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心目中為什麼教師的形象大於媽媽
人們常說:老師像媽媽。就連小朋友在學習的課本也把這句話寫在裏邊。這句話的意思不言而喻是說媽媽在孩子們心目中是最偉大的了。再者,把老師看成像媽媽一樣,就是對老師的尊敬和愛戴。可是誰又能想到在孩子們的心目中教師的形象卻大於媽媽,這是為什麼呢?
最確切的答案就是:教師要用自己的心去換取孩子的信任,用微笑使孩子成為自己的朋友。
麵對剛接觸的兒童首先在說話時給他們一個可親、可近、可信的好印象。其次就是在實際工作中切實做到自己在孩子們心中成為最親近、最可信的人。無論是調皮的兒童還是溫靜的兒童都能使他們成為自己的好朋友。
有一個叫蘇澤的小朋友,生來就是一個好動、好玩、特別不安分的孩子,大家都說他那機靈勁兒,頑皮樣兒,不亞於齊天大聖。他去園早,而且去了就亂跑,頂這個一下,摸那個一下,整天有人告他的狀。麵對這樣的孩子,學前班的老師沒有用嚴厲的語言訓斥他。而是微笑著把他叫到跟前特別親切地說:蘇澤,你早晨和中午來得挺早的,那老師給你一把鑰匙,管咱們班開門好不好?這個小朋友一聽叫他開門,高興的一拍手說:好!因為孩子們認為當官了。老師接著說:你來了以後,看看咱們班的桌凳是否擺放好;不幹淨的擦一下,看著其他小朋友,不要讓他們打罵、亂跑,不去危險的地方,老師來了聽你彙報。這孩子呀別提多高興。他不僅自己做到了不亂跑、不打罵,還確實起到了官的作用。看到有小朋友爬欄杆就馬上製止說:不要爬,這樣危險。還指揮同學們拾地上的爛紙。他變得可懂事啦,直到現在入了小學還是老師們誇讚的愛學習、懂禮貌、守紀律的好學生。
對於不愛說話、膽小的兒童應該培養他大膽說話的能力。怎樣培養呢?一要主動找他談話,二要在生活和學習上特別注意多加幫助。創造機會與他交往,這樣慢慢就能喚起他的主動性。
我班有個小朋友叫崔誌傑,剛入園時每天是他的媽媽或姥姥送他,來了以後不願意讓大人離開。看到這種情況,老師主動地跟他說:你不要怕,有老師呢,大夥都不會打罵你,跟小朋友一起玩特別有趣。還問他喝不喝水、吃的什麼飯、有時問一些家裏的情況、微笑著跟他交談生活小事等。時間長了,他不但不拘束了,下課時間,還主動找老師說在家裏的一些情況,顯得格外親近,也習慣和別的小朋友玩耍交談。他身體不好老師給他倒水吃藥。他不會係鞋帶,老師幫他係,他不敢過馬路老師拉著他的手送他。就這樣,老師和孩子成了真正的好朋友;誰也離不開誰了。
老師離職進修去了,每到星期五回家時碰到放學,孩子們都爭著叫起來:老師好。一次碰到誌傑的姥姥,她眼睛裏充滿了淚水說:你快點兒回來吧!孩子回家哭著,嚷著隻要你,不好好吃飯,還得了病,怎麼辦?怎麼辦?她的身子轉過來轉過去顯得特別著急。
看到這情景,我頓時思緒萬千、百感交集,我感到教師職業的神聖,作為一名教師的光榮與自豪。體會到正是我們用自己的心,才得到孩子們的信任,也正是這樣,才大放教師形象的光芒。
賽過媽媽的愛
幼兒教師愛孩子,除了應該有媽媽對孩子的疼愛之外,更重要的,得具備媽媽在溺愛、遷就、偏袓、縱容時失去的、極為寶貴的理性的愛。這種愛能培養幼兒的個性、能塑造幼兒美好的心靈、能融洽老師與幼兒的關係。這種愛近似母愛,又高於母愛。因它不是家母親那樣對孩子的愛局限於親子的愛,而是把孩子當成未來國家棟梁的博大的愛。你能說,這種愛不是賽過媽媽的愛嗎?
孩子的心靈,既是未開墾的處女地,又是一個神奇的小世界,它需要耕耘、需要理解、需要關懷和友愛。我要用愛贏得孩子們的心,我要用愛與他們的媽媽競爭。頑皮的幼兒流鼻涕了,我給他擦幹淨;紐扣掉了,要給釘上;幼兒病了,住進醫院,我得利用晚上陪護他,並給他講故事聽;幼兒拉了一褲子屎,我得給他洗幹淨並換上自己小孩的衣服。這些日常瑣事看似簡單其實做起來並不簡單。但我做的自在、欣慰。我覺得:用我的愛去感染孩子們,那孩子們就更能使你愛。
我與孩子們之間有了微妙的親密關係,我們是師生,我們是朋友,我們更是母子。我知道,僅這一點是不夠的。一個完美、合格的幼兒教師不能光有愛心,還要有培育幼兒的較高素質,隻有這樣才能科學地、藝術地讓孩子們健康成長為跨世紀的棟梁之才,也才能真正賽過媽媽的愛。
將會有一天,當朝霞灑滿山川大地的時候,孩子們小鳥般快活地飛到我身邊。長大了,成了棟梁之才,奔赴到各自的工作崗位。那時候,我會站在這裏說:我賽過媽媽啦!