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長生訣(2 / 2)

到了第二日下午,一陣喧嘩聲自岸邊傳來,趙誌敬走上甲板,恰見宇文化及帶領了一隊騎兵,臉色鐵青的望向大江,那裏一條漁船正順江而上,一位白笠掩麵的高挑女子持劍卓立,身後兩個半大少年手忙腳亂的操持著漁船漸行漸遠。

那大概就是揚州雙龍寇仲、徐子陵和傅采林大弟子傅君婥了吧。

“怎麼回事?”趙誌敬裝作搞不懂狀況,望向氣衝衝走上船的張士和。

張士和敷衍道:“《長生訣》被兩個揚州當地的竊賊盜去,我們追蹤到這裏的時候他們已經被那名高句麗的女子救走。好了,現在必須立即出發,決不能讓他們跑掉。”張士和急匆匆的走向戰艦指揮台,開始起錨離岸。這次他是真的急了,《長生訣》是楊廣嚴令一定取得物品,他們原本以為十拿九穩所以不著急搶到手好借機鏟除異己。卻不想現在出了岔子,一想到楊廣的酷烈手段,張士和不禁汗如雨下。

五艘龍牙巨艦沿江而上,眾多禁軍騎兵撒到兩岸追尋痕跡,周邊各個郡縣的官府衙役也都動員起來,猶如一張大網密密麻麻的搜尋任何可疑的人物。

到第三日下午終於有消息傳來,有人曾見到被通緝的三人在丹陽酒樓吃過飯,而他們的賬單是由嶺南宋家四公子宋師道付的,後來更是邀請這三人上了宋家貨船。

宋家亦是四姓門閥之一,但與其他三家立足中樞不同,宋家紮根嶺南,將之經營的滴水不漏,甚至連朝廷派遣的官吏都要看宋家的臉色行事。

宋族乃南方勢力最大的士族,閥主‘天刀’宋缺有天下第一用刀高手之稱。

當年楊堅一統天下,建立大隋,因顧忌宋族的勢力,對他們采取安撫政策,封宋缺為“鎮南公”,而宋缺亦知南朝大勢已去,詐作俯首稱臣,以保家族。四姓之中,其它三姓均雜有胡人血統,而這碩果僅存,保持聲威的南方大族,則一直堅持傳統,嚴禁族人與漢族以外的人通婚,故在江湖上被視為漢族正統。

宋家內部人才濟濟,宋缺之弟“地劍”宋智,乃天下有數的用劍高手,亦以智計名著江湖,知道此時隋朝氣勢仍盛,若過早舉兵,必成首先被攻擊的目標,故勸乃兄暫緩反隋,轉而從事各式暴利買賣。其中最賺錢的一項,就是和洞庭湖的怒蛟島合作從沿海郡縣,把私鹽經長江運入內陸,謀取厚利。

宋師道這四條船,正是販運海鹽的私梟船。此時朝政敗壞,宋家憑其在南方的人麵勢力,輕易打通所有關節,公然販運海鹽。若有官吏敢查緝,便以種種威嚇手段應付,至乎秘密刺殺,以遂目的。即使各地義軍,見到宋家的旗幟,亦不敢冒犯免致樹此強敵。所以這幾年宋家勢力暗裏不住增長,甚至以財力支持一些有關係的義軍,以削弱大隋的力量。

宇文化及雖然不想與宋家起衝突,但《長生訣》事關重大,他是一定要拿到手中的。於是立即點起精銳禁軍騎兵從丹陽沿長江南岸追去,並命令龍牙巨艦到上遊江麵狹窄處的鬼啼峽布防阻止他們繼續逃竄。

宋家主持船隊的“銀須”宋魯果然不同意宇文化及上船搜查。江湖上最重名聲,若是連自己的客人都護不住,那宋家的名聲必會一落千丈。同為四大門閥,宋家未必會怕了宇文家。

而奕劍閣女高手傅君婥卻因不願受漢人恩惠帶著雙龍徐子陵、寇仲離船而去,潛往江北群山中。眾禁軍追之不及,宇文化及施展輕功踏枯枝渡江,孤身遙遙綴在後麵。

趙誌敬見兩撥人馬相繼遠去,此時不走更待何時,對著張士和長笑一聲:“嗬嗬,事到如今,看來宇文大人是拿不到《長生訣》了,我這鑒定人也就不再叨擾諸位了,告辭。”身形一展從甲板上躍出去。

張士和大叫道:“攔住他。”隻有最靠近趙誌敬的兩名禁軍來得及移動腳步,卻被趙誌敬甩甩衣袖輕易丟入水中。趙誌敬的武功即使不如宇文化及這等天下第一流的高手,卻也不是這些三腳貓的禁軍所能阻擋的。

雖然趙誌敬功力欠缺,不能像宇文化及那樣踏枝過江,但他此時所在的龍牙巨艦正處在鬼啼峽狹窄處的江心,從這裏越到北岸還是沒有問題的。

身形如雁,趙誌敬飛到北岸回頭笑道:“免送,還請轉告宇文大人,在下身有要事需要在揚州盤桓一段時間,就不隨他北返了。”張士和追之不及,隻能眼看著趙誌敬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求推薦求收藏,新人不易,請多支持

????唯一正版《吞噬星空》五一專區IPAD月票十億起點幣等你拿!http://tsxk.qid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