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一心寵愛妾室,她見了更怒,卻不知道去心平氣和地勸解夫君“不要沉迷女色”。
也不知自己親自把關,給夫君找些好拿捏的良妾,至少保住自己的地位。
她越鬧,就把夫君越推越遠了。
之後何大郎又納了幾個花樓帶回來的妾室,付綿玉隻顧著給小妾灌紅花打胎,損害她們的身子,甚至害死了兩個妾室。
有妾室被她打落了兩個孩子,為了報複付綿玉,把她的嫡長子抱走,順水飄走了。
付綿玉敢在婆家作威作福,就是仗著生了個嫡長子,如今嫡長子也沒了,她再也沒了作妖的底氣,隻能被何大郎休棄,回了娘家。
可如今她母親吳氏日子也不好過了,把付家的財物都搬回了娘家,付老爺跟她已經有大半年不相見了。
付綿玉回付家,看見是楚姨娘管家,自己母親淒淒涼涼的,又是好一番不分青紅皂白的鬧騰。
最後她被付老爺次日一早就送去了城外的寺廟靜養,落得個孤苦下場。
與此同時,攝政王府,正在舉辦盛大的宴會。
“國夫人!”
綿心正忙著招待賓客,轉過頭,就見煙枝跟寧三郎也來了。
煙枝此時已經不是丫鬟了,一身華麗的羅裙,笑著給綿心行禮。
“快免禮。”綿心看向她的肚子,如今還看不出形狀來,“聽說有兩個月了?胎象可好?”
煙枝摸著自己的肚子,點點頭笑道:“好著呢!”
“那就好。”
綿心看見身邊的人幸福,也就放心了。
另外一邊,王媽媽年邁,家中還有小孫兒要照顧,退居二線。
如今府裏的事務,就交給了尋鷺處理。
尋鷺卷起袖子,把事情打理得井井有條,管束下人也是賞罰分明。
雖然年輕,但府裏上下沒人敢不聽她的,都喚她一聲“尋鷺姑姑”。
尋鷺喜歡這份事業,做一個像王媽媽一樣雷厲風行的大管事,是她一生的理想。
她也做到了這一點。
綿心的親近之人都來了,付綿蘭、楚姨娘、付老爺……大家都歡聚一堂。
不知哪個小丫鬟跑進來說了一句:“外邊在放煙花呢!”
於是眾人都跑出去看,綿心也走了出去。
她站在回廊下,看見夜空中漫天的煙花,十分漂亮別致。
“心娘。”
聽見這聲呼喚,她轉過身,看見去給她買糖葫蘆的昭知頤舉著兩支糖葫蘆回來,朝她揮了揮手。
綿心忍不住彎起唇角,看見要跟自己相伴一生的愛侶朝自己走過來,心裏泛起幸福的泡泡。
她知道,那糖葫蘆一定很甜。
而昭知頤會把糖葫蘆外邊的紙剝開,喂給她吃。
往後餘生,也會一直這樣愛護她。
多年之後,綿心的兒女個個都有出息,兒子成為了郡王,跟異國公主喜結良緣,婚後一直在京城生活,在綿心和昭知頤身邊侍奉。
而女兒長大後生得豔麗多姿,成了當朝的郡主,嫁給了青梅竹馬的才子狀元郎。
後來綿心跟昭知頤一起和和美美地活到了一百歲,二人在一個雪天,一起坐在窗前烤火吃茶點時,安然地去世了。
如膠似漆了一輩子,白首偕老,是京城中的模範夫妻。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