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拖延(1 / 2)

自董卓撤兵至交河城,已有十餘日。

大軍屯駐此地,卻一直按捺不動。仍然牢牢地控製著西域東部地區。北狄蠻夷雖然逐漸掌握了西域大部,卻沒急著東進,倒也沒與戍己校尉部正麵接戰。

不過,據情報顯示,北蠻占據危須之後,又陸續增兵,現如今十餘日之後,危須城中至少有已有三萬北蠻鮮卑部的軍隊。

這三萬大軍屯駐危須,對交河城虎視眈眈。

這天,董羿正在訓練軍隊,就接到董卓命令,於是立刻收拾一番,穿著一身大紅的盔甲,騎著董卓賞賜的角鱗馬,到了董卓府上。

廳中,李傕郭汜等人陸續到來。

董羿與眾將閑談片刻,便見董卓從後堂轉出。

眾人噤聲,正襟危坐。

董卓虎母一掃,緩緩頷首,跪坐了下來。

“今次將諸將召集起來,有兩件事要說。”

董卓開門見山:“其一,西麵危須已有數萬蠻兵彙聚,狼顧虎視。我雖不懼蠻兵,卻不願在這種情況下與之糾纏,眾將可各抒己見,說說該怎麼辦吧。”

言罷一頓,直接點名:“稚然素有謀略,你來說。”

李傕抱拳一禮,沉吟片刻,道:“帝朝已然放棄西域,我部兵馬若與之糾纏,的確毫無意義。然眼下情況特殊,帝朝命令尚未到達,我部兵馬還不知該去往何處.如若立刻撤走,該在何處落腳?”

眾將皆一臉沉思。

董卓點了點頭:“叔穎去雒陽已逾月餘,然則卻無準確消息回報.老子頭疼啊!”說到這裏,董卓不由微微歎了口氣:“軍國大事,宜速宜急,這朝廷是怎麼回事?從下令放棄西域,到如今已有兩月,但對我等安排,卻還未有定奪.”

說著,目光落在了董羿身上:“你說說你的意見。”

董羿禮了一禮,斟酌道:“將軍,依末將隻見,帝朝對將軍的安排有三。”

“說。”

“其一,召將軍回朝。”

“其二,河東!”

“其三,涼州!”

董羿目光灼灼:“卻不知將軍作何選擇?”

“選擇.”董卓目光閃動,片刻後道:“入朝非我所願。中郎將雖有權勢,卻不能直接掌兵.而且我在朝中並無強援.董太後雖尊貴,為後宮之首,但朝官與後宮卻不能交往過密,否則極易觸犯忌諱。”

“至於河東.”董卓沉吟起來:“河東乃董氏族地,西臨涼州,北據並州,南邊就是關中,位置倒也不差,而且人口眾多,十分富庶,倒是個理想的去處。”

“涼州卻是最好。”董卓眼睛微微一眯,撚須道:“我在涼州頗有根基,若能在涼州為官,哈哈.”

“將軍所言甚是。”董羿聞言道:“然則並不容易。將軍若去河東,河東有問喜主脈,再有將軍麾下軍隊,恐非天子所願。至於涼州,也是同樣的道理。即便有問喜主脈與當朝太後做推手,即便天子耳根子軟,但依末將之見,恐怕朝中有不少人不願意見到這樣的結果。”

“言之有理.叔穎去時日久,卻尚無好消息傳回,恐怕就是這個緣故。”董卓皺眉,良久才道:“若要入朝,實非我所願啊.”

“這該如何是好?!”郭汜道:“可有解決辦法?”

“辦法肯定有.”董卓沉聲道:“入朝便入朝,不是還有你們嗎?”

他眼神微微一凝:“若事不可為,我自入朝,爾等須得好生掌握軍隊.帝朝暗流洶湧,到底會有大事發生,到時候便是我重出之日!”

董羿點頭,建言道:“將軍現在便可細細安排一番.或可遣一人在涼州,遣一人在並州或者河東,先紮下根基再說.”

“大善!”董卓笑道:“正該如此。我麾下眾將除了董羿,皆為涼州人士,恐怕不能在涼州任職。這樣吧,董羿,若猜測無誤,天子召我入朝,那我便上書建言,讓你去涼州任職.嗯.護羌校尉恐是不能,南部或者北部都尉倒是有把握。”

“聽憑將軍吩咐!”董羿心頭一笑,連忙抱拳。

董卓又道:“稚然和阿多就在右扶風,賢婿則去河東.”

一番商談之後,董卓有了定論,他緩緩起身,大袖一拂,麵孔深沉,目光深深的掃了眼堂下眾將:“爾等下去之後,就做好準備,隻管聽我號令.本校尉希望爾等,不要讓我失望才好!”

“敢不效死!?”

眾將起身大喝。

“好!”董卓哈哈一笑:“待我飛黃騰達,自有爾等好處!”

.

從董卓府上出來,董羿一路沉思。

剛才的猜測,是他根據自己的記憶,結合實際情況,推算出來的。並非說董羿神機妙算。

記憶中的董卓,日後發展約莫就是這樣的路線。

而這個世界的實際情況,看起來也是在向著這個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