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觸類旁通,魯班製鋸造船機械類比,魯侯盛宴海鳥(1 / 3)

——要正確運用類比推理

請看一個外國警察破案的小故事:

意大利的巴裏市,夜幕降臨。有一家雜貨店,五彩燈光閃爍耀眼,貨架上的商品琳瑯滿目。店主人熱情地在接待顧客。

這時,進來了一個遊手好閑的年輕人,站在一個不被人注意的地方。他叫安東尼,是個劫匪。

顧客漸漸稀少了,當最後一個顧客走出店門時,安東尼竄到店主人跟前用暴力逼迫店主人交出現款。店主人麵對劫匪,毫無懼色。一個要搶,一個拒搶,於是兩人就打鬥起來了。安東尼怕警察抓他,準備逃跑,店主人抱住他的雙腿不放。安東尼猛抽雙腳,來個金蟬脫殼,丟下兩隻鞋光著腳丫子逃走了。

警察後來拘捕了安東尼,但他不承認曾經搶劫。怎樣才能使這個劫匪認罪呢?這時,警察想起了格林童話中《灰姑娘》的故事,便讓安東尼試穿那雙鞋,結果他穿上那雙鞋,不但非常合適,而且他腳上沾著的一些染色物也與鞋子上的一樣。在人證、物證麵前,他隻好坦白交代了。

警察在讓劫匪安東尼認罪的過程中,用了一個推理,這個推理就是類比推理。

什麼是類比推理

什麼是類比推理呢?

類比推理是根據兩個對象在一係列屬性上相同,而且已知其中的一個對象還具有其他屬性,由此推出另一對象也具有同樣其他屬性的結論。

類比推理的推理特點是觸類旁通,由此及彼。

上麵故事中警察在逼使劫匪安東尼認罪的過程中,用的就是這種推理。警察看見安東尼留下的一雙鞋,就由此及彼地這樣想:童話《灰姑娘》中的灰姑娘匆忙中在塗滿柏油的樓梯上留下一隻金舞鞋,王子憑著這隻金舞鞋,用讓三位姑娘試穿這隻金舞鞋的方法區別真假,終於找到了自己所鍾愛的美麗的姑娘,現在這裏有罪犯留下的鞋,何不也用試穿鞋子的方法來辨真偽呢?於是,他讓安東尼試穿鞋子,安東尼穿上這雙鞋,“不但非常合適,而且他腳上沾著的一些染色物也與鞋子上的一樣”。劫匪的真麵目終於暴露了。

類比推理是以對象之間已知的相同和相似之點為根據,從而推出對象之間未知的相類似之點的推理方法。這個推理的根據是不充分的,因此,它的結論不是可靠的,是帶有或然性的。

類比推理的作用

類比推理的結論雖然帶有或然性,但它可以啟發人們的思想,開闊人們的思路,起到觸類旁通的作用。所以,從古至今,人們較廣泛地運用類比推理。

下麵介紹幾個古今中外名人運用類比推理,進行發明創造的小故事。

魯班是春秋時魯國的能工巧匠。他有許多發明創造,傳說中國第一把鋸子和第一隻小木船就是他發明創造的。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魯班是怎樣製鋸和造船的。

有一次,魯班承造一座大宮殿。在古代,要造一座宮大殿,需要用很多很多的木材。

魯班派了許多徒弟上山去砍伐大樹。當時砍樹全靠斧子,一斧頭一斧頭地砍呀,砍呀,砍倒一棵大樹要花幾個小時,因此,木材總是供應不上。

魯班心急如焚,決定親自上山去看看。山高崖陡,上山時除了腳蹬,還要用手抓住樹根、草藤,才能攀援上去。魯班攀崖時,抓住一株絲茅草,用力一拽,手被拉破了一個小口子,鮮血直流。魯班很驚奇,一株小草為什麼會那麼厲害?他一時想不出個道理來。回家的路上,他拔下了一株絲茅草。到家以後,他左看右瞧,仔細端詳。秘密終於被發現了。原來絲茅草的兩邊有許多小細齒,這些小細齒非常鋒利。魯班恍然大悟,想:如果像絲茅草那樣,製成有齒的鐵片,不就可以鋸樹了嗎?

魯班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給鐵匠,和鐵匠一起研究試製。試製成功以後,就拿到山上去試驗,果然伐樹的效率大大提高了,木材供應不上的困難解決了。

這就是我國第一把鋸子誕生的經過。在這把鋸子誕生的過程中,類比推理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還有一次,海邊的老百姓請魯班給造個能出海打魚的東西,魯班苦思冥想了好久,沒能製造出來。有一天,魯班的妻子到河邊去洗衣裳,把腳上穿的一雙翻頭鞋放在河堤上,光著腳下水去洗衣裳。忽然,刮來一陣風,水順風勢衝到翻頭鞋那裏,翻頭鞋又順著水勢,飄浮在河麵上。魯班的妻子一看,翻頭鞋浮到水裏了,很著急,三步並作兩步地去“搶救”她的鞋子。鞋子一會兒被水波湧到這邊,一會兒又被水波衝向那邊,好一會兒她才把鞋子給抓到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