這種文明的特征卻是文明不以個體傳承,以群體智慧傳播。一旦遭受重創,必然文明倒退。

在《宇宙生命的進化與文明形態試論》這本書裏,卻表述這樣一個問題,就是當生物集群意識到我與非我的時候,必然會使文明急劇進化。而在進化的初期,卻會伴隨著嚴重的暴力與血腥。這種文明的動蕩甚至會導致文明的毀滅而被時間長河掩埋在過去。

所以,在部落決定遷徙營地的時候,他想能讓部落直接進入物質豐富的土地財富時代,而不是以人為財產的古文明萌芽。古代文明萌芽的標誌是以私有製為起始,而確認古文明的標誌則是金屬青銅器的廣泛使用。在四大古文明和隨後的各大文明萌芽,無一不是一部血腥史。當然也有例外,在文明極端不對稱情況下,可以使得原始文明生產力急速發展,在一兩代人內直接跨越數個文明階段,而不產生奴役製。盡管這種跨越一般代表著文明的被同化,但是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就算神也無法創造一個新的文明,必然的打上先進文明族群的烙印。

不過這本書卻是著名的科幻作家諾亞開的一個玩笑。他曾經寫了一部叫做《孔安釋耶文明曆險記》,地球人孔同學遊曆各文明,在遊曆到一個以真理為準則的文明國家,由於他的文化程度太低,所以被宣布必須在一個學校學習,直到發表出一篇闡釋著新的真理的文章才可以獲得繼續遊曆的資格。作為地球雙位博士,通曉邦聯六大語言的地球天才不得不和一群孩子學習各個文明的文明發展史,和其中的天文地理,星醫卜算。而他被獲準畢業的一篇論文就叫《宇宙生命的進化與文明形態試論》。不過他卻是所在大學近百年來被通過的最差論文,因為他的論據實在是太少了,隻有區區的幾十頁。隻是因為他是外星人才被特批通過,其中之一的理由就是帶來了一個初級文明的資料和思考方式。後來因為此作品紅火一時,在糯米的強烈要求下,他一時興起就撰寫了《宇宙生命的進化與文明形態試論》作為《孔安釋耶文明曆險記》附屬小冊子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